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01346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三甲评审标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审标准评审要点考评办法419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完善临床输血的组织管理。41911建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并履行工作职能。 1.有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包括医疗管理,临床,输血、麻醉、护理、检验等相关专业的专家。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有明确职责,至少应包括:(1履行对本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审订职责,并监督实施;(2)监测、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推进临床合理用血:(3)推广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临床合理用血知识教育培训3.有明确的职能部门(如医务处)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2、【查阅资料】(时限为3个年度,2014至2016年)1.查看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文件,明确了相关职责。2.查看临床输血委员会的的相关会议记录(每年2次)。3,查看职能部门的检查记录、工作总结。4.向公众宣传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知识的资料。【】符合“”,并1.输血管理委员会年度召开工作会议两次以上。记录齐全,内容充分。2.履行对本机构临床用血的规章制度监督实施,指导临床用血,针对血液的来源、数量、质量进行血液保障安全性评估,调查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3.向公众宣传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知识。【现场核查】1.核查医院输血科(或血库),是否配备了与输血工作相适

3、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2.核查医院参加政府部门组织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活动的资料(图片、音像、文字媒体报道)。【】符合“”,并有全院输血管理定期总结分析报告,持续改进输血工作,不断提高输血管理水平。【跟踪核实】从医院提供的季度临床用血分析总结报告中,抽取1个临床用血不良事件作为案例,追踪医院在血液的来源、质量等保障血液安全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评估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的有效性。41912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1.有临床输血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内容涵盖本机构输血管理的全过程。2.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查阅资料】(时限为3个年

4、度,2014至2016年)1.查看医院制订的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包括输血申请、临床输血审核、合理用血、应急用血、Rh(D)阴性等稀有血型患者输血、大量输血审批、输血不良反应管理等管理制度);2.医院组织的相关培训资料。3.职能部门检查记录。【】符合“”,并1.输血科和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2.各科室按照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输血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3.职能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改进成效评价,有记录。【访谈调查】询问输血科、临床在岗医师各2名,了解其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临床合理用血知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方面知识的

5、知晓度,知晓率100%。【】符合“”,并相关科室执行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实际工作与制度要求符合率100%【现场核查】抽查一段时期的输血治疗住院病历20份,评价其输血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符合率100%。41913制定医院用血计划,实行输血处方权考核制度,建立临床用血评价公示制度。【】1.制定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计划。2.医疗机构建立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3.建立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查阅资料】(时限为3个年度,2014至2016年)1.查看医院制订的临床用血计划,明确到各临床科室。2.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用血量的审批权限。3.职能部门的临床用血检查资料。4.临床科室和医

6、师每季度临床用血量与合理性评价报告的公示资料。【】符合“”,并1.对用血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计划的符合性进行评价。2.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中指标明确,措施有效。3.每季度对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公示。【现场核查】1.核查临床科室(2个)评审前1年度的用血计划与实际用血量的相差数量;2.核查评审前季度职能部门对临床科室医师(抽1个科室、1名医师)临床用血情况检查考核结果的通报与实际是否相符。【】符合“”,并用血分级管理规范,用血评价纳入科室,个人的绩效考核和全面考核。【跟踪核实】医院提供案例说明,医院落实了用血分级管理制度,用血评价结果与科室、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4192设

7、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 24小时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为。41921 有独立建制的输血科,职责明确并执行到位,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输血工作。【】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置独立建制输血科,与临床科室诊疗需求相称。2输血科工作职责明确,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3.由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4.建立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5.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和目标,并组织实施。6.参与疑难输血病例的诊断、会诊与治疗,配合临床用血事件及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7.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查阅资料】(

8、时限为3个年度,2014至2016年)1.查看医院设置输血科的文件,明确了职责、组成人员;2.由科主任与相关具有资质的人员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文件。3.查看科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规程;4.查看科室制订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与目标;5.参与临床合理用血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血、疑难输血病例会诊讨论的资料。【】符合“”,并1.科室人员熟悉本职相关制度、岗位职责、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熟练掌握相关规范和规程。2.主动征求临床对输血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总结分析,持续改进管理工作。【访谈调查】询问科室工作人员2名,了解其对本岗位相关制度、规范、规程、岗

9、位职责、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的知晓度,知晓率100%。【现场核查】抽取有输血科参与会诊的住院病例(1例),核查参加会诊是否起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血的作用。【跟踪核实】科室提供案例说明,科室主动征求临床科室对输血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每月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持续改进措施,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符合“”,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确保建立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访谈调查】询问科主任如何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实施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现场核查】核查科室评审周期内输血质量评价指标统计结果,评价输血质量管理的状况。41922输血科

10、人员结构和房屋设施和仪器设备均符合规定要求【】1.输血科人员具备输血、检验、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并接受输血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2.输血科主任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从事输血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有丰富的输血相关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3输血科工作人员无影响履行输血专业职责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4输血科的房屋设置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病区,采光明亮、空气流通,布局应符合卫生学要求,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至少应设置入库前血液处置室、储血室、发血室、血液标本处理区、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输血前四项检查实验室,有必要的消毒、值班室和资料保存室。5必备基本设备:26储血专用冰箱、-20以下储血浆专

11、用低温冰箱、28试剂储存专用冰箱、28标本储存专用冰箱、血小板保存箱、专用血浆解冻箱(溶浆机)、热合器、血型血清学离心机、恒温水浴箱、标本离心机、显微镜、计算机、专用取血箱及管理信息系统等。6血液保存环境条件符合规定。【查阅资料】(时限为3个年度,2014至2016年)1.查看输血科(血库)人员情况一览表(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专业经历、培训经历)2.抽查科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2名),查对当年度的体检资料。【现场核查】1.核对输血科主任是否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评价其业务能力与水平;2.核查房屋设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3.核查医院提供的设备购置凭证、维护保养和确认记录,评价必备设备设施是否具备

12、。4.核查血液保存环境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符合“”,并输血科实验室建筑与设施符合 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业务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业务用房面积达到相关要求,人员梯队建设合理。【现场核查】 1.核查输血科实验室建筑、布局与设施设备是否符合GB18489-2004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核对人员配置情况(所有人员具有提供24小时服务的能力,编制内固定人员8人),形成高、中、初级人才梯队。【】符合“”,并1.人员数量符合规定要求:输血科人员配置与床位数或与年输血量比例为1:100(床)或1:1000单位(以红细胞成分计算)2.有输血医师,并有输血医师培养计划。【现场核查】1.

13、输血科人员(编制内固定人员)配置与床位数或年输血量比例为1:100(床)或1:1000单位(以红细胞成分计算);2.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临床专业担任输血医师。3.核查输血医师接受专业培训的情况。4.19.2.3具备为临床提供 24小时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1.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2.有血血液库存量的管理要求24小时为临床提供供血服务。3.有应急用血的后勤(通信、人员、交通)保障能力。4.无非法定渠道用血和自采、自供血液的行为。【查阅资料】(时限为3个年度,2014至2016年)1.查看临床用血储备计划、供血协议,明确规定临床用血储备预警值。2.查看

14、临床用血计划,其中确定的安全储血量是否合适。3.特殊用血(如稀有血型)应急协调办法。4.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文书。【现场核查】1.核对科室24小时排班表。2.核对临床用血储备设备情况及储血登记本。3.现场考察应急用血的后勤(通信、人员、交通)保障能力、供血单位记录。4.核查用血登记本,核对其来源是否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采供血机构供应。【】符合“”,并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制订合理的用血计划和安全储血量,有特殊用血(如稀有血型)应急协调机制,确保急诊抢救用血。【现场核查】1.核对储血登记本、应急输血登记本、血液报废登记本,查找有无因储备量掌握不当造成血液浪费现象。2.核查特殊用血(如稀有血型)的调配

15、情况。评价应急协调机制是否正常运转。】符合“”,并能与血站建立血液库存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协调临床用血,临床对输血管理工作满意。【访谈调查】询问在岗临床医师10名,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满意度测评,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科工作满意率95%。4193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管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科学用血。41931 开展对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开展临床用血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血。【】1.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每年至少一次。2.医院有规定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查阅资料】(时限为3个年度,2014至2016年)1.查看评审周期内医院组织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关培训的资料(抽查1个年度的)。2.医院制订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