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04355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短文两篇-谈读书(付万明)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城博达学校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5、短文两篇(一)-谈读书编写: 付万明 审核: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班级: 小组: 姓 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本文的读书观.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体会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3.积累文中精辟的句子。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和人生观。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学习体会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

2、的读书习惯。 教法与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画上记号)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曾当律师和国会会员,担任过掌玺大臣和英国大法官。晚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后集成人生论(即随笔)。他的随笔

3、小品说理透彻,平易流畅,会意隽永,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雪莱曾评价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2生字词学习:狡黠( ) 诘难( ) 滞碍( ) 矫情( ) 吹毛求疵( ) 睾( )肾 阐证( ) 傅彩( ) 味同嚼蜡( ) 咀嚼( )3将下列的成语及其解释连线。味同嚼蜡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吹毛求疵 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寻章摘句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豁然贯通 比喻故意挑毛病,找缺点。因小失大 指读书只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4.自学课文,完成任务。1.谈读书一课选自 ,作者 , 国 家、

4、家。著有 、 等。 2.读书要有哪些好处(目的)呢?它们分别见于哪种情形之下?你赞同哪一种?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3、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存在哪些不好的习惯?它们各有什么弊端? 4.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5、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有何不同? 6.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二、合作探究,精读分析。1、谈读书紧紧扣住“读书”这个话题,分别从读书的 、 和 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第一层:读书的目的。(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

5、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第二层: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书的作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2、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联系实际,你认为怎样的书分别适合用这些方法去读? 明确: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只限于文字推求。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3、读书会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呢?课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

6、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有何作用?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三 当堂训练 1、说说下列句子的论证方法。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如何修剪移接 ( ) 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 )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

7、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2、从文中摘录一条你最喜爱的名言警句,说说你最喜爱的原因。 3、除了文章之外,培根还有一句在世界上广为传颂的名言,它是 4、关于读书或书籍的名言,你知道哪些?写在下面。 5、根据提示写句。 好的书籍如 ,它使人 。 好的书籍如 ,它使人 。 好的书籍如 ,它使人 。6、介绍你读过的一本好书,与大家共同分享。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

8、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学生齐读并掌握) (3)名人读书的趣事:(由学生讲述)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