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能力卷.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0080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能力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能力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能力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能力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能力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能力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能力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大气运动能力卷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第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朝阳联考)城市中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影响大气辐射,进而影响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局部天气。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辐射特征对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读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上海徐家汇通量观测站3种天气型向下短波辐射(a)、向上短波辐射(b)、向下长波辐射(c)、向上长波辐射(d)日变化图,完成12题。1上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天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为晴有霾、乙为晴、丙为多云B甲为晴、乙为多云、丙为晴有霾C

2、甲为晴、乙为晴有霾、丙为多云D甲为多云、乙为晴、丙为晴有霾2下列有关云和霾对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A霾和云对短波辐射均表现为削弱作用,霾的削弱作用明显大于云B由于到达地表的太阳短波辐射的衰减,向上反射的短波辐射相应增多C多云天气向上长波辐射明显减少,向下的长波辐射增大,综合作用是云使地表净长波辐射(有效辐射)明显增大D晴有霾天气向上和向下的长波辐射均小于晴天,主要是由于晴有霾天气时温度低于晴天(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完成34题。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

3、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4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下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A BC D(2017九江一模)下图为某地理事物的剖面图,图中实线(细线)为等风速线(m/s),虚线为等温面()。读图,完成56题。5该地理事物可能为()A气旋 B极锋 C反气旋 D锋面气旋6图中对流层高度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季节(2017枞阳五校联考)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78题。7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8甲、乙两地气

4、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2017皖东联考)“大湖效应”是冷空气经过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或海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读北半球某地区发生“大湖效应”示意图,完成911题。9下列季节和纬度组合最可能发生“大湖效应”的是()A冬季中低纬度 B夏季中高纬度C夏季中低纬度 D冬季中高纬度10图中地区发生“大湖效应”时,其风向是()A偏西风 B偏南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11“大湖效应”的降水类型类似于()A气旋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对流雨第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非选择题(

5、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46分)12(2017临沧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北京选择崇礼共同申办2022年冬奥会。崇礼是张家口的市辖县,多中低山,冬季平均气温12 ,平均风速仅二级,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初多雪,全年积雪1.5米左右,存雪期150多天。(1)简述材料一中该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2)说出图中北京的风向,并分析此时天津的天气特点。(8分)(3)海河洪涝灾害多发,结合水循环相关环节分析该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4)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举办地的优势。(4分)13(2017葫芦岛协作校一联)读2015年1月27日20时

6、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局部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1)描述我国大陆东部地区的等压线分布特点,并说明A点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8分)(2)简述图中时刻B点的天气状况及成因。(6分)(3)据图判断我国四大临海地区中风浪最大的海域,并说明理由。(10分)专题二大气运动能力卷1C读图可知,甲地向下的长波辐射变化最大,说明大气逆辐射变化幅度大。向上长波辐射变化大,是地面辐射变化幅度大,应是晴天。乙地向上长波辐射变化幅度较大,向下短波辐射较弱,可能是晴天但有霾。丙地向下的长波辐射稳定,变化幅度小,可能是阴天多云。2C霾和云对短波辐射均表现为削弱作用,霾的削弱作用明显小于云,A项错误;由于到达地

7、表的太阳短波辐射的衰减,向上反射的短波辐射相应减少,B项错误;多云天气时向上长波辐射明显减少,向下的长波辐射增大,综合作用是云使地表净长波辐射明显增大,C项正确;晴有霾天气时向上的长波辐射小于晴天,向下的长波辐射大于晴天,D项错误。3C沙尘的源地位于甲地,受上升气流影响,形成扬沙。甲地扬起的沙尘在高空气流的吹送作用下飘落到乙地。乙地是沙尘下降区,因而盛行下沉气流,低空的风速较小。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正确。4D由上题可知,浮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较小的地区。A、B图中乙地位于高压中心外围,无下沉气流且风速相对较大;C图中乙地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A、B、C三项不正确。

8、D图中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风速较小,易形成浮尘天气。5B由图可知,该地中部风速变化大,其两侧气温差异较大,可判断为两个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后产生的锋面;对流层厚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附近的对流层厚度在14千米以上,两极地区对流层厚度810千米,图示冷气团对流层顶为8千米左右,应为极地附近的极锋天气,B项正确。6C图中锋面两侧对流层高度不同,主要是由于两侧纬度不同。纬度越低,温度越高,空气对流越旺盛,C项正确;地形、海陆分布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且该剖面图是某一固定时间的插图,也不能反映出季节差异,因此A、B、D项错误。7B两地最冷月均温均高于0 ,雨热不同期,年降水量在500700

9、mm,均属于地中海气候,B项正确。8A影响热量条件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洋流等。两地纬度大体相同。甲地海拔较高,受秘鲁寒流影响,热量条件较乙地差,A项正确。9D从材料中可知“大湖效应”是冷空气经过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湖泊或海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因此出现在中高纬度的冬季,故D项正确。10C结合等积雪厚度线可知,降雪出现在湖泊的南岸,说明南岸为向风岸,因此风是从北面经过湖泊到达南岸,所以风向为偏北风。11B“大湖效应”的降水是由于冷空气经过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湖泊或海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因此移来的气团相对于向风的湖岸空气而言为

10、暖湿气团,两者相遇,从而形成降水,因此这种过程类似于锋面降水。12(1)西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6分)(2)西北风或偏北风。(4分)此时天津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4分)(3)夏季多暴雨;支流在天津汇集成扇形水系(入海河道少);地势低平,流速较慢,排泄不畅;湖泊面积小,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弱;植被遭破坏,下渗与蒸腾量少或加剧水土流失。(4分,答对四点即可)(4)崇礼降雪期长,雪质、雪量有保障;温度适宜(或温度较低);风速适宜(或风速较小);多中低山,地形条件优越;距北京较近。(4分,答对四点即可)13(1)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4分)地处亚欧大陆内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4分)(2)阴雨(雨雪);大风;降温。(4分)冷锋过境。(2分)(3)东海。(2分)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