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家长会之后的感想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011056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参加家长会之后的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参加家长会之后的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参加家长会之后的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参加家长会之后的感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参加家长会之后的感想5月10日下午参加了华师一附中国高一(10)班的家长会,让我见识了班上的牛娃,知道自己孩子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并不自卑,也不着急。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在此发到群里与家长们共享交流。我觉得孩子各自有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卢可心爱英语善交际和朗诵,成绩发展也比较全面,当然是非常出色的孩子。但是我们不必就因此自惭形秽,认为自己的孩子就不好,邱东蒙、胡力和白雪琪体育就比卢可心强啊,黄坡劳动能力也比卢可心强啊,邓雅文书法就就很利害啊,这些孩子各有自己的优点,都是好孩子。我们不能够老拿乌龟的跑步能力去和兔子比,要是换成比赛游泳呢?兔子能赢乌龟吗?那么我们凭什么老要盯着

2、跑步方面去批评乌龟?我们的错误就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暂时的弱项去和别的孩子目前的强项比较,让举重世界冠军去和最普通的舞蹈队员比芭蕾舞,他肯定输。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多给他打气加油,他才会越学越有劲。另外我们也不能够老是拿班上甚至学校最好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那样没法比,一比就会怨孩子不争气啊。你都怨恨他了,老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语调,他还会心情好吗?还会自觉去努力吗?所以我们只能够去与比自己孩子稍微好一点儿的孩子比较,给他打气,一个一个超越,天长日久积累就自然可以超越全校不少的孩子,名次就自然靠前了。不是志向不要远大,而是不要让孩子害怕,一步步扎实地走台阶可以爬上三楼,在楼下无论怎么样跳跃也不

3、可能一下子到达三楼去!要让他觉得超越比自己强一两名的孩子,总分只要前进大几分,一科只要前进一两分,他就可以达到目标,那么就应该不难,应该有信心,于是就肯积极努力,结果就往往会超过我们的预期。要是老盯着别人的优点,老只看着第一名最好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望而生畏,他哪有信心哪有干劲向前冲?要是让孩子抵触了,畏缩了,放弃了,逆反了,你再好的愿望也会落空。所以目标要切合实际,宏大的长远目标你可以存于心内,不要告诉孩子,更加不要强求孩子,要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小目标,分解成跳一跳就马上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再和孩子交流,激励他前进,相信他可以达到,他才会顺着你指引的方向往前跑。我们家长目光要长远

4、,要看十年之后他会长成什么样的人,不能够老是只盯着分数,不管别的,孩子的兴趣和心情以及身体健康等综合素质发展是更加值得关注的。所以要提醒他锻炼身体,和同学和谐快乐相处,遇事积极想办法,劳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选择自己的特长或者感兴趣的积极参加,班级服务项目也要积极参加尽管我们的孩子大多数不会去外国上大学,但是外国那种真正注重素质发展的思想和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所以我们注重孩子的成绩,但是也不能够太注重。我们要将注意力多关注到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的大方向上,将孩子的心胸引导到这个方向上去,他博大一点,深远一点,明了事理一点,我们的管理肯定就会轻松一点啊。若是过于关注分数,急功近利,贪多求快,就会欲

5、速则不达。就像空手抓沙,太松会漏掉,但是太紧也会漏出很多,不紧不松才可以抓到最多。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分数能够尽可能高一点,但是在孩子面前也要淡定,尽量多问生活和心情,少问分数和成绩,孩子说了考分,要高分不喜低分不忧,得了高分平淡肯定其所作的努力(不要表扬分数高,只表扬学习自觉认真)之后,要及时提醒他继续努力,避免骄傲退步,乐极生悲;得了低分不急,绝对不要埋怨,你越是不埋怨他,他就会越是惭愧不已,会埋怨自己,大人寻常视之,千方百计寻找其优点予以鼓励,避免他气馁,一蹶不振。家长要是一味施加压力逼他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搞学习,那么孩子精神肯定老是比较紧张,内心的情绪必然比较反感(尽管他多半不会说),学习

6、效率就肯定低下,孩子被迫无奈敷衍学习三小时还抵不上专心用功一小时。与其压着学习一整天,不如让他开心玩半天,专心学半天,让他玩一玩,放松一下五天辛苦所积累的劳累和郁闷,就有利于提高后面继续学习的效率,学习半天就可能胜过学习一天的效果,避免身在曹营心在汉,玩也没玩爽,学也没学进。周末就是休息的,成人上班大多数还没有孩子们累,却需要好好休息调整,那么孩子难道不需要吗?所以我理解孩子的累和苦,节假日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做决定,给他买了一些他所喜欢的书籍在家阅读,没有强行给孩子报任何培优补差和特长培训班(尽管我内心觉得报特长班有必要)。孩子进入高中之后,我认为家长的职责就是两点:1、和孩子交流思想,表达家

7、长的信任和期望,及时观察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设法调节,让孩子始终出于一个积极的心态下,偶有不良情绪的苗头就被家长及时调整了航向。调整的方法就是先让孩子自由诉说发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然后家长稍加引导劝慰。在交流中共同商定一些需要遵守的家庭规章制度、学习计划或者短期目标,不要太苛刻,也不要专断,要让他有一定的自己决定时间的分配权,给一些由他自由支配的时间,允许他有一定的游戏、运动、交友和玩乐的时间。要是认为这些活动浪费时间,一味禁止,什么都不许,那么结果肯定就是他会内心极其反感,表面也许会服从,但是心上长结,闷闷不乐,结果就是什么都达不到,做不成,学不好。强行堵是肯定堵不住的,应该疏导,就

8、像大禹治水,及时疏导,消除负面情绪,避免淤积,你再引教育和要求才会有效。要引导他自己思考,学会管理自己,一味的批评和唠叨孩子是听不进去的,基本上没有用处。要是让孩子在家感觉很轻松很自由,他也想自觉约束自己,觉得不约束自己就对不起父母的信任了,那就很好了。2、当好后勤部长,搞好服务。生活当然要照顾好,买菜做饭洗衣服被子,中国目前的习惯当然孩子家长身先士卒去干。触手可及的小事还是要他自己去完成,比如拖地洗碗抹桌子洗袜子之类。每天能够自己动一下手搞一点自我服务或者为家人稍微尽一下服务的义务,浪费不了什么时间,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培养起劳动的习惯和为集体尽义务的责任心。不要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优秀就着急不已,只要孩子可以慢慢一天天进步,就够了,能进步的孩子就是最优秀的,我们就应该满足,应该快乐。以上言论,只是想抛砖引玉,也会有很多不妥之处,真诚地欢迎各位家长和老师批评指正。愿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能够携手合作,多多交流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一起出谋划策,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最佳办法,得心应手不着痕迹地去“糊弄住”那些小家伙们,让他们心悦诚服钻进我们设置的温柔“陷阱”,自觉认真学习进步,让更多的家庭充满快乐,让更多的孩子终生受益。 陈云天一的爸爸 2014年5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