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06317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目的要求: 1了解数学推理的常用方法:演绎法与归纳法; 2理解数学归纳原理的科学性; 3初步掌握数学归纳法的适用场合及证明步骤内容分析: 1本课是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的第一课时教师应从已学过的知识中,选择含有归纳思想方法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形成、发现的过程例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通过前有限项归纳出一般结论的;凸n边形内角和公式是根据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而发现的,由此提炼出不同于演绎法的数学推理方法:归纳法(由特殊到一般) 2通过学生易于理解的一些问题,说明归纳法的两难境地:完全归纳法结论可靠,但要“完全”归纳,要么不可能做到,要么很难做到;不完全

2、归纳法虽然简单,但结论的可靠性无法保证通过介绍近现代数学中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猜想”,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接触近代的数学,感受归纳法在数学发现中的重要应用3通过对不完全归纳法的分析,引导学生寻求保证结论可靠的办法:关键是“传递性”是否具备,若“传递性”具备,正确的结论就会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以至无穷这方面例子很多,也很有趣,教师应据具体情况,借助“道具”或多媒体技术展现一、二例,详加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向“两个步骤,一个结论”靠拢,向数学归纳法原理靠拢以下例子,可供选用:古代用烽火台传递军情结合“烽火戏诸侯”故事,说明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多米诺(Domino)骨牌游戏学生

3、大多有过体验,借助道具很好演示小孩数数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回忆,生动有趣。 4本节课重点在于讲清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证明步骤指出它对*些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往往有用教师可抓住机会用通俗的例子讲清原理并完整地展示证明步骤。 证明命题对第一个值n0成立(即nn0时命题成立); 利用n=k(kn0)成立,推出nk1时命题成立; 根据、可知,命题对一切nN+,nn0均成立5对于例1,教师应规范板书,供学生解题时模仿严防出现“依此类推”式的不完全归纳法;强调n=k成立必须应用在证明n=k1成立的过程中,不可应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证明nk+1成立 6三个课堂练习最好让学生板演通过板演,发现学生证明过

4、程中的错误教师及时纠正、剖析,对书写规范要强调;对学生板演中好的方面予以鼓励本课中由k到k1的推证,不要增加难度,注意它的可接受性教学过程 1介绍归纳法,引出课题 观察:633,8=53,10=37,12=57,14=311,16511, 78=6711,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启发、引导,注意捕捉学生的议论).这就是由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著明的“哥德巴赫猜想” 教师根据成绩单,逐一核实后下结论:“全班及格”这两种下结论的方法都是由特殊到一般,这种推理方法叫归纳法归纳法是否能保证结论正确.是不完全归纳法,有利于发现问题,形成猜想,但结论不一定正确 是完全归纳法,结论可靠,但一一核

5、对困难 数学中有一种数学归纳法,它也是由特殊到一般,通过它的证明,一定能保证结论正确(出示课题) 2讲清原理,得出方法步骤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首项为a1,公差为d,则a1a10d,a2a11d,a3=a12d,a4=a13d,an=.由以上可知,ana1(n1)d,结论的猜测运用的是归纳法,是完全归纳法还是不完全归纳法.结论正确吗.如何证明呢. 先看ana1(n1)d,对于n=1成立吗.(成立)假设ana1(n1)d,对于n=k成立,则当n=k1时,成立吗.即若aka1(k1)d成立,当 nk1时,ak+1ak(k1)1d成立吗.(启发学生从等差数列定义入手,ak+1akd,进行推导证明)

6、这就是数学归纳法它一定能保证结论正确举多米诺骨牌的例子,形象地说明数学归纳法成立的道理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学数数的经历。先会数1,2,3;再数到10;再数到20以内的数;再数到30以内的数,终于有一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什么数都会数了为什么呢.(教师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学习体验) 因为会数1,2,3,有了数数的基础,会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加1得到后一个数,进行传递,所以,可以说什么数都会数了 得到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I)证明当 nn0(如 n1或2等)时,结论正确; (II)假设nk(kN+且 kn0)时结论正确,证明nk1时结论也正确3初步应用,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验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7、35+(2n1)n2. 分析:135+(2n1)=n2是由无数命题组成, 1号命题:1=12; 2号命题:1322;3号命题:13532;k号命题:135(2k1)k2;k1号命题:135(2k1)(2k1)=(k1)2; 怎样验算n1时,等式成立. 如何实现n=k到n=k1的过渡. 得到什么式子才能称nk1时等式成立. 书写要体现“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的模式 教师边讲边板书,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供证明时模仿 4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板演,时间紧可采用分组练习,用多媒体平台投影学生解答,教师及时点评,抓住学生板演中“美丽的错误”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强调数学归纳法略显“刻板”的证题步骤 5归纳小结

8、归纳法:由特殊到一般,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 数学归纳法的科学性:基础正确;可传递; 数学归纳法证题程序化步骤: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数学归纳法优点:克服了完全归纳法的繁杂、不可行的缺点,又克服了不完全归纳法结论不可靠的不足,是一种科学方法,使我们认识到事情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由有限到无穷布置作业 1教科书习题21第1、2题 2参考题:简析我国古代烽火传递军情的合理性; 分析产生“烽火戏诸侯”闹剧的原因 简答:古代边疆戍兵,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发现军情,一台燃起狼烟,邻合见后,也立即起火,这样军情就能很快传告全线戍兵发生烽火戏诸侯闹剧的原因是第一台谎报军情(为买宠妃一笑而点燃烽火),邻

9、台依次迅速起火,造成“谬误传递”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2)目的要求 1进一步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只有两个步骤正确,才能下结论:对一切nN+,命题正确(强调缺一不可)2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命题 3理解为证nk1成立,必须用nk成立的假设 4掌握为证n=k1成立的常见变形技巧:提公因式、添项、拆项、合并项、配方等内容分析1本课为数学归纳法的第二课时,重点在于应用数学归纳法原理证明恒等式,在讲具体例子之前,应利用第一课时思考题及教科书例子说明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的作用,两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少第一步,递推缺乏正确的基础(即使第一步再简单,也不能省略);“烽火戏诸侯”中就因为第一步不正确,

10、产生“谬误传递”;在“246+2n=n2n+1的证明中,第二步由n=k推出nk1的运算虽然符合规则,但是证明了一个不等的恒等式缺少第二步,是不完全归纳法,即使验算再多,仅仅是有限的(对“哥德巴赫猜想”,借助计算机,已验证到108以内的偶数均成立,但这不能代替证明)因此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必须有两个步骤,两个步骤完成后,通常还要作一个结论 2在证明传递性时,应注意: 证nk1成立时,必须用nk成立的结论,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这一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n=k成立是假设的,用假设来证明可靠吗.应指出,这一步是证明传递性,正确性由第一步保证证nk1成立时,可先列出n=k+1成立的数学式子,作为

11、证明的目标,否则,学生在证明时会迷失方向如在本课例2中,第二步证明是“已知:122232k2=,求证122232k2+(k+1)2= 弄清传递性证明的已知和求证后,讲解的关键要抓住三点:由nk过渡到n=k1,左边相差什么式子.整式恒等变形常用方法有哪些.如何变形. 3对初值应验算几个的问题学生对第一步中仅就n=n0验证不放心,需不需要对n0的后续多个数值进行验证.应向学生指出,一般验算第一个值就行了,因为在传递性作用下,“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以至无穷” 4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内容丰富,很多整齐美观的恒等式(恒等式系列)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限于篇幅,不可贪多求全,应尽量讲透一、二例选题时,应选用由

12、nk过渡到n=k+1时只添加一、二项的题,不要涉及添加多项或每项均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5对要证恒等式的“来历”,一般不要主动跟学生讲,以免转移重点(虽然这很有趣)教师不可扼制学生的求知欲,有学生提出时,可建议看些课外读物,或在第二课堂安排有关讲座,也可印成阅读材料供有兴趣又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探讨教学过程 1抓住“两个步骤”,进行数学归纳法原理复习用不完全归纳法说明缺乏传递性证明不行,则可以省去第一步吗. 例证明:2462nn2n1,若n=k时,2462kk2k1, 当nk1时,2462 k2(k1)k2k12 k2 (k1)2(k+1)1. 即nk1时,原等式成立 但n1时, 2

13、3;n2时,67原等式不正确 由此,师生共同得到结论: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教师补充:两个步骤完成之后,还要下结论 2通过例题教学,深化对数学归纳法的认识(1)出示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32n2=, 分析:问学生第一步应做什么.本题的n0应取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以得到证明的基础学生验证后,教师规范板书,为学生示范启发学生,认识到在证传递性时,已知什么,求证什么,在草稿纸上写上:“已知122232k2=,求证,122232k2+(k+1)2=”.比较两个式子的左边,相差什么.启发学生理解,求证式的左边与已知式的左边相差一项:(k1)2启发学生应用归纳假设(即中的已知)对上式进行推理变形,放手让学生进行推导,直到得到结论 证明见教科书第64页65页证明过程中,教师边启发,边板书,为学生作证明示范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整个分析及证明过程强调传递性证明中,要弄清已知,求证,而且一定要用这里的归纳假设(已知),不用就不是数学归纳法(2)出示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42 7310+n(3n1)=n(n1)2组织学生边证明边讨论,基本上由学生完成,形成亲身体验教师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边巡视,边指导,注意抓住下述要点:知道“”省略了什么, 310的后一项是什么,n(3n1)的前一项是什么,再前面一项是什么;初始值n0是什么,如何验证;传递性证明实质就是证明命题:已知14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