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85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04134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0285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C0285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C0285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C0285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C0285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0285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0285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例分析作 者黄俊琦学籍批次0803学习中心福建省人才培训测评中心奥鹏学习中心18A层 次专升本专 业财务管理指导教师熊伟 / 内 容 摘 要内部控制对于上市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行为的规范等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对内部控制的力度。尽管近几年我国理论界和管理当局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但因为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引进和研究起步较晚,内部控制的实践时间短,对其认识远未达成协议,与西方国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国已经

2、颁布的有关内部控制法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评价都只有原则性的规定、方向性的指引,法律法规不衔接,没有完整的行业规范体系,内部控制还未形成框架,其操作性、推广性、可矫正性及可评价性不够。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在观念、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信息流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评价及披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当前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显得亟为迫切.文章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简要梳理,以天虹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探索相应的完善策略。关键词: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天虹集团有限公司目 录引言1一、天虹集团有限公司情况介绍1二、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2

3、(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2(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模糊2(三)组织结构不合理3(四)尚未真正建立内控文化3(五)缺乏风险意识,忽视风险控制3(六)控制活动不到位,没有关键控制点3三、完善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4(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4(二)提高管理者素质4(三)科学地设计组织结构4(四)建立有效的内控企业文化5(五)建立审计委员会和内审机构5(六)完善公司控制活动5结语6参考文献7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案例分析引言从21世纪开始,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已经成为最近几十年国内外经济、管理领域内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由于2001年来连续爆发的安然

4、、世通和施乐公司的财务丑闻,反映了财务舞弊不同以往的新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导致上市公司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进行财务会计舞弊,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这些事件暴露了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严重缺陷,最后导致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迅速出台,该法案强化了财务信息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规定。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许多上市公司管理松弛、内控弱化、风险频发,导致资产流失、营私舞弊等十分突出的后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抑制或防止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一套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

5、,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方法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是当务之急.一、天虹集团有限公司情况介绍天虹集团有限公司,源自于二十年代的天虹纱厂,九十年代初率先尝试中外合资方式,九十年代末通过股权转让成为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整体改制设立股份公司上市,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八十多年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历经一次次的变革,通过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股份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亿资产,集科研、原料生产、外贸进口、纺、织、染、后整理于一体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联合企业。公司主要生产中高档棉纺织品,产品拥有棉纱,棉布两大系列多个品种。曾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大中型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己成为我国

6、高档弹力纱、弹力布和高支阔幅装饰布面料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并被美国杜邦公司评为“最佳合作伙伴成员”,成为其在中国棉纺织行业设立“杜邦莱卡实验室”的企业之一,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共有在职员工人3000人,由于本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纺织工人占公司员工的绝大多数,且员工的知识结构比较低。表1为天虹集团有限公司09年财务报表:表1天虹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报表附表编制单位:天虹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度单位:元净亏损-16,874,715加:固定资产折旧3,783,328待摊费用减少/(增加)115,560无形资产摊销457,153在运作项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558,540预提费用增加/(减

7、少)299,754预计负债增加3,128,22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235,966财务费用177,272存货的减少/(增加)-14,507,100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77,249,437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71,369,977其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505,47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情况:现金的年末余额6,802,432减:现金的期初余额8,673,52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1,871,094二、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中国国有企业因其特有的生长机制,自建立伊始就带有浓厚的体制特征。在放权让利和建立

8、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没有健全相应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机制,因而造成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失灵,这是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主要原因。但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天虹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集团是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分别是集团公司的副董事长和董事长,在董事会中无论是什么议案只要第一大股东认为对自己有利,都可以通过。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天虹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相互监督、层层制约的治理机制,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了各层级的工作职责,但在公司治

9、理结构的实际运行中,实施公司经营决策的董事会与从事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总经理班子人员重复,总经理惟“董事长”命是从.几名董事也都身居公司的各高级管理层,是名副其实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可以说公司虽然设置了形式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却未能真正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中董事会的职能。与真正市场化的企业相比,目前上市公司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与之相适应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行。(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模糊公司一些管理者把内部控制建设理解

10、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而没有把内部控制建设作为内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加以重视,把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混淆,有的甚至把内部控制建设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还有一些高层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是对下属员工的控制,把自己置于内部控制系统之外。领导不重视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凭“经验办事”、凭“感情办事、凭“关系办事”缺乏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三)组织结构不合理表面上看,董事长和总经理各归其主,但事实上,董事会与管理层是一套班子,管理集于一身,总经理一切都听董事长的,不听话就随时换人。董事长将决策与同时扮演战略管理、操作管理两个角色,常事务协调和平衡工作上,在公司

11、长远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精力用在大量的日宏观层面的资源合理配置及如何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相对薄弱,无法发挥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控作用,使内部制度失去了最核心的一层机构。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上市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仅考虑到行政管理上的方便,而没有注意到企业组织的合理性。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以权谋私,特别是在重大决策上不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独断专行,导致决策失误的事项屡有发生。这种交叉任职的后果是董事会与总经理班子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度锐减.关键人大权独揽,一人具有几乎无所不管的控制权,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并有

12、较大的任意性。交叉任职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假设,必然带来权责含糊,易于造成办事程序由一个人操纵。(四)尚未真正建立内控文化公司的内控文化并未真正形成,企业在实际建设企业文化过程存在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中,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二是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三是各部门没有协同行动,企业管理和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如对外宣传、招聘人员、提拔干部没有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形成整体,发挥合力;四是企业精神开掘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五是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许多职工包

13、括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五)缺乏风险意识,忽视风险控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多种风险。天虹集团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一方面表现在没有按科学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具体的、针对性强的风险管理策略。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风险管理活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是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风险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如销售部门制定预防销售中损失的方法,生产部门制定防止生产中风险损失的方法。更有一些部门,根本就没有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及意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风险管理活动

14、往往是瞬时或间断性的,意识到了风险就进行管理,事后则“好了伤疤忘了痛”。凭主观意识盲目投资、经营,遇到风险毫无应对措施.很显然,这样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不能有效进行企业风险防范的,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损失。为此,必须建立新型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适应科学化风险管理的要求。(六)控制活动不到位,没有关键控制点由于管理层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相关制度不落实、不执行制度、不按制度考核,使其形同虚设。公司在设计内部控制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业务性质等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切实际,偏离控制重心。缺乏合理的制约、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对于企业整个生产流程没有关键控制点,没有个关键操

15、作面,没有设置内部控制部门或者相关控制环节,没有真正把内部控制提升到日常生产经营中。遇到具体问题采取“变通处理”方法,将规章制度置之度外,内控制度只是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控制活动不健全不到位。三、完善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天虹集团有限公司的监事会独立性较差,为了保证监事会的独立性,提高监事会的整体素质,加强监事会功能,可以借鉴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中引进独立监事人员.独立监事可以由与上市公司没有业务关联与财产关联的会计师事务所委派.由这些专业人员来出任独立监事,可以改善监事会结构,有效地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的监督功能与权利制衡功能。为了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人员重叠。为了为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中的核心地位,避免董事会与管理层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将董事会与管理层分开,推行不兼容制度,杜绝决策、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解决董事会独立性这一关键问题,并且为董事会发挥决策与监管作用设立了5个专业委员会作为支持机构。聘请法律型、管理型专家担任独立董事,建立独立董事考核机制与独立董事问责机制,规定独立董事应该尽到的注意义务,对没有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