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049051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有的心理学家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归纳为()。 A. 自律障碍行为B. 冲动性的问题行为C.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D. 多动性的问题行为满分:2 分2. 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属于()。 A. 抑郁症B. 恐怖症C. 焦虑症D. 强迫症满分:2 分3. 桑代克等人通过对知觉、注意、记忆和运动动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两情境

2、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此种迁移学说属于是()。 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化理论D. 关系转换理论满分:2 分4. ()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A. 动力B. 需求C. 内驱力D. 诱因满分:2 分5.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 心理评估B. 心理诊断C. 心理辅导D. 心理测验满分:2 分6.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 A. 逆向性迁移B. 顺应迁移C. 重组性迁移D. 同化性迁移满分:2

3、分7.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 课堂形势B. 课堂结构C. 课堂情境D. 课堂教学满分:2 分8. 历史课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 命题学习B. 概念学习C. 词汇学习D. 符号学习满分:2 分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B.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C. 师生互动策略D. 合作学习策略满分:2 分10. 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

4、定型的、一体化得动作,称为()。 A. 操作定向B. 操作模仿C. 操作整合D. 操作熟练满分:2 分11. 按照艾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岁11岁处于()阶段。 A. 勤奋感对自卑感B.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C. 主动感对内疚感D. 自主对羞怯满分:2 分12.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阶段开始,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家庭之外。 A. 信任对怀疑B. 自主对羞怯C. 主动感对内疚感D. 勤奋感对自卑感满分:2 分13.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 独立完成作业B. 家庭作业C. 教师的主导教学D. 个别课

5、堂练习满分:2 分14.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药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刺激情境B. 既定疑问C. 思维状态D. 思维起点满分:2 分15. 谐音联想法属于()。 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回忆策略满分:2 分16. ()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A. 合作学习B. 发现教学C. 情境教学D. 个别化教学满分:2 分17.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 A. 差生行为B. 问题行为C. 逆反行为D. 心理障碍行为满分:2 分18. 把

6、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称之为()。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发现学习满分:2 分19. 完形-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A. 桑代克B. 苛勒C. 斯金纳D. 加涅满分:2 分20. 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A. 功能固着B. 解决问题方法C. 环境局限D. 思维狭窄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哪些基本规律?() A. 消退B. 惩罚C. 获得与消退D. 刺激泛化与分化满分

7、:2 分2.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些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 用途扩散B. 头脑风暴C. 结构扩散D. 自我设计训练满分:2 分3. 奥苏伯尔将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组成。 A. 认知内驱力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 外部动机D. 附属内驱力满分:2 分4. 加涅将学习结果进行分类为()。 A. 智慧技能B. 认知策略C. 言语信息D. 动作技能和态度满分:2 分5. 根据国内外的现有研究,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使之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 A.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B. 开展微格教学C. 进行专门训练D. 反思教学经验满分:2 分6. 安德森

8、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阶段。 A. 认知B. 联结C. 操作D. 自动化满分:2 分7.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 A. 教师促成的纪律B. 集体促成的纪律C. 任务促成的纪律D. 自我促成的纪律满分:2 分8. 7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的发展所具有的特征为()。 A. 连续性与阶段性B. 定向性与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差异性满分:2 分9. 发散思维的最主要特征是()。 A. 独创性B. 灵活性C. 流畅性D. 变通性满分:2 分10. 个别化教学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大致包括的环节有()。 A. 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

9、足B. 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C. 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作和练习D. 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满分:2 分11.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学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领域。 A. 认知B. 情感C. 评价D. 动作技能满分:2 分12.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 学习内驱力B. 学习需要C. 学习诱因D. 学习期待满分:2 分13.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 A. 精选教材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D.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满分:2 分14.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

10、、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它包括()。 A. 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B. 对任务的认识C. 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D. 元认知监控满分:2 分15.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A. 操作观B. 知识观C. 学习观D. 学生观满分:2 分16.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 场独立与场依存B. 沉思型与冲动型C. 辐合型与发散型D. 自主型与依赖型满分:2 分17.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室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 A. 活动的难易B. 竞赛动机的激发C.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D. 注意的干扰满分:2 分18. 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有()。 A.

11、运算技能B. 音乐技能C. 阅读技能D. 记忆技能满分:2 分19.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 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 内部学习动机D. 外部学习动机满分:2 分20. 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教师期望可通过()影响课堂气氛。 A. 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B. 对有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C. 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等的学习材料D. 允许学生提问并耐心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满分:2 分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 A. 错误B. 正确满分

12、:2 分2. 内驱力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上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性原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首字联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姆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复述策略属于问题解决策略。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理论为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是问题解决。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尝试记忆的保存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