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坍塌应急预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01571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坍塌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土方坍塌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土方坍塌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土方坍塌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土方坍塌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坍塌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坍塌应急预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方坍塌应急预案1总则1.1 目的(1).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 危害等紧急情况做出应对措施。(2).确保突发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正确有序开展救援活动,并确保不产 生新的危害和损失。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3).国务院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化工建设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大型独立土方工程或工业民用建筑中的土方工程。2突发事故危害程度分析2.1 土方坍塌事故:(1)基坑、大型土方开挖施工中可能发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坍塌、 触电、高处坠

2、落、物体打击等造成的人员伤害。(2)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中或在使用过程中边坡可能产生坍塌、失稳及 人员高处坠落、基坑支护施工及土方施工时机械作业造成的人员伤害等。(3)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2.2 环境影响突发情况煤气管泄漏、供水管破坏、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等。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1 指导思想在施工期间土方坍塌应急防范工作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发生土方坍塌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为预防施工中的突发事故,要加强土方坍塌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加强施工管理 人员的安全意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方针。针对施工现场潜在 事故和紧急情

3、况,编制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保 证能迅速做出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3. 2 应急区域范围划定3.2.1 施工现场内应急区域范围划定:基坑边坡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危害半经以外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3.2.2.施工现场外应急区域范围划定:对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外,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需要当地政府的 协调,在事故(危害)发生后及时通报政府或相关部门确定应急区域范围。3. 3 坍塌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土方坍塌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控制 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事故对周边环境和相关的影响,避免救援 人员伤害和二次伤害,将

4、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尽力减轻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2)深基坑失稳能及时得到处置,避免边坡变形过大引起周边建筑物 的开裂或周围管线的破坏;坍塌事故发生人员能及时疏散或得到及时救护,周边 管线因坍塌破坏时能及时得到抢救恢复,避免基坑的二次坍塌。(3) 基坑开挖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触电、高处 坠落或物体打击等意外情况时,能及时进行有效自救,并杜绝二次事故引起救 援人员的伤害或被救援人员的二次伤害。4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救援组组长应急救援组副组长应急救援组副组长技术支持组组长后勤保障组组长现场抢险组组长医疗救护组组长警戒保卫组组长通讯联络组组长4.1 应急组织机构4.2 应急救援组

5、织分工职责4.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当突发事故及紧急情况发生时,全面负责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协调各小 组之间的抢险救援工作,组织分析现场坍塌事故初步情况,随时掌握事故的最 新动态,第一时间向110、119、120等救援机构、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局 等部门求救或报告灾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应急电话应在醒目位置公布, 能让所有人员在紧急情况时方便获取并能正确使用,保持通信在第一时间以最 快的速度联络。4.2.2 应急救援组组长职责(1)及时承担起现场救援的全面指挥工作,领导和决策应急响应与危机处 理工作。(2)负责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做到快速反应从容应 对指挥得当,部署及

6、时。(3)依照本预案有关管理方案的规定和现场实际情况,分配相关人员的具 体职能,协调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提升小组团队应急能力。(4)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分 析和处理。4.2.3 应急救援组副组长职责(1)协助领导小组组长工作,在组长不在时,承担起组长职责,确保各项 目标、指标和任务的完成。(2)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 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3)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4)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5)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4.2.4 通讯联

7、络组职责:(1)确保内部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4)了解掌握事故情况,负责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通知应急小组主要成 员,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1)项目技术及现场负责人到达事故地点后,对坍塌事故情况进行分析 判断,及时向应急小组组长提出科学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 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2)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3)指导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4)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5)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

8、构提供准确的抢 险救援信息资料。4.2.6 现场抢险组职责:(1)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报告抢险进展情况。(2)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3)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将可能引起新危险物品转移到安全地带。(4)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5)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安排人员配合好事故调查取证,并对结果进 行复查和评估。4.2.7 医疗救护组职责:(1)负责现场受害人员的救护工作。(2)在外部救援机构末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4)对受害人员做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及时转移重伤人员

9、到医疗机构就医,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4.2.8 后勤保障组职责:(1)负责现场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物资及设备。(3)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给。4.2.9 警戒保卫组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 入现场,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持治安秩序。(2)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避免闲杂人员围观,监视事故现场发展情况等。(3)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隔离疏散,引导施工现场外周边居民撤出危险地 带。(4)负责现场车辆疏通,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保持抢险救援 通道的通畅。(5)抢险救援结

10、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5 预防与预警5.1 危险源监控5.1.1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如土方坍塌、透水、中毒或窒息、触电、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等危险源,要严密监控,重点防范。5.1.2 开挖深基坑时,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周边设置牢固的安全防护栏, 如遇边坡不稳、有坍塌危险征兆时,应立即撤离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控作 业。5.1.3 挖土方前,应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人防及附近的地面裂缝等情况进 行监测,并做好标记,随时观测。5.1.4 对坡顶沉降、支护桩顶倾斜、基坑底面的隆起进行不间断监护。5.1.5采用机械挖土时,对支撑、立柱、井点管、围护墙、和工程桩进行监控。5.2 预警行

11、动应急救援机构根据预测结果,一旦发现有紧急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时,要立即进 行以下预警;5.2.1 符合应急启动条件的应立即启动本预案。5.2.2 通知应急救援组进入预警状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5.2.3 应急领导组随时跟踪事态发展,对可能或发生的重特大事件进行风险 评估,得出事件发展趋势及应急措施。5.2.4 预警结束后,预警指挥中心宣布预警解除。6信息报告程序6.1 应急报警机制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是由多个救援机构进行的,准确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 模等初始信息,是启动应急报警系统的关键。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其形式为由下 而上、由内到

12、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6.1.1 应急上报机制通过危险辨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 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公司汇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 动应急预案。6.1.2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后,公司、项目部应急反应组织启动,并拉响应急反应警报, 通知公司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公司、项目两 级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6.1.3 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 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近邻项目经理反应体系、周边已 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助

13、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6.1.4 汇报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 管部门汇报。7.应急处置7.1 响应分级 7.1.1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分级按突发事故事件及紧急情况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制性和影响范围、方 法上可分为一般(I级)、较大(II级)、重大(III级)、特别重大(W级) 四级。(1) I级危险发现人响应发生紧急情况后,发现者应大声呼救,或要求停止土方作业,争取及时 将信息传递到项目部应急机构。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初步措施,控制事 态发展。项目经理决定现场其它作业人员撤离,待故障排除后方可复工。项目部进入11级响应备战状态(2) 11

14、级项目部响应全部停工,施工现场作业区人员全部撤离。各有关人员应立即到各自相应岗位,按分工和应急程序进行响应。向上级进行汇报,请求技术支持。检查初步措施和现场危险情况,拿出技术方案,消除紧急情况。(3) I级公司响应当接到项目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依据公司应急预案规定进行响应, 为项目提供指导、帮助。(4) W级本市响应事态不能控制时,项目部得到公司授权后,向本市相关组织、单位求救、 获得增援。针对不同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抢险救援措施,确保在 紧急情况发生时,能按照所制定的措施展开救援行动,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 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

15、7.2.1 接警与响应级确定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 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7.2.2 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的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 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 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7.2.3 救援行动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 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 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 急响应。7.2.4 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 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7.2.5 应急结束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7.3 处置措施基坑开挖时,应按基坑变形观测方案进行,当出现桩顶或坡顶的水平位移 大于开挖深度的3%。时,地面沉降速度达到5mm/d时,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