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基础知识详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06317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油基础知识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原油基础知识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原油基础知识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原油基础知识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原油基础知识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油基础知识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油基础知识详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油基础知识详解习惯上称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未加工的石油为原油,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 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它由不同的 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 素。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按密度范围分为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不过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差别。石油主要被用来 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 业产品一-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原油是一种黑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粘稠 液,略轻于水,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

2、的混合物;就其化学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 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原油中碳元素占83%- 87%,氢元素占11% 14%,其它部分则是硫、氮、氧及金属等杂质。虽然原油的基本元素类似但从地下开采 的天然原油,在不同产区和不同地层,反映出的原油品种则纷繁众多,其物理性质有很大的 差别。原油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组成分类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 三类;按硫含量可分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可分为 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及特重质原油四类。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在1867年。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

3、例下降到3& 8%,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迅速迈进,对能源的需求节节攀升。石油消费量从建国初的100多万 吨猛增到2012年的4。9亿吨,后者是前者的近500倍,位列世界第二位油气资源支撑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 模使用。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注要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在 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 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 迅速扩大。据王亚栋的统计,到1929年石油贸易额已达

4、到11。7亿美元。该时期国际 石油货流的流向主要是从美国、委内瑞拉流向西欧。同时苏联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复和发 展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 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 的主体地位。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 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王亚栋认为,墨 西哥湾时代的形成发展期同时也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在西方 世界确立其霸权的时

5、期。这一时期几乎与美国国内的石油开发同步美国在“墨西哥湾时 代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巩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为美国建立世 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剂。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油主要性质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 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 等。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 - 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 91.0的

6、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 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 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 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一50C 35弋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 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

7、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 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C76C。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 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 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含硫量: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原油中含硫量较小, 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 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胶 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 -1000 )的含有氧

8、、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 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其他: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 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沥青质 含量增高时,原油质量变坏。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的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类石蜡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 芳香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中国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大庆等地原 油均属此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

9、能生产出优质 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9% ),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15-21%),属含硫中间基。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富有环烷烃和芳香烃,故是重整的良好原料。油成分组成:平均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4%氢14%硫1到3%(硫化氢、硫化物、硫化物和单质硫)氮-低于1% (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氧一-低于1%(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低于1 %(镍、铁、钒、铜、砷) 储存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 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

10、金属油罐,金属油罐 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按照油库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装原油或油品还可采用地 上储油、半地下储油和地下储油、水封石洞储油、水下储油等几种方式。但不管采用哪种 储存方式,原油特别是油品的储存都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防变质在油品储存过程中,要保证油品的质量,必须注意:降低温度、空气与水分、阳光、金 属对油品的影响。降损耗油库通常的做法是:选用浮顶油罐、内浮顶油罐;油罐呼吸阀下选用呼吸阀挡板淋水降 温/mio(3)提高油品储存的安全性由于油品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较大,故必须降低油品的爆炸敏感性并应用阻燃性能 好的材料。装卸:原油和油品的装卸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铁路装卸、水运

11、装卸、公路装卸和管道直 输。其中根据油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轻油装卸和粘油装卸从油品的装卸工艺考虑,又 可分为上卸、下卸、自流和泵送等类型。但除管道直输外,无论采用何种装卸方式,油 和油品的装卸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必须通过专用设施设备来完成。原油和油品的装卸专用设施主要有铁路专用线和油罐车、油码头或靠泊点、油轮、栈桥 或操作平台等;专用设备主要有:装卸油鹤管、集油管、输油管和输油泵、发油灌装设备、 粘油加热设备、流量计等。(2 )必须在专用作业区域内完成。原油和油品的装卸都有专用作业区这些专用作业区通常设有隔离设施与周围环境相隔离 且必须满足严格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要求。(3)必须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4)装卸的时间和速度有较严格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