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066801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实验课设计与实施过程的研究报告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课的设计与实施尚志市尚志中学 郭玉杰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名称类别“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教学模式研究 哈尔滨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省级项目试点学校2.课题简介本课题主要研究“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教师、媒体、教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探寻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会自主学习。努力探寻出一种传统与创新、课题研究与新教材的特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依然

2、认为生物是只要记住就能学好的学科,从而轻视了生物的学习。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高中生物教师面临的难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适当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本课题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辅助学生的健康发展。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我是本课题的实验教师,负责课题的实践、研究工作。二、本次实验研究目标及所采用的观察工具1.本次实验研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本节实验课的具体目标:(1) 在课

3、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过程。通过对学生解题过程的了解,将其思考问题的过程外化,变得可观察、可分析、可调节,以便于经验的总结。(2) 通过授课逐步完善“先学后教,跟踪指导,分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生物学科新授课中应用的课题研究。2.本节课的数据采集量表:观察点详细记录学生学习状态 学生学习效果观察点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参与度学生自学时间学生自学掌握情况一般较好非常好短中长一般较好 准确填表说明:本节课参与数据采集的教师共有2人,每名教师根据不同的观察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采集和记录。要求数据采集教师在相应的空格中填写人数,以便于计算百分比。同时,要求教师在收集定量数据的基础上,留心观

4、察课堂中的现象并加以描述,形成定性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整理过程中的佐证材料。三、实验研究过程1.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进入高中学习了一段时间,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素养,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结合上述特点,我在本节课的内容选取过程中侧重于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环节,以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主动动脑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在不断的主动参与过程中培养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品质。2. 学习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必修三教材中的第六章第二节,是对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内容的应用,重点讨论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的

5、意义和措施,课堂容量大,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使其高效化。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更直观、具体。3.学习方法分析结合学情分析过程中的思考,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的问题阅读教材完成自学任务,再通过教师的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从而掌握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4.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3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过程与方法:通过“先学后教,分层训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比较分类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2.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措施。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措施。课时安排:一课时5. 教学过程预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示学习目标新课教学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二、保护生物多样性自学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三、可持续发展展示自然灾害图片。总结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生存在地球上,我们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能够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

7、施。3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播放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视频思考: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提纲: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请你对每一种价值都举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3、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师巡视答疑,发现学生共性问题。提问:自学提纲中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出示图片,由学生来判断属于哪种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引导学生理解、总结保护生多样性的措施。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绝不是禁止开发利用,而是反对盲目、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我们应该

8、合理利用。观看,思考齐读观看,思考回答问题根据问题阅读教材自学。回答问题:学生针对每一个问题给出答案。思考讨论,分析总结。分析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分析总结,锻炼自学的能力。学生“先学”有目的性的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在巡视中掌握学生疑难、共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后教”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见幻灯片)总结、回答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再次明确学习目标课堂测试见附页自测测学分层训练,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作业练习册

9、P108页的习题。四、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观察点详细记录学生学习状态 学生学习效果观察点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参与度学生自学时间学生自学掌握情况一般较好非常好短中长一般较好 准确五、实验反思:结论: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而且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自学任务。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只是在书写规范上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运用生物学语言,用词比较准确。有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有创新想法。五、实验反思经过课堂教学实施,明显感受到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感到本课程对他们的学习有所帮助。本节课的重要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

10、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主动探究是本节课的研究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时创设情境:学生齐读唐诗悯农,使学生感受粮食的宝贵,引出粮食危机,然后设问:如果你是育种专家,怎么解决这个危机。通过情境配合图片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诱变育种的知识后,安排了拓展视野环节,介绍太空育种,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进程及成果,再一次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2.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精心设计了自学提纲,问题的设置细致、具体,环环相扣,

1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自学,对教材中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常用方法能够知道并且识记,从检验学生自学情况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针对教材重难点内容,我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推理,由浅入深的探究问题,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杂交育种运用的方法,并总结出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缺点。在小结环节,设置了四种育种方式的比较表格,使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同时将知识向更深层次扩展和延伸。4.多媒体的使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大了课堂容量。5.由于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足,高估了学生分析能力,学生的讨论和书写育种程序的时间超出了预设的时间,导致没有时间进行课堂检测,没有做到反馈的效果。通过这节课中的实施,我感到运用“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实践中积累的比较成功的方法,我们将其纳入课题组的资源库,推广成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将进一步钻研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同时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提高教师对于课堂上一些生成性问题的应变能力。深入开展研究,丰富研究的内容,推进了课题研究的进程 总之,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