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067185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教材】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 教师 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女生 人。经过三年级系统的科学学习,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科学课充满了兴趣,对科学实验充满了期盼,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不过,由于年龄的因素,学生在科学方面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全面,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有少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方面存在问题,往往因为科学课是技能科而产生轻视之意。在本学期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

2、。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2020年最新制订的教科版教材。本教材根据内容划分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本教材共三个单元,分别围绕“声音”“呼吸与消化”“运动和力”三个主题展开,每个单元又分8课,共24课。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本单元围绕“声音”这个主题展开教学探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从声音那里获得了很多信息。本单元围绕“声音”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声音的强弱、高低与什么有关系等问题,并在了解有关声音知识的基础上,让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以及利用物体的发声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第二单元呼吸与

3、消化单元,本单元围绕“呼吸”“消化”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的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就是消化。消化和呼吸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的呼吸,了解肺活量,探究呼吸与健康生活的关系。了解我们一天当中所吃的食物,了解我们的消化器官,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懂得在饮食上注重

4、营养均衡,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本单元围绕“运动和力”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拉力、弹力、摩擦力、反冲力等各种各样的力,认识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与力有关。本单元以小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小车运动起来,用气球驱动小车,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运动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小车运动速度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探究运动中小车的能量,用简单的材料动手设计制作我们的小车等一系列活动,研究和认识各种各样的力。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单元声音知道我们周围充满各种声音,引导学生运用高低、强弱等词汇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观察发声的物体,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

5、动产生的,并且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认识到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够感应声波并震动,使声音传到内耳,引起听觉,引导学生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幅度有着密切关系;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的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懂得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在了解声音知识及物体发声原理的基础上,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引导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科学的魅力。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呼

6、吸是人体重要的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了解肺活量的概念,懂得肺活量的测量方法,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了解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懂得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人体所需的营养就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取的。我们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了解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及其作用,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认识到牙齿、舌头、胃部的作用。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懂得力的作用,知道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需要力的作用,探究物体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通过用气球驱动小车,认识推力和反冲力的概念,了解推力

7、和反冲力的作用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通过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认识到弹力的作用以及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懂得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摩擦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知道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了解运动物体的能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学会利用运动物体的能量。在了解力的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小车,并且使小车运动起来。教学措施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

8、代化的教育技术,把科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3、树立开放的科学教学观念,在科学的教育过程中,建立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5、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也解控制变量对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进度安排周 次单 元课 题课 时备 注1第一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1机动2课时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2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24

9、.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35.声音的强与弱136.声音的高与低14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148.制作我的小乐器15-6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27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1.感受我们的呼吸1机动2课时72.呼吸与健康生活183.测量肺活量184.一天的食物195.食物中的营养196.营养要均衡110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10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111-12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213第三单元运动和力1.让小车运动起来1机动2课时132.用气球驱动小车114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144.弹簧测力计1155.运动与摩擦力1156.运动的小车1167.设计制作小车(一)1168.设计制作小车(二)117-1

10、8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219-20综合复习综合复习4(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课 题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课时日期教学目标1、知道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之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官。2、了解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旅行”的过程,知道人的消化器官有哪些部分组成,认识人的消化系统图。3、通过模拟食道工作和胃工作的实验,进一步了解食物在食道和胃部的消化过程,体会食道和胃的作用。4、知道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保护消化器官。教学重点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体会食物在食道和胃部的消化情况,体会这两个消化器官的作用。教学难点1

11、、了解人的消化器官,体会食物在人体内部的“旅行”过程。2、懂得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图、模拟食道和胃部工作的实验操作材料等等。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聚焦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1、食物进入的第一个消化器官是( 口腔 )。2、人的牙齿分为( 门齿 )( 臼齿 )( 犬齿 )。其中门齿的作用是( 用来切割食物 ),臼齿的作用是( 用来咀嚼食物 ),犬齿的作用是( 用来撕碎食物 )。3、食物在口腔消化的过程中,有( 牙齿 )和( 舌头 )等等消化工具发挥作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12、们知道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食物会在口腔中完成初步的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便利条件。那么,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又会经历哪些器官?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行进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食物的消化。板书课题: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二、探索活动一:认识人的消化器官人的消化器官有哪些?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活动二: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旅行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是怎样“旅行”的呢?请大家将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旅行”的过程画在左边的人体轮廓图中。同学们画的对不对呢?出示课本37页的人体消化器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了解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部分及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旅行

13、”的过程。请将我们绘出的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旅行”的过程与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比较,看一看我们画的准确不准确?科学不科学?学生对照,并且做适当的修改,进一步认识人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旅行”过程。活动三:模拟食道工作的实验1、教师引导:食物离开口腔之后,第一个经过的消化器官就是食道,食物又是怎样经过食道的呢?下面我们来进行模拟食道工作的实验。2、出示课本38页的下面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食道模拟实验的方法及要求。实验材料:一只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一小块馒头。实验方法:把塑料管竖直摆放,模拟我们的食道。然后把一小块馒头放入塑料管内,用手

14、指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模拟食道的蠕动。实验目的:体会食物在食道中的旅行过程。实验要领: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塑料管要竖直摆放,这样才能更好的模拟我们的食道。一小块馒头放入食道内,用手指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使馒头顺着塑料管向下移动。3、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一边操作,一边观察食物在塑料管内的蠕动过程。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操作的感受。4、教师小结: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喉和胃部,食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将食物从咽喉传递到胃部,当食物进入咽喉时会触动吞咽的反复动作,这个吞咽的反复动作主要是蠕动,以将食物吞入胃中。活动四:模拟胃的工作1、刚刚我们模拟了食道的工作,下面我们再来模拟胃部的工作,体会胃部是怎样工作的。2、出示课本39页的两幅插图,学生仔细看图,并且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操作方法及要求。实验材料:塑料袋一个、一小块馒头、煮熟的蔬菜、水等等。实验方法:在塑料袋里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然后扎紧塑料袋口部,反复挤压、揉搓塑料袋里的食物,观察里面的食物有什么化。实验目的:体会人体胃部的工作情况,体会胃的作用。实验要领:这个实验过程中,要反复挤压、揉搓塑料袋中的食物,一边挤压、揉搓,一边仔细观察塑料袋里食物的变化,以此来体会人体胃部的工作情况。3、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