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务贸易的特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04135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服务贸易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日本服务贸易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日本服务贸易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日本服务贸易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日本服务贸易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服务贸易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服务贸易的特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服务贸易概况二战失败后的日本,努力摆脱战败的阴影,大力发展经济。加入GATT后,日本更是 根据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的政策予以扶植发展。在各项措施的引领下,日本货物 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日本的制造业在全世界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但进入1980年后,世界 经济地位不再依赖于货物贸易,取而代之的是服务贸易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发达程度 的重要标准。日本经济也遭受滑铁卢。服务贸易在国民生产比值中占65%70%与其他发达 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日本政府对第三产业的大力扶持下,进入21世纪,在摆脱经济 衰退的阴霾之际,日本的服务贸易逐步发展起来。尽管至今仍未扭转逆差局面,但近年来服 务贸易的发

2、展轨迹显示着日本的服务贸易已步入增长轨道日本服务贸易特点一、服务贸易常年处于逆差阶段贸易逆差规模呈缩减之势日本因地理原因限制,自身资源较少,只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资源,在 此基础上日本大力发展起科技产业,加强国内科技基础设置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因此,日本 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强国。但是日本的服务贸易没有呈现出与商品贸易一致的情况,由图可以 看出日本的服务贸易兜是逆差,但逆差在近年不断减少。图1 1998-200?年日丰般务贸易逬出口塔长情祝二、出口集中于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旅游、金融等行业1、运输为第一大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近年来,日本运输服务进出口总体呈增长态势。1

3、998-2007年,运输服务出口在日本服 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年均占比达35%,进口的年均占比为29%。2004年以来,运输服务出口 增长较快,各年增幅均保持在10%以上。2006年和2007年,日本运输服务进口明显加快; 2007年,日本运输服务出口 4.94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2.8%;进口 5.75万亿日元,增长 15.6%;逆差0.81万亿日元。2. 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平衡发展其他商业服务是日本服务贸易第二大进出口行业,2007年该行业出口和进口在日本服务 贸易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中分别占有27.7%和24.7%的份额。近年来,日本的其他商业服务 进出口增长较快,已扭转上世纪90年代末

4、下滑的局面,且出口和进口保持平衡发展。2007 年,其他商业服务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4.08万亿日元和4.09万亿日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4.4%和18.2%;逆差88亿日元。3.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进出口呈上升趋势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分别为日本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的第三大和第五大行业。从图 3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在起伏中呈上升趋势,特别是 2004-2007年,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在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也呈上升趋势。2007 年,日本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 2.73万亿日元,为1999年的2.9倍,占比也由1999 年的13.6%上升至18.5

5、%。2000年以来,日本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进口总体呈增长态 势,在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中的占比缓慢提升,基本稳定在10%12%之间。2007年,日本专 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进口 1.96万亿日元,为1999年的1.8倍,所占比重为11.8%。(%?30.030-0-10.0-30. &10-0F這输臂育权输画覺丽许関墓僧简换蔣11998年到2007年日本服务贸易三大出口行业增长情况4. 旅游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行业旅游为日本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行业,且常年呈现逆差,但近年来逆差规模呈下降之势。1998-2007年,日本旅游进出口逆差由3.27万亿日元下降至1.53万亿日元,降幅超过50%。 旅

6、游进口和出口均出现显著下降。图4显示,日本的旅游进口在2004年达到高峰之后,在 2006年和2007年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分别为24.4%和25%;而出口的降幅也分别 达28.2%和17.1%。2007年,日本旅游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0.82万亿日元和2.34万亿日 丿元。(亿日元)0-10C0015000-20000-25QQO-350C0-30000炖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C07就游进出口差额1998年到2007年日本旅游进出口情况5. 金融服务出口增长较快,顺差规模扩大1998-2007年,日本金融服务进出口增长较快

7、o 2007年,金融服务出口 7306亿日元(在 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占有5%的份额),为1998年的3.5倍,十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4.8%; 金融服务进口 4235亿日元,为1998年的1.5倍,十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7%。由于金融 服务出口的较快增长,自2000年起金融服务逆差局面得以扭转。2007年,日本金融服务进 出口实现顺差3071亿日元,为2000年的2.9倍。80TO出口 进口 差额|L99S 1999 20OG 2001 200 2 200:3- 2004 2005 2006 :2OO71998年到2007年日本金融服务业进出口情况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经济复苏

8、创造了稳定的大环境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开始逐步回升。除2002年经济出现0.3%的负增长外,其余 各年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2.9%,2004年为2.7%,2006年为2.2%。 2001-2006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4%。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已止跌回升,开始逐步走 上复苏之路。(二)服务业的日趋完善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增长1.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接近七成近年来,日本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0年日本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 比为66.2%, 2001年升至67.8%, 2002-2006年各年,日本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稳定在68.1% 68. 4%之间。服务

9、业在GDP中长期保持较高比重,表明服务业已成为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产 业。2.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行业的逐步完善促进了相关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日本的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尤为显著。自2001年初开始,日 本积极实施了 “电子日本”(e-Japan)战略,极大地推进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日本现代物 流业的发展也日趋完善,它能为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系统服务。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 行业的发展促进了通讯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等领域服务贸 易的增长。(三)渐进式的开放方式增强了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服务贸易出口在引进欧美发达国家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同

10、时加强了日本金融、保险业的竞争,提升了金融、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为了防止保险市场开放引起国外投资者的大 量涌入,冲击本国产业发展,日本增加了海外投资者在东京金融市场的金融交易手续费,由 此增加了金融服务的出口额,扩大了金融、保险等行业服务的出口。(四) 构筑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机制优秀人才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关键所在。日本在发展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方面十分重视人才素 质的培养,包括采取诸多鼓励措施,如实行高工资、培训、派员出国交流等。这些举措的确 对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投身于服务贸易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分析日本贸易环境一,汽车产业的起步二战结束仅13天国会就讨论如何发展汽车工业战

11、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的日本已经是一片废墟,日本不可能再搞军事工 业,要发展工业只能寄托于民用工业。但是由于日本的自然资源贫乏,不可能像美国和苏联 那样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内市场。可要想在狭小的国土上养活1亿多日本人,只有靠高技术, 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才能实现。他们把赌注下到小轿车这个代表民用技术最高水平的商品上。 小轿车是钢铁、橡胶、机电的综合工业,可以成为整个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样,汽车 产业就被放到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导位置上。借石油危机打响反击战日本的汽车工业起步比欧美国家晚约30年左右,当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 一郎开始研制汽车时,美国的通用和福特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企业了。而

12、丰田第一辆小 型轿车的样车直到1947年1月才试制成功。丰田汽车公司于1957年首次进入美 国市场,但是它有着马力不够,最高时速太低,无法上高速公路;油耗大;发动机过热; 修理费过高等一系列缺点而退出美国市场。当丰田重回美国之时,是借石油危机打响了反 击战。美国的汽车公司为满足美国人的这种偏好,主要生产各种系列的大型轿车,这 些舒适的大型轿车被称为“汽油狂饮者”。而日本汽车市场主要以小型省油轿车为主。丰 田一方面投入巨资在美国展开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另一方面以极优惠的价格吸引美国消费 者。这样上百万辆各种型号的丰田汽车被疯狂的美国消费者抢购一空。利用第一次石油危 机,本田汽车在美销售量跃升到近

13、10万辆。二、政府扶持创汽车奇迹(1)直接投资于某些基础设施以通产省委代表的派别认为汽车工业的振兴将带动一些列经济部门特别是经济、机械 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必须予以重点保护。政府开始鼓励本国企业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进口 散件组装生产外国品牌,加速掌握技术。但只允许技术合作,不允许外资介入。(2)议会制定具体的法规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早期颁布的汽车制造事业法规定,“凡是在本国一年间生产汽 车3000辆以上者,都必须事先经过政府许可”,“这种汽车公司半数以上的持股人必须是 日本国民。”并先后制定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多部法律 保护本国汽车产业。(3)政府给予汽车企业发展以实物或金融奖

14、励和补贴日本政府规定排气71量在sooCC以下的小型车,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也包括轿车、 卡车。因此,日本许多汽车厂家,都是以小型车为切人点进人日本汽车市场的。三、引进技术一消化吸收一自主创新日本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初期,世界汽车市场的争夺战就已经全面展开,面对欧美等汽 车强国的挤压他们清楚地知道,作为后起的汽车工业国家,他们在汽车的技术、管理、营销 等方面都是处在一个低级阶段,应该向外国学习,学习和引进他们已有的先进成果直接应用 到汽车工业中。1951至1969年,日本先后从美、英及意大利等国引进了 405项先进技 术。19521960年,日本大多数汽车公司都与外国汽车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仅仅

15、学 习是不够,日本汽车产业所以能够奋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上创 新,找出欧美汽车的弱点所在找出汽车市场的空白所在,创新自己的技术创造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产品和拳头技术,最终叫板欧美汽车强国,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四、规划思路决定出路(1) 产业业集群化集群化发展与产业内高效的协作分工体系日本汽车产业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 要集中在日本东海沿岸以横滨为东北端、以名古屋为东南端的区域。日本汽车产业的区域内 集聚发展,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资源、信息、人才的共享,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效率。(2) 以内需为杠杆促进了产业培育日本政府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了

16、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政府开 始推动轿车普及化。日本政府很早就认识到,扩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先 决条件。同时,日本汽车市场由高成本向低成本转换速度快。(3) 领先新能源产业1973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政府不得不针对石油危机制定了石油紧急对策 纲要,减少对企业供要求国民自动节省石油和电力。在日本,车辆购置税是5%,重量税是 每3年征收一次,标准是每500公斤收6000日元。但如果车辆被列为公认的下一代汽车, 比如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清洁动力车、混合汽车、天然动力车,上述费用统统 全免。而其他的车辆根据排放标准、燃油经济性标准,可以对车辆的重量税或者购置税进行 75%乃至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