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060552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名称】:跳方格比赛。【活动目的】:培养幼儿识别颜色的才能和单脚落地平衡才能及团队意识,鼓励幼儿参与比赛的竞争性和参加跳方格活动反映的灵敏性,促进幼儿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进步幼儿身体的协调才能,体验玩游戏的乐趣。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才能。【活动形式】:定点型【活动器材】:4040cm的红、黄颜色海绵垫各18块。做成两个29的长方形。【活动强度】:一般【活动歌曲】:跳方格儿歌。【比赛程序】:一、比赛要求:1、比赛场地为29块方格海绵组成的长方形,如上图。2、遇黄色为幼儿跳入长方形时脚落地色,红色不准脚落地,

2、落地为输。3、每组参赛幼儿一路纵队排在长方形横边,一个接一个参加跳方格比赛。二、比赛过程:1、将全班幼儿平均分成四组,每两组人数相等为一个比赛组。2、比赛开场时,参赛幼儿一路纵队站在长方形一边,第一名参赛幼儿跳完所有方格时,第二名幼儿才能接着开场跳,以此类推。哪组幼儿先跳完为胜。3、非参赛幼儿站在离长方形2米外,观看跳方格比赛或给参赛幼儿呼喊“加油”以助威。4、播放跳方格儿歌。三、巡视检查:老师边组织比赛活动,边巡视查看其他幼儿情况,进步平安防范意识,防止幼儿进入比赛区域内影响正常比赛,注意不假分开活动场地幼儿,防范意外事故发生,确保比赛活动平安。四、活动指导:指导幼儿熟悉每一方格颜色的含义,

3、掌握跳、蹦动作要领;跳出第一动作时,思想就要做好跳第二动作的准备,以免耽误时间,影响跳方格的速度和团队跳方格的时间;跳或蹦时,脚不能踩方格边线,踩到为输,退出比赛。五、比赛小结:评比跳方格最快的一组,优者给予奖励。六、附跳方格儿歌:小朋友,跳方格,户外游戏真快乐。你跳一,我跳二,千万别跳格子外。单脚跳,双脚蹦,你追我赶超前奔。教学反思:本次体育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尤其是情境的设计,是孩子们更加喜欢玩这个游戏,并能轻声的站队,轻步的走路,在活动中,孩子们为了本队的成功,前后的小朋友配合的非常默契,即使出现投不进的情况,孩子们也不责怪,这一点很难得。缺乏之处是,1个别孩子交替跳的不好,老师要及时的

4、鼓励并指导,2孩子们平时运动量较小,活动后明显感动疲惫,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本文扩展阅读:跳房子,也叫跳飞机,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之一,兴趣性、娱乐性极强,曾深受广阔儿童的喜欢。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相当普遍,在有些儿童游乐场、公园和小学操场等都会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时就算在一块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笔或树枝,小朋友亦会在地上画起跳房子的九个格,然后一起玩。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的1、能理解恶作剧对别人情绪上的影响。2、知道朋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4、愿意分角

5、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活动准备1、老虎、豹、猩猩、大象的毛绒玩具或自制指偶。2、绘画材料和工具。活动过程1、爱开玩笑的纳纳。老虎纳纳爱开玩笑。一天夜里,它趁豹子熟睡,在豹子身上涂满了黄颜色,你们猜会发生什么事?一天,他邀请猩猩来吃那些用橡胶做的香蕉,你们猜猩猩会怎么想?还有一回,他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了一个结,你们猜后来怎么办?你们觉得纳纳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2、不受欢送的纳纳。纳纳开的玩笑虽不伤人,但动物们都觉得不安宁。有一天,大伙儿决定想一个方法让纳纳改正缺点。你们能猜出动物们想出来的方法吗?老师讲述故事第二局部,引导幼儿说说纳纳遇到了什么事。大伙儿都不理会纳纳,纳纳心里怎么想?后来纳纳是怎

6、么做的?小动物原谅他了吗?3、我也曾开过玩笑。完好能听故事一遍。你喜欢纳纳吗?为什么?你有没有做过像纳纳那样的事情?结果怎么样?你觉得怎样开玩笑才不会让朋友生气?引导幼儿画一张画送给好朋友,对自己以前的过错表示歉意。建议1、该活动为二课时。活动重点不在语言上,而在于引导幼儿知道交往的根本要求和礼貌待人、互相尊重的重要性。2、中班幼儿往往希望被同伴认可,与朋友友好相处。这时老师应引导幼儿防止恶意戏弄人、嘲笑人,从而使幼儿积累成功交往的经历。附故事:爱开玩笑的纳纳老虎纳纳爱开玩笑。他这个脾气总也改不掉,一天到晚恶作剧。譬如,有一天夜里,他在豹子身上涂满了黄颜色。第二天,豹子醒来吓坏了,以为身上的斑

7、点脱落了!另一次,纳纳邀请猩猩来吃香蕉。猩猩来了,可是,当他发现那些香蕉全是橡胶做的,脸上真是为难啊!另外还有一回,纳纳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一个结。大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开鼻子!纳纳开的玩笑虽不伤人,但总让大家感到不舒适。只要他在附近,动物们就觉得不安宁。有一天,大伙儿商量说:“咱们谁都不要同纳纳说话,也许他会明白,我们实在讨厌他的那些恶作剧。”第二天,纳纳像往常一样,清早出了门。他向大家打招呼:“你好!”可是,大象不理他。纳纳问候河马:“你身体怎么样?”河马转过身去。纳纳心想:“他好似在生气。”他继续往前走,又朝猩猩喊了一声:“睡得好吗?”可是猩猩掉头走了,一句话也没说。纳纳感到很不自在,他自

8、主自语:他仔细想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因为我总开他们的玩笑,他们生我气了。我应该去向他们抱歉!”纳纳来到大伙儿面前,对他们说:“我保证以后再不同你们胡闹了。请你们还是同我做朋友吧!”大象答复道:“有时候你可以开个玩笑,但是不能总那样!那么大家就会喜欢你!”活动反思:爱开玩笑的纳纳中主要表达的是能理解恶作剧对他们情绪的影响;知道朋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交往的根本要求和礼貌待人,中班幼儿已经懂事很多了,希望自己被同伴认可,与朋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会做出一些冲动的恶作剧行为,老师从而引导幼儿防止恶意戏弄人、嘲笑人,从而使幼儿压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本次活动是以故事的形式展

9、开,主要围绕爱开玩笑的纳纳这一线索来引导幼儿从中到达教育的目的。根据社会活动的目的,结合故事提出的问题也是围绕情感方面的。在活动前面局部,我进展了修改,解释了“恶作剧”的意思,并且举例说明。面对一个新的词,孩子们大都还不理解这个意思,老师要进展解释,然而在本次活动中,“恶作剧”这个词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不加以解释的话,到达的效果会不明显。孩子们的想法也很丰富,能认真听讲故事,答复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最后环节中我问孩子们有没有像纳纳一样开过玩笑,孩子们都说没有,其实是有的,只是他们对爱开玩笑这件事还没理解透彻,所以都说没有,这是老师要进展解释,向孩子们举例子,像悄悄地把小朋友的椅子搬掉,把小朋友

10、的东起来,无意间在他背后吓人家,其实这些都是开玩笑的表现。从而引导幼儿不能乱开玩笑,要与人友好相处。在这次活动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同样在其他领域也会折射出此类问题,课与课之间也存在一样的地方,都会互相关联。只有在活动后进展反思,才会有所进步,从而积累经历,把活动进展的越来越完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的:1.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老师的提示下学习说一句话表达对自我的认知。如:我是艺昕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我有一双手,我的小手会,我的脸上长着,我的眼睛可以,鼻子可以,嘴巴可以,耳朵可以2.初步理解自己的身体,能说出人体主要部位的名称和五官的名称,知道五官的根本功能。3.在老师的带着下活

11、动小手和五官,听音乐指令有节奏地活动。4.培养幼儿完好、连接地表达才能和对事物的判断才能。5.探究、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幼儿面向老师就坐,前面预留一定的活动空间活动过程:1.和中班幼儿打招呼,简单介绍自己是邓老师,和幼儿建立最初的亲切感和信任感。2.以和蔼的口吻和幼儿交流,师:宝贝们,你们知道我是邓老师了,可我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呢?谁想告诉我呀?(选择35个愿意交流的幼儿,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姓名)。师:你们这是在哪里呀?知道我们幼儿园的名字吗?知道自己在哪个班里吗?老师教幼儿学说完好的句子,逐步深化:“我在艺昕幼儿园”,“我是艺昕幼儿园的小朋友”“我是中班的小朋友”,“我是艺昕幼

12、儿园中班的小朋友”。3.带着幼儿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自己,实现自我认知。师:我有一双手,你们有吗?让我看看。我的手会摇一摇,你们会吗?我的手会在身上爬一爬,你能吗?试一试吧。师:在幼儿园里,我们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都用小嘴巴,让我看看你们的小嘴巴在哪里呀?来张大嘴巴,啊-,像小老虎一样叫一叫,啊呜-,像小花猫一样叫一叫,喵-。师:我的眼睛看到了某某小朋友学得真好,你们的小眼睛在哪里,睁大了让我看看,闭上眼睛还能看见吗?师:幼儿园里有卫生间,我们憋得慌的时候要去尿尿和拉巴巴,谁是站着尿尿的呢?从座位上站起来让我看看,哦,站着尿尿的是小男孩,来,我们一起说说看:我是男孩,我站着尿尿,我是聪明的男子

13、汉。蹲着尿尿的是女孩哦,让我们说说看:我是女孩,我蹲着尿尿,我是漂亮的小姑娘。4.带着幼儿做手部动作的音乐游戏放开捏拢,有节奏地活动手掌和手指,并指认人体五官。5.评价幼儿的活动情况,表扬愿意参与活动的幼儿,鼓励幼儿回家把今天学会的音乐游戏放开捏拢的动作也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活动反思:今天的小中班的两节体验活动都是根据新入园幼儿的需要和年龄特点设计安排的,是该园第一次正规开展的集体教育活动,因此本班老师都参与了听课。在体验中面对没有幼儿园生活经历的孩子,感觉老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以及对幼儿的心理特点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在幼儿与我非常生疏的情况下,在这些仅有一周幼儿园经历的孩子们面前,组织一节集体教

14、育活动真的是很不容易的,是对老师根本功底和才能的极大挑战。好在我自己的体态语言比拟丰富和夸大,说话全部使用的是儿童口吻,又有对幼儿年龄特征的根本理解和把握,因此还算比拟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活动。在小班的活动中因为幼儿玩得尽兴,在模拟小乌龟爬时,创编出了几种不同的爬行姿势,很是让我欣喜,看来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和创造性还是很好的。但首次活动中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比方小班的孩子,只有半数左右的孩子能和老师互动,参与活动,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处于自由状态和静止状态,尽管我关注到了他们的表现,也鼓励了,但是他们仍然不愿意参与,我尊重了刚入园幼儿的不适,没有过多地干预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愿意参与活动的幼儿身上。中班幼儿的自我认知比拟顺利,幼儿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小班明显增多,除了极个别的幼儿外,大局部幼儿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和老师互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积极,情绪愉悦,让我感到很快乐。幼儿做动作比拟积极,语言表达比拟起来就显得有些被动了,在老师的反复引领下,有半数左右的幼儿能完好地表达清楚一句话,这可能和幼儿在故土时使用方言有关系,而在幼儿园仅仅一周多些的短时间里要求使用普通话表达,他们还不习惯,相信随着入园时间的增加,这种现象会改观,幼儿会愿意开口表达的。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