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000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04884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000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000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000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000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000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00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000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一重工五年】计划战略规划目标【最新资料,W第一章规划概要编辑修改】三一重工“五年规则”(2002-2006 )是在对公司未来五年即将面临的外部和内部 环境进行认真分析后制定的纲领性文件,重点对公司未来五年的使命和任务、战略业 务的定位及所采取的战略进行框定。规划期末主要指标为: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资产收益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 先水平。本规划分五章,其中:第一章:规划概要。第二章:战略规划目标,明确了公司五年规划的任务与使命:以高新技术发行传 统机械装备工业,在保证新开发产品毛利率不小于40%的原则下,率先促使所经营产 品升级换代至世界一流水准,成为中国机械装备工业的标志性企业,销售收入

2、达到60 亿元。第三章:战略规划依据,主要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如国家的宏观政治、经 济形势,顾客、竞争者、供应商的嬗变进行了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对企业的内部环境 主要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剖析。第四章:总体战略及战略定位,第一节概括性地提出了公司今后五年的总体战 略,第二节主要对公司未来五年中“我们的顾客、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竞争的市 场地理范围、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竞争战略、我们的增长战略”进行了明确定 位。第五章:战略业务定位及发展目标,本章重点利用波士顿咨询集团分析法,对公 司的现有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位分析,对在规划期内是否开展新业务进行了明确,并提 出

3、各业务单位在规划期末的相关目标。后记。第二章战略规划目标企业使命三一重工的使命: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装备工业,率先促使所经营的产品 升级换代于世界一流水准,全面满足客户显性和隐性需求。指导方针维护好行业秩序,避免恶性竞争,目的不是击败竞争对手,而是把自身做强做 大,从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实现产业报国的宿愿;在发展中注意处理好规模、效 益、品牌三者之间的关系;走科技创新之路,向科技要发展,向管理要效益。重点工作及目标公司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中国机构装备工业的标志性企业。1. 规划末期,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占90%,国外市场占10%,在 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2. 建立完善的营销体

4、系和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提高我们的营销能力,使砼输送 泵、泵车、压实机械、推土机、沥青摊铺机的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第一或第二的位 置,其它产品具备第一或第二的市场潜力,公司信誉度达98%,美誉度达99%,使公司 的品牌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国内第一品牌。3. 确保员工收入处于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领先水平,保持竞争优势,建立和完 善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为员工享受高质量生活提供物资保障。4. 建立先进高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引进一批 标志性人才,优化公司员工结构,加强员工在职培训,使公司员工整体素质居于同行 领先水平。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企业所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

5、好。积极推进 企业文化建设,用共同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集在一起,形成强有力的团队,用制度 管理人,用文化塑造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5.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住世界先进水 平,缩小差距;在有相对优势的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局部可跨越领域实现 突破。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建设,建立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在发达国 家及国内科技发达地区建立多个研发机构,使公司拥有全行业最强大的科研队伍,并 积极开发拥有自有知识产权项目,规划期开发的新品增加收入12亿元。6. 企业内部建立以模拟市场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和管理体系,降低内部交易成 本。7.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6、和生产装备,使公司的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在全行业处于最 高水平。8. 与国内外最优秀的供应商和代理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公司高效的供应链 体系。9. 建立全行业一流的质量保证体系,拥有全行业最先进的质量检测手段和设备, 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第三章战略规划依据外部环境分析机遇1. 国际产业结构处于调整之中,国际制造业将逐步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劳动力 丰富且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 具有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基础,中国将在21世纪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我们所处 的地理优势、所拥有的产业优势、后发优势以及全世界每年数千亿的工程机械市场, 是我们面

7、临的最大机遇。2. 9.11事件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ffl中美关系重新定位,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有利于中国 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减轻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影响;ffl中东地区反美反西方情绪的高涨,也对公司产品进入伊斯兰国家有利。ffl国家为了保证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对 公司的经营有利。3. 东盟与中国签约在今后几年内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该 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为公司进入东盟市场创造了条件。4. 加入叩丁。以后:ffl各成员国对中国的歧视性条款取消,贸易壁垒消除,有利于公司产品的出口;ffl原材料进口关税的降低,

8、也使公司的生产成本下降,增强了产品的竞争能 力;ffl与世界经济接轨后,国内的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国内市场环境得到改善, 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ffl国内所得税税率统一,原外商享受的优惠税率取消,竞争更加平等;ffl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企业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换;ffl有利于更多地获得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5. 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将有力推动北京及周边省市的建设,到2008年北 京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左右,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6. 国家大力提倡工业化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各

9、地将加 大对工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给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将带来机遇。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 化,也为公司兼并重组加快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7. 国家加速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重点加强了供排水、交通、能源、防灾减灾等 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累计铺设城市道路3万公里,完成城镇住宅竣工面积27亿平 方米,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使工程机械的需求量上升。8. 江泽民同志的7.1讲话,提高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 为宽松的政治环境。9. 国家十五期间的投资重点仍在交通运输、水利及水电建设、建筑等行业,据 国家工程机械十五规划预测,十五期间全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年平均增长7%,到2005 年工程机械

10、市场需求总值为760亿元左右。十五期间西气东输工程需施工装备200多 亿元,路面机械每年需求量在50亿元以上,建筑施工机械2005年需求量达220亿元 左右,特别是商品混凝土机械需求将增加1倍,加之水利建设每年50多亿元的设备需 求,还有西部开发中2500多亿元的水利电力项目,这些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市场空间。10. 政策方面:ffl部分省市明确规定只能使用商品混凝土;ffl 2001年3月份建设部颁布了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 施工企业的设备配置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ffl国家加强了招标投标法的专项检查,这对于规范建筑市场,为工程建设机 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好机会;f

11、fl国家鼓励民营企业上市,加上国有上市公司的造假圈钱行为,使股市急需优 质企业的上市,这也为公司上市融资创造了条件。11. 新技术的创新正在加速扩展。知识经济提供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企 业获得信息、及时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我们可以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我 们开发产品、改进产品、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12. 三一已率先建立起全球采购体系,拥有相对的高质量低成本优势,经过多年 的培育,三一重工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零部件供应网络,供应 商已成为三一重工发展的战略伙伴。13. 购买者的理性行为为我们开拓市场、销售产品提供了机会。随着信息交流的 方便及时,市场透明度

12、增加,采购活动越来越理性化,越来越重视产品及品牌所带来 的增值,优势高性能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低质低价产品将会逐渐失去市场。14. 国内企业以国有企业为竞争主体,相对于它们我们拥有体制上的优势。而国 外企业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刻了解,不熟悉中国市场的交易习惯和社会环境,此外我们 还有低成本优势。15. 国内股市低迷,国有资产控股的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不佳,股市需要良好业绩 的公司上市,为我公司上市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威胁1. 加入世贸组织,降低了工程机械产品的进口门槛,国外先进技术、高品质、 高性能产品将大举直接进入国内市场,冲击着我国制造业,将在国内引起激烈的竞 争,另外国际知名厂商如卡特、小松、

13、大宇等都欲扩大在华投资,将加剧中国工程机 械行业的竞争态势,我们将面临技术、资金、人才的三重压力。特别是人才的争夺将 趋于白热化。2. 9.11事件后,全球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导致全球经济形势不明郎,国际市场 全面下滑,在国际市场销售不景气时,国外竞争对手必然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力 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公司开发国际市场的难度将随之加大。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如MBO管理者收购等改革办法),其竞争意识将越 来越强,且具有技术、人才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势,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会逐渐丧 失。4. 由于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利润正日趋降低,而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应收账 款居高不下,产品价格下降,利

14、润空间越来越小,盈利能力大大降低。5. 国内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营销能力、服务能力上,逐步缩小了与我公司的 差距,而竞争对手依靠其资金优势(行业内相同或相近水平的竞争者很大一部分为上 市公司)采取低价格策略,企图对我公司已有市场进行进攻。6. 进入买方市场后,客户将越来越挑剔,成交条件越来越苛刻,客户性质向私 营、个体业主转变,使商业风险增加。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 移,供应商面临更多选择,尤其是高质量供应商的要价的上升,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 利影响。内部环境分析优势1. 在市场上有较好的品牌基础,树立了品牌形象。2. 形象建设在行业内有影响,具有一定的超前性。3. 技术开发能力

15、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拥有液压方面的核心技术和人才,有 一支相对高素质的技术研发队伍。有能极大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的项目承包 管理办法。4. 建立了庞大的营销网络与有效的激励机制。5. 相对于国企而言,公司在体制上仍具有优势。6. 有较完善的文化体系,这是公司稳步发展的基础。7. 计算机管理的应用,做到了资源、信息的共享。8. 经营者10多年积累的经营经验是公司宝贵的财富,使公司的决策更科学、更 成熟。劣势1. 装备水平与工艺水平低下,与标志性企业差距较大。2. 质保体系运行有效性差,仍停留在采取人盯人的原始办法阶段;检测手段严 重滞后。3. 协作配套体系有待提高,配套企业多为低素质企业

16、,影响了公司的经营。4. 成本意识淡薄,成本控制能力仍然较弱,浪费严重;领导的成本控制能力不 高。5. 重设计轻工艺。6. 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7. 竞争意识不强,对对手了解不够,研发脱离市场。8. 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和高级科技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标志性人才。9.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激励、用人机制有待改善。10. 文化、品牌形象的整合不到位。11. 缺乏国际商业运作的经验。12. 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人员的培训不到位,提供的服务大多为安慰性的服 务,未实现向技术型转变。13. 一切为了客户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公司的整体营销意识尚待加强。14. 营销渠道单一,未充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来建立渠道。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