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0593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高职学生因其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其心理素质持续得到挑战,这使得高职学生群体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如果对其不予以重视,势必会导致整个群体的素质降低,这样也会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所以,找到一套符合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意义。1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1 1 自我定位不准确,对现实期望过高或过低通过对我院近几年大一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分析,主要有两类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一类学生是在高中成绩较好,但高考失利或报自愿的时候出现偏差,被迫选择了高职院校,他们对于未能考上理想

2、的本科院校耿耿于怀,总带有怀才不遇的悲观情绪,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厌烦心理,感到悲观、失望、自负自傲、自命不凡,特立独行,不愿与人交往; 另一类学生则因高中成绩不理想而上高职,因而常低估自己的水平,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其期望值又相对较低,自然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导致冷漠、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两类学生都没有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所以难以树立符合自身条件的学习目标。1 2 心理焦虑水准高,心情抑郁,对未来感到困惑经调查,有23 5%的学生时常感到焦躁不安,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时而积极情绪主导,时而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易冲动,

3、遇到困难时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据我院对学生实行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近32%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表现为交往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1以上心理问题现状看似影响不大,但心理危机往往是由一些轻微心理问题的累积逐渐发展而来的,高职生的心理危机常常突如其来,不可控制,出人意料,一个突然的外部刺激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2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2 1 社会因素当今社会,高职生面对一个变化激烈的时代社会结构变

4、化,收益分配调整,信息急剧膨胀,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各种思潮的涌入,诸多矛盾冲突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这个切使他们感到茫然、紧张、无所适从,这些压力过于沉重会引发心理障碍,出现心理失衡是很难避免的。2 2来自外部的压力(1) 就业压力。从高校扩招以来,就业压力大成为大学生普遍拥有的心理问题,而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同水准不高,绝大多数用人单位盲目地要求高学历,致使高职学生在就业大潮中更加处于劣势。就业与继续升学深造的局限,促动了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怀疑。这种不良心态往往会导致部

5、分学生心理焦虑,烦躁不安,人际关系敏感。一些同学为适合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地给自已施加压力,除了专业课程,又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财力学习外语、计算机,盲目地考取各类证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一旦努力失败,会带来严重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2) 经济压力。高职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较高,高额的学费令一些农民和失业家庭不堪重负,贫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社会排斥,巨大的贫富差别也会使高职贫困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不平衡,加之就业前景不乐观,这就必然使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抑郁心理,他们往往感到花钱读书没有用,自己成了父母的负担,甚至一些旨在对贫困生实行扶持的行为因为操作方式不当反而会伤害贫困生

6、的自尊,有些学生会所以自暴自弃,导致心情抑郁,进而心理扭曲。(3) 情感压力。高职生性生理已经成熟,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渴望被关爱,渴望获得爱情,但是,他们的性心理尚不成熟,情感生活很容易受到挫折,如果不能很好地实行自我调节,常常会产生心理危机。绝大多数的校园暴力及自杀现象是因为感情问题。(4) 交际压力。当前的高职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和宽容,不能和谐地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复杂、紧张。另外,高职学生远离家乡亲人,又迫切地需要朋友,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与人际关系的失调会形成心理压力,引起心理危机。2 3抗挫水平差高职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宠溺,几乎没有

7、经历过挫折,所以心理脆弱,情绪自控水平较弱,挫折容忍力弱,情绪体验消极,遇到困难很容易受打击而心理崩溃。3 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针对高职学生当中存有的上述问题,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持续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3 1 指导学生准确估价自己学生过高或过低估价自己,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估价过高,会出现孤傲、自大心理; 过低估价自己,则会出现怯懦和自卑心理。要指导学生准确理解高职生在社会中的定位,根据现实条件来调整个人需要和心理期望,避免因为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

8、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能够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危机预防知识,教会学生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式,增强自我干预和协助他人的水平,避免出现心理危机。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增强生命教育、压力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并使学生准确理解压力,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3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员参与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园生态尚未形成,一是心理教育起步晚,完整有效的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 ; 二是与专业教育相脱节,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三是心理教育缺少心理专业支撑,思维封闭 ; 四是师资力量较弱,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

9、、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匮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员参与,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培养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作为骨干,对班主任、辅导员实行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使之成为兼职心理咨询员,利用其易于接近学生的优势即时将危机消除在摇篮中,这样形成一支以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3 3学校应多方位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点,通过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传授创业就业技巧,尽量缓解学生就业前的焦虑感。学校还应增大职业技能培养力度,增加高职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增强抗风险、抗突发事件的抵抗水平,这对学生适时调适自己

10、的心理十分重要。为避免学生盲目参加各类证书培训考核,学校应积极实行社会调查,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专业的实际,科学地协助学生选择用人单位认可、有助学生就业、技能含量高的证书组织学生实行考证。3 4增强学习指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入学的专业介绍、学习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使高职学生快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适合大学的教学模式,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准确定位。并通过专业技能竞赛、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树立准确的学习目标。3 5增强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心

11、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应大力展开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 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思想得到提升, 意志得到磨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3 6构建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所谓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的变化。高职 院校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要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规划, 学校要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畅通的心理援 助通道,有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有筛查、跟踪、辅导和转诊等工作规 程,使心理干预真正能够针对心理问题,重视特殊对象,面向全体学 生,化解矛盾危机。心

12、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应该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 的资源,促动家校关系的发展,实现“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的 有效协作,进而构建完整的危机干预生态系统。而一个有效的大学生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不但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系 到学校、家庭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另外,应在班级中设立心理信息员,向班上同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 识,并定期向学校反映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危机早报,同 时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实行救助,同伴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支持 和协助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形式,同伴之间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方式实行交流,能够唤起共鸣,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视,切实做好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逐渐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教育 工作者要尽职尽责,切实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预防, 及早干预,快速有效地控制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确保减少学生心理危 机造成的生命损失,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动校园社会和谐稳定。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应付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