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06459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工程概况- 1 -2 影响工期事项简述- 1 -3 影响工期分析- 1 -3.1影响工期事件分析- 1 -3.2 影响工期分析- 10 -3.3工程整体工期预测- 12 -4 赶工措施- 13 -4.1改性土填筑赶工措施- 13 -4.2渠道面板衬砌赶工措施- 15 -4.3组织管理措施- 17 -镇平一标渠道工期分析及赶工措施1 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段工程镇平段施工1标位于河南省镇平县,起点桩号TS52+100,终点桩号TS64+100,总长12km。本标段主要建筑物包括明渠和建筑物两类。明渠段过水断面为梯形,渠底宽度18m24m,内边坡坡比相应为1:2.

2、751:2.0,全渠段换填后采用混凝土面板衬砌。建筑物包括:3座河渠交叉建筑物(河道倒虹吸),6座左岸排水建筑物(排水倒虹吸);桥梁建筑物为9座公路桥、4座生产桥。 本工程合同开工日期为2011年3月1日,正式开工为2011年3月5日,计划完工日期2013年6月30日,合同工期28个月。2 影响工期事项简述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全标段12km渠道基础全部为膨胀土,地下水丰富且地下水位高,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项目多,变更工程量大,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项目繁多,且受设计变更影响,正常施工受到干扰,工程无法形成连续施工作业。影响工期的设计变更主要有:渠道膨胀土边坡换填保护由招投标阶段的弱膨胀土换填全部改为

3、水泥改性土换填;TS52+104TS54+548渠道两侧增加抗滑桩;6.56km的渠道增加渗控措施;渠道填筑变更为水泥改性土后削坡难度增大对渠道衬砌施工的影响。影响工期的其它事项主要有:工程前期当地村民阻工;汛期停电频繁。3 影响工期分析3.1影响工期事件分析3.1.1水泥改性土变更(1)事件综述:在招投标阶段,本工程12km渠道的边坡、底板全断面换填全部采用弱膨胀土施工;实施阶段,换填全部设计变更为水泥改性土施工。本标工程于2011年3月5日开工。2011年3月24日,建管单位组织的膨胀土施工技术讲座上得到口头通知,本工程渠道基础换填全部改为水泥改性土且只允许厂拌施工。会后项目部立即开始定制

4、第一座改性土拌和站,5月11日设备进场安装在本标2#营地,5月底安装完成开始调试,5月30日第一台碎土设备进场,6月12日第一座改性土拌和站经监理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开始进行改性土施工的各项现场试验工作。2011年6月6日项目部收到变更后的正式设计图纸,明确渠道换填全部改为4%掺量水泥改性土施工。8月16日接到中线局关于水泥改性土采用厂拌施工的正式文件通知。在2011年3月24日的技术讲座会后,项目部立即开始按照会上收到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技术要求的规定,对本标土料场进行复查以及该文件规定的水泥改性土的室内各项试验工作,5月底完成室内土工试验。6月27日29日进行了碎土

5、试验,由于土料含水率超标、粘粒含量大,碎土效果不理想。随后对碎土机进行了改造,并定制了改进后的第二台碎土机,于8月11日15日进行了碎土试验,碎土颗粒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但效率仍然偏低。2011年6月,经镇平代建部协调,在北许东公路桥附近(桩号53+700)征用了场地,布置第二套改性土拌和站,该站于2011年7月建成。2011年7月18日收到设计通知水泥改性土、水泥土补充施工技术要求(编号:(2011)长邓设(镇平)规字第004号),要求根据天然土料的不同自由膨胀率经试验选择不同的改性土水泥掺量,并检测改性后的水泥改性土的28天自由膨胀率和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内容。2011年下半年南阳地区较之

6、常年雨水偏多,尤其是7月20日以后,长时间的持续阴雨直到11月中旬,渠道内土体饱和,车辆无法进入施工作业面,开挖施工受到很大影响;连续降雨造成填筑土料含水严重超标,土料根本无法破碎,也无法进行水泥改性土的各项现场试验工作。2011年12月4日,收到关于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要求的最终版本: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规定(试行),开始按该技术规定进行补充试验工作;2011年12月30日改性土施工试验段渠道完成了预留保护层的开挖,清基验收合格,12月31日开始进行渠道4%掺量水泥改性土试验段填筑施工。根据室内试验结果,负责供应本标上游段渠道换填土料的寺后张土场的土料改性水泥掺量为

7、5%,后续对5%水泥掺量的水泥改性土进了相应的试验工作,于2012年2月8日完成。在前期的水泥改性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天然土料含水率高、土料中粘粒含量大等因素,土料翻晒、碎土的难度很大,且碎土能力是控制改性土施工强度的关键环节,导致改性土拌合站拌合能力明显低于设备铭牌能力,因此在试验和前期施工过程中,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来改造碎土设备、改进施工工艺和方法,逐步提高碎土效率和改性拌制生产能力,根据实测设备生产能力又陆续补充碎土拌合设备。由于没有可建站的场地,第三座改性土拌和站布置时,只能将此站建设在张林于河土料场内,该站已于2012年4月投入使用;第四座改性土拌和站与第二座站建设在一起,于2012年6

8、月投入使用。根据建管单位要求,为保证2012年底改性土填筑工作基本完成,于2012年8月决定再增加第五座拌和站,该站的征地工作于2012年9月开始,于10月中旬投入使用。水泥改性土变更过程情况详见表3-1。表3-1 水泥改性土变更过程情况表序号发生时间内容12011年3月24日膨胀土施工技术讲座上得到口头通知,本工程渠道基础换填全部改为水泥改性土且只允许厂拌施工。22011年4月1日投标文件中渠道填筑开始时间点32011年6月6日收到变更后的正式设计图纸,明确渠道换填全部改为4%掺量水泥改性土施工。42011年6月12日第一座改性土拌合站验收合格,开始现场试验。52011年67月第二座改性土拌

9、合站建设。62011年7月18日收到设计通知,要求根据天然土料的不同自由膨胀率经试验选择不同的改性土水泥掺量,并检测改性后的水泥改性土的28天自由膨胀率和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内容。72011年8月16日接到中线局关于水泥改性土采用厂拌施工的正式文件通知。82011年7月20日2011年11月中旬连续降雨,造成填筑土料含水严重超标,土料根本无法破碎,也无法进行水泥改性土的各项现场试验工作。92011年12月4日收到关于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要求的最终版本。102011年12月31日试验段渠道完成了预留保护层的开挖,清基验收合格,开始进行渠道4%掺量水泥改性土试验段填筑施工。112012年2月8日完

10、成寺后张土场的土料5%水泥掺量的水泥改性土进了相应的试验工作。122012年4月20日第三座改性土拌合站投产(布置于张林于河土场内)。132012年6月7日第四座改性土拌合站投产(与第二座站布置在一起)。142012年810月第五座改性土拌合站征地、建设。152013年1月水泥改性土施工除个别占压段外基本完成。(2)影响工期分析:直接影响:根据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期安排,渠道土方填筑(采用弱膨胀土施工)从2011年4月1日开始施工,变更为水泥改性土后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开始施工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影响工期274天。工序增加影响:若按招投标阶段采用弱膨胀土回填施工,回填土料采

11、用重型机械碾压时其粒径按规范要求不大于15cm即可;变更为水泥改性土后,为保证水泥掺入的均匀性,土料必须破碎(要求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10cm5cm粒径含量不大于5%,5cm5mm粒径含量不大于50%),而土料含水率是影响破碎施工的关键因素。因此,雨后恢复填筑施工的影响有明显差别,一般情况下雨后2天即可恢复素土回填,雨后5天才可恢复水泥改性土正常施工。根据本标水泥改性土的主要施工期2012年的下雨天数统计,对填筑有影响的降雨有10次,累计影响施工工期30天。综合上述分析,渠道换填变更后,影响工期304天。影响范围为本标全线12km渠道。(3)影响工期的有关资料:本工程投标文件中关于工期进度

12、计划说明的内容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件一;设计图纸镇平段(TS-ZP-1)输水渠道半挖半填方段典型横断面结构布置图(1/54/5)的收文登记表,见附件二;改性土拌和站的验收证书,见附件三;设计通知水泥改性土、水泥土补充施工技术要求(编号:(2011)长邓设(镇平)规字第004号),见附件四;2011年711月晴雨表,见附件五;2011年底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对镇平段的进度稽查报告,见附件六;关于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要求的最终版本: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规定(试行),见附件七;改性土施工试验段(TS60+207TS60+307渠道)的基础面验收证书,见附件八;镇平一标渠道

13、水泥改性土施工方案,见附件九;2012年晴雨表,见附件十。3.1.2增加抗滑桩(1)事件综述:2012年4月接监理部口头通知,TS52+104TS54+548渠道两侧要增加抗滑桩,该段改性土施工需暂停。当时正在填筑施工的TS52+100TS52+500渠道(原计划安排在该段进行衬砌试验),填筑到口头通知的抗滑桩施工作业高程后,陆续暂停施工,具体情况见下表3-2。表3-2 TS52+100TS52+500渠道填筑到抗滑桩施工平台时间表填筑桩号范围左坡填筑暂停时间右坡填筑暂停时间TS52+100TS52+2002012年4月20日2012年4月20日TS52+200TS52+3002012年4月2

14、0日2012年4月20日TS52+300TS52+400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7日TS52+400TS52+500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7日2012年7月10日,收到可能增加抗滑桩的设计通知;2012年8月13日,收到抗滑桩施工图纸;2012年8月17日,施工措施报批,开始抗滑桩施工;2012年11月17日,TS52+100TS52+600段抗滑桩分批施工完成、检测合格,开始恢复改性土填筑施工。(2)工期影响分析: 抗滑桩施工直接影响填筑施工作业,填筑工期滞后直接导致后续的衬砌施工工期滞后。TS52+100TS52+500段为本标上游段渠道计划的首先开始衬砌施工的范围内,该

15、段改性土暂停施工的日期为2012年5月7日,为暂停施工开始时间,改性土复工的最晚时间为2012年11月7日,为恢复施工时间。该段影响工期184天。若没有抗滑桩施工,该段范围渠道在2012年5月15日前就可完成渠道填筑施工,开始衬砌施工作业。由于该段暂停施工,我们对原计划的衬砌施工作业面进行了调整,开始安排其它渠道段落施工。重新调整的工作面(TS56+100TS56+400段)需完成渠坡预留保护层开挖、渠底预留保护层开挖、渠底齿槽开挖、清基验收、渠道填筑等工序作业后才具备渠道衬砌条件,加之该调整时段在雨季,土方填筑作业不能连续,于2012年10月9日完成调整段的填筑施工,开始准备衬砌机安装。因此衬砌开始时间延误了147天,且渠道衬砌施工也在关键线路上。综合上述分析,增加抗滑桩后,影响工期147天。影响范围为上游布置的衬砌机负责的施工范围(TS52+100TS57+085)(3)影响工期的有关资料:设计工作联系单关于镇平段可能增设抗滑桩加固的膨胀土渠段桩号范围的说明的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