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012902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九下语文第一单元拓展练习一、选择题1. 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霜(shung)风呼呼的吹着B你装饰(sh)了别人的梦C郊(jio)原如海D我有年轻舵(du)手的心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即“五四运动”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B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 1944 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C断章中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聊天,“你”指的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D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上”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其对未来感到茫然。E风

2、雨吟写出在重大变故面前,年轻人辨不清方向,操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表现出忧惧不安的情形。3.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疲惫 悬崖 搏大 绯红B敏感 捷报 寂莫 精灵C淤滩 谎言 隽永 喷薄D深渊 烽烟 振怒 熏黑4. 给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的,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彩流光。清晨的山路上,没有别的车辆,只有我们这十一辆汽车,沙沙地飞驰。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升的太阳前进!这时我忽然看到,山路的两旁,簇拥着雨后盛开的几百树几千树的樱花!ABCD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桂林的湖光山色,在蒙蒙细雨中,隐隐约约,云雾缭绕,林木苍翠,美如仙境,引人入胜。B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C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D在某市“明日之星”作文大赛中,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了一等奖。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它从雷声的振怒(异常愤怒;大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B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伸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着。C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4、;极其骄傲)地飞翔。D在大海里婉延(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游动,一晃就消失了。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B诗文中“阎罗”指的是阎罗王,鬼世界的审判主,诸鬼中的大王。C“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D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 作品却寥寥无几。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 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

5、 着作者的主观情感。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A品位 流传 灌注 揣摩B品位 留传 贯注 揣摩C品味 流传 贯注 揣测D品味 留传 灌注 揣测9. 关于“意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艾青),是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是诗人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为读者所感知的具象。B创造意象时,要尽量少用陈述语、推导语,而尽量多用意象语,即具有具象感、新颖感的语言。C写作诗歌要尽量多用通用意象,而非独创意象。D大景与宏伟的意象搭配,小景与渺小的意象搭配;乐景与甜美的意象映衬,哀景与忧伤的意象映衬。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

6、,不正确的一项是A沈尹默(18831971),是我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之一。1918 年元月,新青年第 4 卷第 1 号发表了他的三首诗,即鸽子人力车夫和月夜。他的月夜和三弦,一直是为人称道的好诗。B戴望舒(19051950),诗人,翻译家。雨巷是他的成名之作,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中的姑娘形象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C卞之琳(19102000),诗人,文学评论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的代表作。D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 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派的代表人物。她

7、的诗歌代表作有致橡树双桅船远与近。二、填空题11. 诗歌语言凝练,请赏析风雨吟开头“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两句中“卷”“奔”两字的表达效果。 1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干瘪 (2)淤滩 (3)簇新 (4)迷惘 (5)胚芽 (6)疲惫 (7)绯红 (8)纤绳 13. 海燕的作者 ,他是 (国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有 等,自传三部曲是 、 、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 (体裁),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现手法。14.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以复意为工”,“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他所说的“复意”“重旨”,指的就是诗文的多义性。对于断章一诗,人们历来有多种解读,如:表达“相对

8、”观念的哲理诗;恋人间倾诉思念的言情诗;表达生活中的个体只是互相陪衬、互相装饰的悲情诗。你倾向于哪种解读?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理由。 1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山高路远汪国真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 的精神。16. 根据课文,默写诗句。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1)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2) ;我

9、是(3) ;是绯红的黎明(4) ;祖国啊!17. 月夜于 1918 年 1 月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第四卷第一号上,是沈尹默的新诗处女作,是新诗诞生后的首批成果之一。请你将它和旧诗比较,从诗的形式上说说它新在何处。 三、解答题18. 想象和联想能帮助我们把“诗”读“活”。请围绕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写一段描述性文字。19. 文中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20. 梅岭三章中显示的为民族解放、为理想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在古今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四、写作题21. 学习了本单元的诗歌,小

10、明同学总结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写了这句话:“诗歌很美,美在讲究节奏和韵律,美在用意象来表情达意,美在语言凝练。”回顾初中三年学过的诗歌,从中选择几首作为例子,将这句话扩写成一段话,不少于 250 字。提示:(1)针对诗歌美的三个方面,各举一两个恰当的例子。(2)对每个例子做一些分析,更加清楚、具体地表现你对诗歌的认识。五、复合题22.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两小题。(1) 简爱在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的这段时间内,经历了很多事。下列事件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A被舅妈关进红房子B流浪和挨饿三天C获得叔叔的遗产D拒绝圣约翰的求婚(2) 心在山东身在吴,漂蓬江海谩嗟吁。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

11、不丈夫!这首诗是 在 写的。2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红心番薯林清玄 幼年时,一次我和内地的小孩子吵架,他们骂:“番薯呀!番薯!”我们就回骂:“老芋呀!老芋!”对这两个名词我是疑惑的,回家询问了父亲。他打开一张老旧的地图,指着中华台北说:“中华台北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你们是这番薯的子弟呀!”我指着内地说:“那,这大陆的形状就是一个大芋头了,所以内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亲大笑起来,抚着我的头说:“我们也是内地来的,只是来得比较早而已。” 然后他用笔在地图上将我们遥远的北方故乡有力地画下来,牵连到我们所居的中华台北南部。我第一次认识到,芋头与番薯原来是极其相似的植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

12、那么判然有别的。也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东北会落雪的故乡,也遍生着红心的番薯! 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来有一位卖糖番薯的老人,那些番薯长得很细小,却总像记录着什么心底的珍藏。有时我向老人买一个番薯,散步回来时一边吃着,那蜜一样的滋味进了腹中,却有一点酸苦,因为老人的脸总使我想起在烽烟中奔走过的风霜。 老人是离乱中幸存的老兵,家乡在山东偏远的小县。有一回我们为了地瓜问题争辩起来,老人坚持中华台北的红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乡的红瓤地瓜,他的理由是:“中华台北多雨水,地瓜哪有俺家乡的甜?俺家乡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的!”老人说话的神情好像当时他已回到家乡,站在地瓜田里。看着他的神情,我才真正知道,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相思的天地吐露新芽。 父亲种的番薯收成后送了一大袋给我,放了许久,我突然想起巷口卖糖番薯的老人,便提去巷口送他,没想到老人因少有人吃地瓜而改行卖牛肉面了。我无奈地提着番薯回家,把袋子丢在地上,一个番薯从袋口跳出来,破了,露出其中的鲜红血肉。这些无知的番薯,为何经过三十年,心还是红的!不肯改一点颜色? 老人和父亲生长在不同背景的同一个年代,他们在颠沛流离的大时代里,只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可能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那颜色如清晨的番薯花,曾经以卑微的累累球根互相拥抱、互相温暖,他们之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