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01181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超重与失重【教材分析】 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超重和失重现象发生。因此本节课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且运用超重和失重现象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分析超重和失重问题时,加速度是关键。物体的速度不能反映物体的受力情况,只有加速度才能反映物体的受力情况.应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规律解题,必要时要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 “失重和宇宙开发”这个阅读材料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应组织学生阅读,还可倡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观看科技影视片,并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太空试验想象”以培养学生丰富

2、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及两者的产生条件;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提炼出模型的能力;增强学生能在多种情景中找出问题的实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观察并感受超重和失重现象2、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情景和热情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提问,勇于创新;借助课堂小实验、多媒体课件和丰富的网上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2学会同学间交流与合作、学会参与小组活动;【教学重点】完全失重现象。【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超重、失重和完全

3、失重现象的本质。掌握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不是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所受的支持力或拉力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视频: 杨立伟体验失重现象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那我们来看一下太空中失重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超重失重只会出现在航天业?生活中会不会出现超重与失重现象呢?它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一体验什么是超重失重:1 提问弹簧称是怎样称出物体的所

4、受重力的? 让学生通过分析,加深对平衡条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弹簧称:平衡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称给物体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弹簧称读出来的数值跟其受到拉力对应,根据作用力与反作力原理,弹簧称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称给物体的拉力相等,所以弹簧称能读出物体所受到重力对应的数值。提问称同一个物体时,弹簧称的读数会不会发生变化?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做演示:在下面三情况下用弹簧称物体,同学观察读数有没有变化。a加速向上; b加速向下。同学可以观察到弹簧称的读会比物体实际的重量或大或小,这样就可以引出课题,同时对超重与失重有初步的了解:超重:视重大于重力失重:视重小于重力这两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变了

5、吗?物体在同一地理位置,所受重力是相同的,与运动状态是无关的,那么是什么使:视重与重力之间产生差异了呢?我们来研究一下运动学描述规律1:当物体加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规律2:当物体减速上升时,拉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规律3:当物体加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规律4:当物体减速下降时,拉力大于 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力学本质:超重: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向上,F mg失重: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向下,F mg选定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表达式: F = mg ma与V无关。在失重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完全失重演示实验:开孔的瓶子为什么不漏水?完全失重状态: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零(即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物体 “好像没有重力” 的状态思考(1):完全失重时为什么作用力为零思考(2):完全失重的力学特征是什么思考(3):还有哪些情况会产生完全 失重现象完全失重的利于弊:(1)在人造卫星中所有靠重力效应工作的仪器都失效!(2)利用完全失重条件的科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