建设工程施工(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067998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施工(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建设工程施工(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建设工程施工(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建设工程施工(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建设工程施工(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施工(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施工(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工地安全管理台帐实例)上册顾问陈仕中主审刘军主 编徐大海陈祖新同济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工地安全管理台帐实例) / 徐大海、陈祖新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ISBN 7-5608-2671-7/TU512 . 建 . 徐 陈 . 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资料.TU71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 2003)第 043317 号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工地安全管理台帐实例)( 上、下册 )徐大海陈祖新主编责任编辑戴婷责任校对徐栩封面设计陈益平出版发行同济大学出版社(上

2、海四平路 1239 号 邮编 200092电话 021-65985622 )经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印刷苏州望电印刷厂开本8891194 1/16印张89.75字数2870000印数1-4100版次2004年1月 第1版 2004年 1 月第1次印刷书号ISDN 7-5608-2671-7/ TU 512定价198.00元( 上、下册)本书若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社发行部调换编委员名单顾问陈仕中主审刘 军主编徐大海陈祖新副 主 编卜家跃俞炳祥陈 裕周永仁张敬云江理平管锦春姜洪标编委姚姗姗王正莲徐江良张乔鲜陈 岗应树荣黄 超樊裕伟朱雪生费仁全陈章安徐律夫刘新龙徐 伟张李宝徐大连内容提要建设工程施工现

3、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是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有关的规范、规定、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本书编委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某工程为实例编制而成的一份内容基本齐全、排序规范、深度适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工地安全管理台帐)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工地安全管理台帐实例共分8 卷:第一卷,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第二卷,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件;第三卷,安全设施所需的材料、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品采购管理台帐;第四卷,分包安全管理;第五卷,安全技术交底及动火审批;第六卷,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检验记录;第七卷,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控制;第八卷,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本书备有:附录一,施工工地卫生检查资料。附录二

4、,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测验题库,附答案。附录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交底。附录四,安全生产标志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是工地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始记录,真实详细地反映了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工作质量水平,它是指导安全生产作业的纲领性文件,又是评定“安全生产达标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还准备配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编制支持软件和资料编制所需的空表,读者可根据需要,借助“软件”的内容及功能,编制“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台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前言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要防止一切麻痹松懈的思想和骄傲自满

5、的情绪。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急剧膨胀的低素质施工队伍和尚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使得工程施工安全形势严峻。为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确保建筑施工生产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规范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及防范知识,提高企业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根据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法规和文件,我们以一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为例编制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一书。本书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台帐)的编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除涉及到的人名、单位、单位章

6、、名字章为虚构,其内容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实践整理编写而成,书中的附录三“施工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技术交底”均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强制执行的规范、规程、规章、文件和施工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编写而成。本书中,反映的内容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主要和基本的资料,及其编制深度的要求,但不是每一个建筑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全部安全管理资料,各施工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规模、工程特点、施工难度、环境因素、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和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同时随着行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和管理部门不断推出的管理措施与要求,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如实记录到安全管理台帐中,从而使安全管理资料(台帐)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7、。本书还准备配套编制支持软件,读者可根据需要,借助“软件”的内容及功能,编制“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 (台帐),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目前各省市、 各地区对施工安全管理资料 (台帐) 编制的要求、 内容及深度的认识尚不统一,加之我们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推出本书的目的仅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一种思路,促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陈仕中、刘军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编者2002年6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工地安全管理台帐)编制说明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工地安

8、全管理台帐)的形成和作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满足工程项目部自身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相关方(政府、社会、投资者、业主、银行、保险公司、雇主、分包方等)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持续改善和安全生产保证能力的信任,并以资料和数据形式提供关于体系和现状的客观证据。工程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为了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确保建筑施工生产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规

9、范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及防范知识,提高企业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形象和信誉,从而扩大商机,显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是从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工作之后开始的,至今已有十余年。从最初简单的现场安全记录、内业资料,逐渐完善并发展成既包括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用品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物的安全监控记录,也体现了人对现场安全管理的能动作用及留下的安全管理痕迹。在安全工作不断深入、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展

10、现其良好发展的新趋势。1998 年 8 月经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批准, 并于同年10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的上海市地方标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 DBJ08-903-98 ),是全国第一个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地方标准。这个标准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措施,它要求施工现场建立一种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科学的长效管理体系,从而在现场形成一种安全文明的良性循环施工过程,确保生产安全正常地运行。为配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以下简称“安保体系”)的进一步实施,在上海市建筑业有关同行的努力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终于正式出台, 并从 2000

11、年元月起在上海市新开工地上全面使用。这套管理资料以安保体系为主线,结合了行业安全新要求,力求体现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十余年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水平。我们希望安保体系资料的全面推行,能进一步推进建设工地实施安保体系的工作,从而确保建设工地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上,再创新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 (工地安全管理台帐)集中了施工现场主要的和基本的,但不是全部的安全管理资料。就是说,除了本管理资料给出的各类表式外,各工地还应当根据自己工程施工的特点,补充相关的安全管理资料;还应当根据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如建设部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省市建委、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当

12、地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总站印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内容) ,增加具体的书面资料。同时,随着行业管理的不断完善,管理部门将会不断出台一些新的管理措施与要求,并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痕迹,记录到安全管理资料中,从而使安全管理资料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的类别共有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 39 种固定表式。(以下简称 “安保管理资料” )共分8 个大类、38 个小类,8 个大类是按照安保体系11 个要素在安全管理资料中的分配而划分的。每个大类均以 “安”(即安保体系)字为头,后面分别是他们的代号。8 个大类的名称分别是“安1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安 2购”;“安 4分包管理”;“安 5安全技术交底及动火审批”;“安控制”;“安 8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件”;“安 3采6检查、检验” ;“安 7事故隐患38 个小类及记录表式是:安 1-1 工程概况;安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