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的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00983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的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的反思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掌握运算顺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材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四则运算的法则,即: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算式,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要

2、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法。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时,就会这样写12+(13-4)-6=9+12-6把先算括号的结果写在算式的前面。(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时,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就先算哪种,加减也是。二、关键字的理解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

3、的和,积是多少?”一类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常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因不理解其含义导致出错。“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四则运算中当加法来使用,要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混合算式。三、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读出来如计算150025-(18+8)这道题目时,有学生用三步计算,理由是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初听起来觉得很有道理。也有学生用两步计算(同时计算除法和括号里的加法),但说不出理由。后来在我无意读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500除以25的商,减去18加上8的和,差是多少?从结构上看,是要求“差”,需用“商”减去“和”,所以这道题目是同时脱算。四、适时对知识的补充和格式的规范 教材 P75页的两道题:2004+300和2132-312大部分学生计算顺序正确,都会计算,但在计算600+1204和805-2013两道题目是,学生总是习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导致计算出错。若教学同时出现了乘加、乘减、加乘和减乘四种类型综合算式,并且对两步计算递等式规范了格式,这对后续学习递等式计算,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