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013946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工程地质认知实训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稳固课堂所学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2.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构造、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3.通过根本技能的训练,使我们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搜集、整理,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4.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把地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实习地点1.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2.济南市长清区苏庄背斜三、实习时间20xx年6月3日20xx年6月4日四、实习仪器地质罗盘五、实习内容第一天20xx年6月3日第一天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是济南长清区

2、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和灵岩寺,主要内容是观察馒头山的地质构造和馒头组、毛庄组等岩层,以及灵岩寺附近的滑坡和断层。(一)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馒头山1.馒头山简介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外形特别像馒头。馒头山距济南市区仅20来公里。张夏境内群山连绵,馒头山就在这群山之间,和周围的山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山上满是杂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树。整个山体为石质山,半山腰上散落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名字看起来有些俗气,个头也不算太高。2021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

3、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真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抬手之间,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块岩层乍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于峰介绍,最底部淡粉红色的一层是花岗岩石,与这一层比照非常明显的是,上面紧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岗岩,两者之间的时间相隔2.5亿年,而古代花岗岩距今约2.8亿年。也就是说,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间的间隔 就轻松跨越了整整5.3亿年的历史。让人不得不感慨沧海桑田变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会发现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布

4、满了碎石片。可别认为它只是个普通的小山丘,这里可是有名的三叶虫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叶虫见证了这里曾是海洋深处的历史。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在当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约四千多种,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有1千多种。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历史悠久,据记载,宋、明、清时代已有人把玩,称之为“多福石、“鸿福石。在普通人的眼里,三叶虫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质科研人员的眼里却是货真价实的“宝贝。从上个世纪初,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地质科研人员不断探究研究,在馒头山地区发现了17个三叶虫生物带

5、,并确定馒头山为一处最完好的寒武纪地层层型剖面,从而成为中国寒武纪地质构造划分的标准山。因此,馒头山也就成为地质界公认的世界地质名山。每年,都有无数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和相关专家造访馒头山,一睹它沧海桑田的容颜。实在的名字背后是丰厚的物产馒头山不是一个孤立的小山头,它的余脉蜿蜒相连。其中东边的一支余脉远观像一个大佛头,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动。这么美丽的山当然也有美丽的传说。馒头山不仅地质丰富,据说还藏有金矿。相传很久以前在山的东侧有一处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喷涌,泉水清澈见底。有一年,一个从南方过来专做修补铁锅铁盆的手艺人,走到这个泉眼处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时候,他竟然发现泉水里有

6、一层亮亮的金粒儿。他大喜过望,赶紧把包袱解开,把金粒儿捞上来放进包袱里。捡了个大财的生意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盘:“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里有金子,得想个方法把泉眼藏起来。于是,他在泉眼边顺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过了几天,这个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赶了一辆大马车又来到泉眼处,想捞到更多的金子。可是等他到了跟前,傻了眼,泉眼处竟然不流泉水了。据老人们讲,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万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万年以后才能重新流淌。馒头山到底有没有金矿,还需要地质部门的勘查,但馒头山周边盛产木鱼石可是个不争的事实。1991年,张夏镇馒头山附近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他们平时用来垒猪圈的石头竟然是世上少有的宝贝木鱼

7、石。这是木鱼石首次在张夏镇中部馒头山被发现。据考证,形成于距今约5.55.8亿年之间的木鱼石,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石材,含26种有益人体安康的微量元元素和矿物质,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还能制成各类收藏艺术精品。馒头山是块宝地,珍贵的木鱼石给馒头山周边的居民们带来了财富和商机,也是馒头山除了是地质名山外的又一骄傲。馒头山将建大型地质公园自馒头山被命名为世界地质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以后。当地有关部门经多方论证、研究,决定根据馒头山独特的地质风貌和考察价值,以馒头山为核心,在其周围兴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地质公园,这也将是山东省的地质公园。据介绍,规划

8、中的馒头山地质公园将划分为五大片区,中部将建成地质文化广场,设计面积200亩,主要工程是建立三叶虫概念性广场标志雕塑和区内各景点雕塑;西部是展馆片区,规划面积100亩,主要是地质博物展厅,为地质专家、学者及游客提供地质教学设施和科普知识展览;北部是大沙河片区,对河道进展综合治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突出灵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馒头山地质剖面片区,将整理修建参观场地、修建硬化参观道路及碑亭、山顶标志性建筑等。2.实习任务:馒头山岩层(1)馒头组第一层页岩,黄灰色,2m。第二层薄层石灰岩,蓝灰色,厚4m,含燧石结核。第三层钙质页岩,灰黄色及灰色,厚13m。第四层页岩,紫色,厚8m。第五层石灰岩,土黄

9、色,厚6m。与另一个山体比照可发现此处为断层,为平推断层。第六层页岩,灰绿色,厚4m。第七层石灰岩,灰绿色,厚2m。岩体上孔洞发育成熟,岩体易形成溶洞,不利于工程建立,强度低于第五层的石灰岩。第八层页岩,紫红色,厚7m。第九层石灰岩,灰白色,厚2m,纵向裂隙打,孔洞发育少。第十层页岩,鲜红色,厚5m,风化严重。(2)毛庄组第一层云母页岩,紫红色,厚4m。第二层页岩,紫色,厚13m。第三层页岩,紫红色,厚4m。(二、三层中间有明显分隔带)第四层鲕状石灰岩,厚0.8m。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0.2m。第六层鲕状石灰岩,厚0.3m。据教师介绍说,第四、五、六层原来为海底,由于后来的地壳运动成为如今的毛

10、庄组岩层。(二)长清区灵岩寺滑坡、断层在长清灵岩寺附近我们实习认识了山体的滑坡。1.滑坡的概念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2.滑坡的分类根据滑坡体体积,将滑坡分为4个等级: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104立方米;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0104-1000104立方米

11、;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104立方米。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将滑坡分为4类: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能发现的滑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滑坡的活动;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3.滑坡的产生原因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根底。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构造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才能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

12、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别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

13、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如今: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第二天20xx年6月4日第二天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是济南市长清区的苏庄。(一)断层1.一开场我们先是在一户农家小院里观察了一处明显的断层,此断层为正断层。在刘教师的指导下,大家鉴定了该断层的上盘、下盘、断线及其断层面,并且还估计了该断层的断距与落差。2.关于断层概念:地壳岩层因受力到达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

14、相对挪动的构造称断层。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分类: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假设它们的运动只在程度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和左滑断层。假设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之所以如此称呼,因为要追索被挪动了的地表特征时,该人需沿断层线转向左边,才能在那一边找到与这边相对应的特征。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走向断

15、层。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断层是一条右旋断层或滑动断层。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那么是倾向滑动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假设断层面倾角大于45,那么称逆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界于走向滑动断层和倾向滑动断层之间的,叫斜向滑动断层。断层两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常被叫作断层落差和平错。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错反映程度位移。以上所说的断层都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特点,即在运动中两盘的构造保持着平行。但也可以有这样的断层,相邻两盘块体之间发生了扭动、转动,这样的断层被称为旋转断层或剪状断层.(二)苏庄背斜苏庄背斜距济南长清区政府以南约34公里,是一处非常典型的两翼不对称的背斜构造。1.概念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