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01630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内容简析本节主要内容有: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的能力和连接电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用仪器仪表去探索物理规律、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因素的关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欧姆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对学生来说,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比较复杂,测量的数据较多,又要控制变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欧姆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难点。目标定位到这里,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本节首先引

2、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归纳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具体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曲折和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设计思想如何引导学生猜想电流跟电压、电阻的数量关系,以及设计完整的实验电路,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本教案

3、采用模块学习”的组织形式,通过猜想假设”、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2”三个模块”突破教学难点。在每一个模块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展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从而对探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具体化、明确化的认识。教学流程I自主预习形成环节一:提出问题观察如右图所示的卡通漫画,思考如下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知道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而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你认为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可能存在什么关系?请将你的想法写下来【设计意图】用卡通画的形式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再思考和感悟,从中发现并提出问

4、题,确定探究课题。环节二:猜想假设1.实验观察:按照右图14-2-2(a)、(b)、(c)进行实验,观察比较不同情况下灯泡的亮度。然后,根据实验现象或生活经验,对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学生获得感性体验,为猜想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提供帮助,避免猜想的盲目性。环节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 探究电流大小跟电阻的关系请思考以下问题:(1)要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哪一物理量?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并加以比较?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能否尝试画出电路图?通过实验数据归纳总结结论时,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通常需要进行

5、采用多次实验,获得多组实验数据。有哪些方法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3)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设计意图】“控制变量法”,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多次运用。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将将实验方案具体化。2. 探究电流大小跟电阻的关系(1)可选用的实验器材:几只阻值不等的定值电阻(阻值已知,如50100、15a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2)探究电流大小跟电阻的关系,需要测量(收集)哪些物理量?应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哪一物理量?能否尝试画出电路图?(3)实验时,怎样改变电阻?(且能知道电阻的大小)4)如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6、?(5)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设计意图】给出学生实验器材,降低设计实验的难度,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思路不断引向深入。II合作展示探究环节一:出示交流展示内容和活动安排1 交流你对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猜想。2 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对各种设计进行比较、评价,看哪种方案更合理。3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优化探究方案(画出电路图)。4 实施分组探究,5 全班交流展示探究成果6 学习欧姆定律内容及应用。【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重点内容和活动程序,引领学生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实验探究以及全班范围内的展示交流活动。环节二:小组讨论个人预习成果1 关于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问题、猜想。2 各自的设计

7、方案,并对各种设计进行比较、评价,看哪种方案更合理。【设计意图】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明确探究问题及探究方向,初步完善探及方案。环节三: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一:“猜想与假设”模块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两个因素有关。电压越高,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老师点拨:同学们能否更近一步,猜想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数量关系呢?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最初提出的猜想往往比较浅显,教师及时引导,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猜测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展示二:设计实验1”模块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老师启发:怎样才能保持电阻不变?怎样探究电流跟

8、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请画出实验电路图。用一个定值电阻作为研究对象,设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通过它的电流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电路图如图1所示。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1图2老师点拨:实验中只测一组数据,能否研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数量关系?为了使发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应该怎么办? 实验中需要多次改变电压,获得多组U、I数据老师点拨: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如何改变电压?有什么缺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在图1中,虽然可以用增加电池个数的方法,改变电压获得多组实验数据。但是有两个缺点:电压不一定是整数倍增加,会给测量及处理数据带来麻烦,并且实验电路必须多次改接;在电压增

9、大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有可能超过所选的电流表的量程。在这个电路中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用图2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是最佳方案。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实验次数电阻/Q电压/V电流/A1R=Q23【设计意图】以问题为主线,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实验方案不断优化,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思考图1电路的缺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图2中滑动变阻器作用的理解,优化了实验方案,同时渗透“多次实验,能够使实验结论更可靠的思想”,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展示三:设计实验2”模块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跟阻的关系老师点拨:在第二步实验中,怎样保持电压不变?怎样改变电阻?能否利用图2所示的电路?

10、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去掉滑动变阻器,保持电池个数不变,就可以保证电压不变;换接不同阻值的电阻,测量相应的电流即可。老师点拨:去掉滑动变阻器或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就可以保证电压不变吗?大家在随后的实验中,要着重观察:换接不同阻值的电阻后,电压表的示数是否改变?如果改变,将怎么办?试试看,用滑动变阻器是否可以调节?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实验次数电压/V电阻/Q电流/A1U=V23【设计意图】更换不同阻值定的值电阻后,怎样保持电压不变”是教学难点,学生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对此,老师没有硬性的讲解,只是提醒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亲身体验认识问题,效果较好。环节四:实验探究收集数据根据讨论优化的

11、探究方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若用3节干电池作电源,可用5a的定值电阻,三次电压分别为IV、2V、3V,这样电流的变化范围在00.6A,适合干电池的供电特性。若选用学生电源,三次电压可分别为2V、4V、6V。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若选用3节干电池作电源,定值电阻取5Q10Q15Q,建议电压保持3V,实验中电流值将在0.60.2A之间。若选用学生电源,建议电压取56V,电流在1.2A0.4A为宜。学生每2-4人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实验中,要给学生做如下具体指导:提醒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连接电路,注意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

12、确使用等。为学生及时排除电路故障提供帮助。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设计意图】由于实验器材较多,动手操作的“规矩”较多,再加上有些器材存在着接触不良的情况,学生在连接电路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大困难。老师及时的指导帮助是必要的。环节五:展示交流探究成果分析教材“表一”所收集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分析教材“表二”所收集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设计意图】为便于处理数据,可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另外,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或“反比”关系,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判断方法。环节六:欧姆定律及应用1 .阅读课本(沪科版

13、9年级全一册)7172页“欧姆定律”部分内容,自学欧姆定律及其公式。2 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3 .若电路中有甲、乙两个电阻,甲的电压为2V,乙的电阻为10a能用“2除以10a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吗?据此你认为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 由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可知。对于此变形公式,小明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明你的理由。【设计意图】学习欧姆定律及应用,加深对定律的理解。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个中心,把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题,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14、、全班展示交流等活动,自主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假设、确定探究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强化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解决问题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充分发挥小组讨论、全班展示交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三个模块的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依靠学生与学生、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把学生的思路不断引向深入,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提升。通过这些交流讨论,一方面能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使其成为共享资源,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乐趣,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及时提供

15、多种不同以点,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分析、集思广益。这样,既有利于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完成所学内容的主动建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关心如何“教会”学生记住结论,“学会”套用公式解题,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例如:“更换不同阻值定的值电阻后,怎样保持电压不变”是教学难点,学生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对此,我不是硬性的讲解,只是提醒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亲身体验认识问题,突破教学难点,取得了效果较好。在今后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我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教材、调控课堂、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平台上,手脑并用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动地认识和生成科学知识,真切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真正去感悟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