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04945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江苏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年江苏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年江苏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年江苏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年江苏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江苏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江苏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数中,与2的和为0的数是( )A2B2CD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C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D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3从下列不等式中选择一个与组成不等式组,使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那么这个不等式可以是( ) AB C D4计算a5()2的结果是( )Aa3Ba3Ca7Da105若a2b,其中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则ab的值为( )A2B5C6D126如图,已知ab,1

2、115,则2的度数是( )A45B55C65D857如图是小刘做的一个风筝支架示意图,已知BCPQ, AQ20cm,则CQ的长是( )A8 cm B12 cm C30 cm D50 cm8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CD,1、2、3分别是BAE、AED、EDC的外角,则123等于( ) A90 B180 C210 D270 (第6题) (第7题) ( 第8题 ) (第9题)9如图,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和(2,0),在直线 yx+2上取一点C,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A 1个 B2个 C3个 D4个10在学习“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时,我们知道了两个一次函

3、数图像的交点坐标与其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请通过此经验推断: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5x23x4与y4x2x3的图像交点个数有( )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2“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 000 000套,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住房的需求,把36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 13分解因式:ab2-a = . 14已知a,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 15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45,半径长为12 cm,则该扇形的弧长为 cmBACFED(第18题

4、)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在第一象限内,边BC与x轴平行,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3,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A,B两点,则菱形对ABCD的面积为 . 第16题 第17题17如图,AB是O的一条弦,点C是O上一动点,且ACB=30,点E、F分别是AC、BC的中点,直线EF与O交于G、H两点若O的半径为7,则GE+FH的最大值为 18如图,在中,点是的中点,将沿着直线EF折叠,使点与点重合,折痕交于点,交于点,那么的值为2016年苏州市初三中考数学押题试卷一、选择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题满分5分)计算:()0| 3 |20(5分)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1(本题满分6分),再从1、0、中选一个你所喜欢的数代入求值。22(6分)货车和轿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公路相向而行轿车出发2.4 h后休息,直至与货车相遇后,以原速度继续行驶设货车出发x h后,货车、轿车分别到达离甲地y1 km和y2 km的地方,图中的线段OA、折线BCDE分别表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EDCBA82.4300600y/kmOx/h(第22题)(1)求点D的坐标,并解释点D的实际意义;(2

6、)求线段DE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3)当货车出发 h时,两车相距200 km23(本题满分8分) 某校学生会向全校1900名学生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为了解捐款情况,学生会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捐款金额,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下统计图和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图中m的值是 ;(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本次活动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人数24(本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一条边AB=10,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折痕为AO(1)求证:OCPPDA;(2)

7、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D的长DECBA306025(本题满分8分)如图,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欲测量公园内一棵树的高度,他们在这棵树正前方一座楼亭前的台阶上点处测得树顶端的仰角为,朝着这棵树的方向走到台阶下的点处,测得树顶端的仰角为已知点的高度为,台阶的倾斜角ACB为30,且、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请根据以上条件求出树的高度(测倾器的高度忽略不计)26(10分)已知直线l与O,AB是O的直径,ADl于点D(1)如图,当直线l与O相切于点C时,若DAC=30,求BAC的大小;(2)如图,当直线l与O相交于点E、F时,若DAE=18,求BAF的大小27(10分)如果一条抛物线ya

8、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以这两个交点和该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上一点为顶点的菱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菱形” (1)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1,0)、(3,0),且这条抛物线的“抛物菱形”是正方形,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2)如图,四边形OABC是抛物线yx2bx(b0)的“抛物菱形”,且OAB60 求b的值;将直角三角板中含有“60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两边所在直线与“抛物菱形OABC”的边AB、BC交于点E、F,OEF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OEF的面积;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8(10分)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板摆放在平

9、面直角坐标系中,有CODABORt,OCD45,AOB60,且AOCD8现将Rt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0180)在旋转过程中,直线CD分别与直线AB,OA交于点F,G(1)当旋转角=45时,求点B的坐标;(2)在旋转过程中,当BOD60时,求直线AB的解析式;OGDxCBAFy(第28题)(3)在旋转过程中,AFG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ACABC CBBD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1. x2 ;123.6107 ;13a(b +1)(b

10、-1);141 ;15. 3;16;17.10.5;1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88分)19原式=134分435分20. 解:解不等式,得x12分解不等式,得x3分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4分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5分21.原式= (2分)= (4分)当x=时,原式=2(6分,只可取代入) (6分)22. 解:(1)求出点坐标D ( 4,300 )1分 点D是指货车出发4h后,与轿车在距离A地300 km处相遇2分 (2)求出点坐标E ( 6.4,0 )3分设DE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将点D ( 4,300 ),E ( 6.4,0)代入ykxb得: 解得 DE所在

11、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125x8004分(3) 2或5. 6分23(1)50,32(2分)(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6(4分)在这组样本数据中,10出现次数最多为16次,出现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0,(5分)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15,有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6分)(3)在50名学生中,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2%,由样本数据,估计该校1900名学生中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2%,有190032%=608该校本次活动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约有608名(8分)24(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C=AB,DAB=B=C=D=90由折叠可得:AP=AB,PO=BO,PAO=BAOAPO=BAPO=90APD=90CPO=POCD=C,APD=POCOCPPDA(4分)(2)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DA=2CP设PC=x,则AD=2x,PD =10x,AP= AB=10在RtPDA中,D=90,PD 2+AD2= AP2(10x)2+(2x)2=102解得:x=4AD=2x=8(8分)256米 (8分)26(1)如图,连接OC,直线l与O相切于点C,OCl,ADl,OCAD,OCA=DAC,OA=OC,BAC=OCA,BAC=DAC=30;(4分)(2)如图,连接BF,AB是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