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01631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5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 健康和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习健康知识,认识到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习健康知识 教学内容: 一、健康的概念 1、身体健康:生理状态良好,即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躯体残缺,体格健康,精力充沛。 2、精神上即心理健康:心理状态正常,对自己有一个基本认识,既不苛求自己,也不放纵自己:能够和亲人、朋友、同学和谐交往;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情绪愉快,遇事想得开、放的下;性格乐观开朗,顺利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 3、对社会生活环境能很好地适应:具有良好的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2、能力。也就是说,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活动能与社会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 4、道德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识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不会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私的需要。借别人的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交公。对不良行为要敢于批评,敬老爱幼,团结同学。 二、什么是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不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宣传和动员,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也是关于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问题。健康教育就是要向人们传播卫生科学知识;要帮助人们改变不正确的卫生观念和不良的卫生行为;促使人们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和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从而提高

3、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三、学习健康知识,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培养健康行为。 2、接受健康教育是帮助中学生达到健康的一座桥梁。 3、中学生要自觉掌握健康的金钥匙。小结: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学校健康教育是全民族接受基础保健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关于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的方针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二课 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教学目的:通过教育,告诉学生冬春季节为什么容易得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怎样进行预防呼吸道的预防,并通过宣传让学生制定开窗通风的定

4、时定人负责制,以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怎样进行预防呼吸道的预防 教学内容:一、 引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因:致病病原微生物大多寄生在病人鼻咽部,当病人说话、打喷嚏时,病菌、病毒会随着唾沫星子跑到空气里。健康人吸入了空气中的病菌、病毒,就可能得病。冬春季寒冷,人们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实验证明,在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大多数要在30-60分钟后才能从空气中消失。人在屋子里呆的时间长,空气又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二、 如

5、何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这是最有效的方法。2、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减少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机会。3、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如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4、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5、勤洗手,少到公共场所人群集中的娱乐场所等地活动如电影院等地方。6、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增强人体免疫力,不失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办法。7、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体内废物的功效。8、多吃“红色食品”红色食品是指食品为红色、橙红

6、色或棕红色的食品,如红辣椒、胡萝卜、南瓜、红苹果、红枣、柿子等,这些食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防治感冒。9、鸡汤这被称作是天然的青霉素。10、大蒜这种带有蒜味的小球,含有一种叫做蒜缄的元素,可以充当身体的清道夫。大蒜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能破坏自由基,所以,多吃些大蒜吧。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三课 近视眼的预防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近视是怎样发生的? 2、如何有效如防近视。 教学重点:近视眼预防的措施 教学内容: 近视是学生中常见的眼病。根据多年来学生视力检查情况表明,患近视的学生逐年增多,尤其是市区中学生,患近视的巳达50%以上,对升学、就业和国防建设都产生不良影响。 一、近

7、视是怎样发生的呢?引起学生近视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遗传因素:目前认为中度以上特别是高度近视与遗传有关。因此父母或家庭中患有近视的学生应作为预防近视的对象。 2、外界因素:学生的近视主要是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长时间持续的工作,学习负担过重,学校、家庭学习环境,条件不良都可促使近视的发生。学习环境中如光线较暗、采光照明条件不良,課桌椅不适合学生身材,书本、讲义字体过小,印刷不清都会造成眼调节紧张。 3、其它:长期不良读书写字习惯,眼与书本距离过近、连续长时间的看书,走路或乘车看书也都是促使学生近视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生长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营养和健康欠佳对近视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8、 二、近视眼预防的措施: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睡眠和课外活动时间,防止用眼疲劳。2、注意用眼卫生,读书姿势要端正,连续近视作业一小时要休息片刻,眼与书本距离要一尺,不在光线过强过暗的地方看书写字,不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3、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不良应立即矫治,镜片度数不符应从新配带眼睛。4、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每天两次。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1.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左右(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3厘米左右(一寸)。2.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

9、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3.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四、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3米以上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3电视机要放在背光

10、的地方。4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三)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1.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四课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青春期,进入青春期会出现哪些变化,以及出现这些变化后该怎样对待。让他们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最终能顺利的度过青春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教学内容:青春期是指由儿童发育到成人这一过渡时期。进入青春期后人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人体外形的变化,也有生理、生化、内分泌的变化,还有心理、智力和行为的变化。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变化,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第

11、二性征的出现和接踵而至的男生首次遗精、女生月经初潮,由此而引发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一是困惑感。由于生殖系统的发育,他们对遗精、月经及第二性症的发育感到困惑或难堪,羞于和异性在一起。与此同时,又喜欢与异性交往,因此而出现焦虑、害怕、害羞和困惑等复杂的心理变化。二是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由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和逐渐扩大的社会交往,青少年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开始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外边的世界,开始自己主宰自己,而且这种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开始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开始不愿适应,不愿事事受父母、老师

12、的指挥。但在经济上,他们仍需要依靠父母,他们必须与父母住在一起,受家庭的约束。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常会使青少年的情绪不愉快,不稳定,甚至形成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紧张。青少年学习压力大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或出现焦虑、抑郁等。三是追求新奇。由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尚未成熟,且对社会认识能力不够强,经常在思考问题上表现出直观易感性。常常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错误,对事物的本质没有清楚的认识,支配他们的是事物的新奇性、趣味性等。四是追求成熟感。由于对事物本质缺乏深刻了解,不易辨别分清“自尊心”与“虚荣心”、“自豪”与“自傲”、“羡慕”与“妒嫉”、“鲁莽”与“勇敢”、善与恶、真与伪的区别。他们会不加思考

13、的效仿、模仿成人,如认为吸烟可显示出魅力、成熟的表现。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五课 预防传染性疾病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何谓传染性疾病及如何预防其病的发生和流行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教学内容: 为了预防和治疗不同的疾病,医学上把疾病分成两类: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是由各种致病性的细菌、病毒引起的,能从一个人传给其他人的多发病,所以特别应该引起重视。学校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是患某种传染病的学生、教师、教工和一些没有典型症状的健康带菌者传播的。 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播的方式和传播的途径也不同。如:疥疮是与患疥疮的人,皮肤与皮肤直接接触而

14、传染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腮腺炎等是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的,这些人的呼吸道黏膜上带有病菌式病毒,当饱嗝、咳嗽、打喷嚏不注意时就随着飞沫散布于空气中,抵抗力差的人吸入后就会得病,而肠道传染病如:肝炎、菌痢等都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的。另一种虫媒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等。 二、预防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的预防措施: 1首先控制传染源、预防传染源进入学校,学校建立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晨间检查制度。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为了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应加强开窗通风换气,室内应采用温性扫除的方法。 3提高易感者的特异性免疫力:除了合理安排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以及增强体质外,还应按时预防接种。传染病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生命安全,一旦学校发生流行性疾病应及时控制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必须的措施。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六课 预防贫血 教学目的:贫血在青少年中是比较常见,近几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贫血的患病率有所下降,但贫血所引起的危害也应引起大家的重视,所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贫血所引起的危害 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