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057419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碱盐例题(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例 题 解 析一中和反应: 1、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实验的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物质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克、b克、c克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分别为(写化学式) 、 、 。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c克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 5 )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克与10%的盐酸36.5克恰好反应(即溶液的pH=7)时,此时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二粗盐的提纯: 2、 某校

2、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 CaCl2、 MgSO4 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第步操作的名称是 。“蒸发结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 、 。实验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三化学反应类型: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状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D、G的化学式为 、 。如果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

3、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中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 。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4. A-H都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试回答:A的化学式为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常温下A、B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生活中F可做补钙剂。x是氧化物,y是金属。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推断:(写化学式)A是 ;E是 ;反应常用于 ;由H 和石灰水可配制农业上常有的杀虫剂波尔多液,波尔多

4、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原因是 。 化学变化常伴随颜色改变。上述由物质yEH(溶液)的过程中,颜色变化为 色 色 色;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结束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的方法是 ;鉴别D溶液和G溶液的方法是 。四检验和鉴别的综合:6、(08年38题)(8分)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1)调查研究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 溶液。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这样的组合共有 组。 (

5、2)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3)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稀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溶液ABCD加入盐酸后的现象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有气泡产生无明显变化实验结论:C是 溶液。第二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 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三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2个实

6、验。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量D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实验结论: 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是 溶液;其鉴别方法是 。老师提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五实验题:7、(10年32题)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做了2 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

7、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 。 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 ,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 。六推断题:8、(09年30题)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化学式为 , 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 。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3)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

8、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 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9、(10年30题)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他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与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 X的化学式为 。向Z的溶液中逐滴

9、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组物质。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序号物质液体固体七探究题: 10、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见下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瓶的成分究竟是什么? 【讨 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药品分类摆 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猜 想】可能是NaOH溶液;可能是Na2CO3溶液;可能是 (任写一种)【设计并实

10、验】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到润湿的pH试纸上,测得其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C.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不正确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取样品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氧化物综合题型三推断题例题解析例1 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

11、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肯定没有的离子是,可能含有的离子是。(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l-、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例2 向下图所示的装置中逐渐加入X,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再逐渐加入Y,又看到气球逐渐变小。X、Y依次为(A. 盐酸、硫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