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利学》复习资料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043200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水利学》复习资料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水利学》复习资料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水利学》复习资料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水利学》复习资料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水利学》复习资料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环境水利学:研究兴建水利工程引起的水利环境问题和环境变化对水环境、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的学科。2、环境水力学:又称污染水力学,研究天然水体中污染浓度在水力作用下随时间、空间的变化。3、水利: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利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活动。4、工程水利: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和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5、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6、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以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形

2、成的彼此相连的集合体,又称河系。7、河流:指沿地表线形成低凹部分流动的水体和河床,是溪、川、江、河的总称。8、分水线:相邻流域降水流向的分界线,通常是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此线两侧的降水分别诸如不同的河流。9、流域面积:流域分水线与河口断面之间所包围的面积,又称集水面或受水面积。10、水利科学:研究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和水的开发利用的知识体系。11、广义资源水利:研究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狭义资源水利:研究水资源本身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的开发保护与综合利用,水资源配置等的理论、方法和手段。12、广义水资源:地球上水的总称。13、狭义水资源:人类生产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环境

3、的基本要素,是人类可以利用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大气降水是它的补水来源。二、填空1、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因素:(水温)、(流量)、(流速)和(含沙量)。2、河流的发源地称为(河源),流往海洋、湖泊或另一河流的地点称(河口)。3、河流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排进有机污染物降解时的(耗氧),二是河流自身不断的(复氧)。4、在权衡大坝利弊时,最重要的指标参数有:(防洪的安全标准)、(应有的最小流量)、(水质的最低要求)。5、在湖泊水库水体中,表层的(氧分解)活跃,中间水层的(兼气微生物)作用明显,而在湖底基本上是(厌氧分解)作用。6、中国水环境目前面临(水体污染)、(水资源

4、短缺)、(洪涝灾害)三个严重问题。7、水库诱发地震一般分为(水库渗透型)、(附加应力型)两种。8、水库对库岸稳定性影响分为(水力作用型)、(震动型)、(削坡型)、(施工不当型)。9、地下水污染途径可归纳为(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径流型)四种10、水资源保护包括(水量)和(水质)两种。11、治理河流污染的原则是“节污水之流、开清水之源、双管齐下、综合治理”才是最有效的,经济上也是最节省的。12、保护接纳水体水质,一般将受纳水体水质控制在不低于(环境质量标准的二、三级)水的水质。13、环境水利学的分类:(城市环境水利)、(区域环境水利)、(流域环境水利)。三、简答1、环境用水

5、的含义是什么?有哪几类?环境用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环境用水:一切依附于水存在和发展的用水均可称为环境用水。分类:(1)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用水;(2)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用水;主要内容:(1)改善江、河、湖水质用水;(2)减轻咸湖倒灌压盐的用水;(3)维持鱼类正常产卵和生长的用水;(4)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用水灌溉;(5)美化、绿化、净化城市环境用水;(6)旅游用水。2、从环境方面论述长江流域规划特点及实施后的效应。答:特点:(1)把长江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2)用水工程改进和开发发展;(3)既考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也考虑环境对工程的影响,使二者协调发展;(4)长江流域规划中包括了与流域生态环境

6、有关的几个重要组成规划。实施后的效应:(1)有效减少了流域因洪涝灾害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保护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生产与生活,保障人体健康;(2)发展水电、水运,提高清洁能源,改善生态和生产环境,减缓温室效应;(3)通过蓄水与调水等措施,对水资源进行调节与分配,改善水质,缓解供需的不平衡性;(4)通过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3、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1)诱发地震引起的环境影响;(2)水库坍岸引起的环境影响;(3)水库淹没浸没引起的环境影响;(4)水文情势改变引起的环境影响;(5)泥沙淤积和河道冲刷引起的环境影响;(6)局地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

7、影响;(7)水库水温结构改变引起的环境影响;(8)水库水质变化引起的环境影响;(9)工程建设对珍稀动、植物的影响;(10)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11)水库淹没土地及移民安置对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12)工程建设对当地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13)工程建设对铁路、公路、航运和漂木的影响;(14)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疗养区以及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设施的影响;(15)由于工程兴建所引起的其他特殊环境影响等。4、河流污染的特点(1)污染程度随径流比变化;(2)污染物扩散快;(3)污染影响大。5、湖泊污染的特点(1)污染物来源广、途径多、种类丰富;(2)湖水稀释和搬运

8、物质的能力弱;(3)流动缓慢的水面使水的复氧作用降低,从而使湖水对有机物质的能力减弱。6、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地下水流动及其缓慢,因此低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受污染的地下水域,在彻底控制其污染源后,一般需要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地下水污染后难以复原,故以预防为主进行保护。7、研究水环境容量的意义8、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温、风、湿度、降水的影响;(2)对水文的影响;(3)对泥沙的影响:水库建成后将引起原河道的冲淤条件的改变,多泥沙河流尤为突出。其特点是库区上游淤积,下游冲刷。9、水库“冷害”的含义、具体表现及防止措施是什么?答:含义:分

9、层型水库取水口位置不仅影响水库本身水温特性,而且也影响下游用水。取水口位置越低,可取水量越多,但却处于深层低温区,对下游鱼类、作物带来不利影响,称为水库的“冷害”。具体表现:(1)作物减产:低温水浇灌农田,特别在作物生长期,不仅影响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还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土壤肥力,抑制作物减产;(2)影响鱼类生长:低温水使漂浮生物急剧减少,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卵(3)影响人畜健康:该地区人畜患关节炎率比其他地区高;(4)水库蒸发损失加大:成层型水库表层水温高,不易于垂直对流,加大了蒸发量。防治措施:(1)尽量利用水库底孔泄洪,既可排沙,又可加速上下间对流,从而提高底层水温;(2)灌溉

10、给水回管道可采用斜管,斜涵式进水管,设立多层取水口,引表层高温水灌溉;(3)下游灌溉提高水温:可在渠道上串联池塘或晒水池,修建宽浅式和迂回曲折的支渠,均可提高水温;(4)改进灌溉方式:采用浅灌,适时晒田,掌握灌水时间以及合理调度全灌区水体及作物合理布局等。10、水库的稳态:11、环境水利学的主要内容:(1)研究由于兴修水利工程而引起的环境影响问题;(2)研究环境对水利的影响;(3)研究环境与水利的相互影响。12、河流的特征(1)河流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指河流横断面和纵剖面几何特征,如横断面形状和纵剖面比降,以及河流发育过程中的地貌特征,如河曲的蜿蜒形式和弯曲度、河漫滩、沙洲和三角洲的大小、形态和分布等;(2)河流的水情特征:主要是指河流水源和河道水位、流量等水情要素及其季节变化和多年变化;(3)河流的冰清特征:主要是指河流在冬季的结冰、封冻和解冻现象;(4)河流的水力特征:主要是指河流落差及其沿程分布,它是开发河流水能的主要依据;(5)河流的泥沙状况:主要指河流泥沙的数量、性质和输移特征。河水与河流泥沙相互作用是冲击性河流发育、演变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