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阅》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04624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检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检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检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检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阅》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检阅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

2、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能够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者特征分析: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

3、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因为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因为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水平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绝大部分从脸上一望便知。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所以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

4、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水平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教学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准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注重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注重弱势的美好的心灵。教学策略:1任务驱动法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在总结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精炼出几个主要问题(提出问题)b分小组讨论提炼出的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协助或教师的点拨下自主解决问题,对理解有困难的问题,通过课件演示协助理解

5、。(问题解决)。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实行汇报交流,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动思维的深层次加工。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资源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课文插图一样的挂图或录像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中国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游行队伍的场面。 2.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板书“检阅”)。 3.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画外音:这是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一队少年儿童正经过主席台前。 4.请你仔细观察画面

6、,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汇报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准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 4.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四、书写生

7、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4.抄写词语。 俱乐部 博士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羡慕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第二课时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

8、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二、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

9、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交流小练笔,评价修改。三、拓展延伸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四、教学评价设计五、反思和总结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

10、的过程。 一、自读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通过读课文思考质疑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寻求答案。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教学检阅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朗读出队员们为了博莱克的特殊情况而难为情的心情,读出队长作出最后决定,体会出全体队员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精神以及他们精彩的表演这才是受到观众赞扬的真真原因。在老师的组织、引导、师生合作下,学生在回答问题中理阅读中,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语感,体会了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教学目标得到达成,教学重点、难点得到突破。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侧重对文本的引导,而没有及时关注一些学习后进学生的探讨,交流,感悟。因此,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尽情表达,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