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06620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教学设计茂名市启源中学 陈李萍一、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人2011课标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节课选取了中国的地形纵横交织的山脉作为教学内容,为接下来的地形区和地势特征两个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

2、解。但是知识层面的涉及比较浅薄,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培养。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后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要注重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学在乐中,乐在学中”使同学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创设丰富的情境,整节课以寻宝闯关为驱动,逐步完成主要知识的学习。其中利用图片展示等直观的视觉效果,作为地理知识的传递的基础,希望能借助信息技术将我国的地形形象化、立体化。注重学生的分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同时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基本的立足点:培养读图、画图的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地理思 维。(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2)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3)认识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之间的分界山脉。(4)了解中华五岳的相关内容。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及绘图使学生逐渐形成我国主要山脉的空间观念。3、情感与态度(1)激励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2、教学难点: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六)教法和学法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

4、二、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激趣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奔跑吧兄弟的任务卡:有一份宝藏藏在了我们中国的某条山脉下,但是要寻宝得闯三关(寻山、观山和辨山),每闯一关就会获得一条与山脉相关的信息,祝大家好运!奔跑吧这个闯关任务需要用到很多与山脉有关的知识,而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山脉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帮助跑男团进行闯关吧。阅读奔跑吧兄弟的任务卡,了解相关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纵横交织的山脉。以热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引入,以闯关的形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2、 寻宝闯关,巧学山脉知识(1)

5、第一关寻山读课本21页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按山脉的走向对下图中的山脉进行分类,并填上相应的山脉名称。引导解读任务:把任务拆分成两个问题,分别是:标山脉名称和按山脉走向进行分类。(引出山脉走向的概念)给出山脉走向的定义:山脉两端的延伸方向以东西走向山脉为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说出其他山脉的走向。细化任务,明确分工:以4人为1个小组,分别找出以上5类走向山脉,在空白轮廓图上描绘出来,组内同学互相讨论、检查。明确寻山任务,学会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学会拆分问题,把复责问题简单化,一步步解决问题。回答出山脉的名称。理解山脉走向的定义。举一反三说出其余山脉的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6、西北-东南走向和弧形走向。课前画好空白的中国轮廓图,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寻山任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体现了“关注学困生,人人参与课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课改新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自学方法,学会合作探究,学会有效学习,突破本节课难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代表上黑板用不同颜色标注山脉走向并写上山脉名称。用多媒体展现山脉的风光,总结各类走向山脉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特点纵横交织。读图回忆5类走向的山脉,强化记忆山脉的名称和位置。给出宝藏的第一条信息:宝藏藏在东北西南走

7、向的山脉下。在老师画好的中国轮廓图上按要求展示小组成果。学会各类走向山脉的分布特点,理解记忆山脉的名称和位置。如东西走向的山脉分3列:北列、中列、南列等。根据学习的知识,把目标锁定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和台湾山脉。教师运用版图教学,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结合多媒体的使用,图片的展示可以从视觉上进行直观的了解,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用以致学,通过知识的回顾,巩固主要山脉的分布。(2) 第二关观山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观察并找出下列山脉分别是什么省区之间的分界山脉。进一步强化读图能力的培养,培养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教

8、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小组展示答案,总结点评。给出宝藏的第二条信息:宝藏藏在以上4条分界山脉之一。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任务。结合第一条藏宝信息,把目标锁定在太行山脉和武夷山脉。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带动课堂氛围。简单的任务驱动,增强学习的兴趣。(3) 第三关辨山阅读中华五岳的材料,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华五岳。指导同学进行材料的阅读,展示五岳的风光。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挑战完成信息搭配。(要求不看课本)。给出宝藏的第三条信息:宝藏藏在嵩山以北的山脉下。阅读课本,找出关键信息,介绍五岳。让学生进行记忆窍门

9、的分享。结合前两条藏宝信息,得出最终结果:太行山脉。培养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利用中国的大好河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指导进行理解记忆,例如放在图上进行记忆。环节三:总结提升巩固检测3、总结提升揭晓宝藏:宝贵的知识。总结提升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勤动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三:总结提升巩固检测在总结环节中,让学生回顾掌握了哪些知识,在提升环节中,让学生总结学会了什么方法,明白了什么道理。分享本节课学习心得。多思考,掌握方法和技巧。4、巩固检测1下列山脉中,大致走向与其他三条不同的是 A.贺兰山 B.六盘山 C.横断山脉 D阿尔泰山 2.秦岭的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3.说出以下字母所代表分界山脉的名称。课后作业:南方新课堂随机抽查,要求说出解题思路。当堂知识当堂检测,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思路的分享和交流,让课堂更饱满,更有效。板书设计纵横交织的山脉1. 山脉的走向2. 主要山脉的分布3. 省区分界山脉4. 中华五岳以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作为板书突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