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精品】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00755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精品】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名校精品】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名校精品】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名校精品】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名校精品】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精品】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精品】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精品资料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关注社会(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训练(1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作为政府官员,要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但官商交往要相敬如宾,不能称兄道弟,更不能狼狈为奸。由于钻石稀少而价格昂贵,尤其是比较大粒的钻石,一般人都不敢问津。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创作素材。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巴西一只美洲豹在喝水纳凉时制服了一条鳄鱼,场面令人咋舌。李克强总理的回

2、信如同空谷足音,使得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守望相助的正能量传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ABC D解析:选D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用错对象,不合语境。不敢问津:对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和尝试。符合语境。下里巴人:本来是指古代楚国的一种通俗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相对。属望文生义,不合语境。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不合语境。令人咋舌:形容让人惊异、畏惧,以致不敢出声。符合语境。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符合语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国家相

3、关政策的支持下,广东省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B广州市教育局对某重点中学进行综合安全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该学校配套安全设施基本完成中国现行校园安全法规和广州市安全校园最新标准的要求。C“感动执信”评选活动自今年6月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以来,这些上榜的候选师生得到了广州市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投票人数持续增加。D执信中学在招聘教师时,最喜欢的是除了专业素质过硬以外,还在文、体等方面拥有特长,最好还具有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班主任苗子”。解析:选D A项,成分残缺,在“自主创新”后加“能力”。 B项,搭配不当,“完成”与“要求”不能搭配,应把“完成”改为“

4、符合”。 C项,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评选活动”发布以来,并未完整陈述意思,而下一句的主语变成了“这些上榜的候选师生”。3从下面各项中选出一项填入空白处使其衔接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千岛湖的龙山岛上有一座“海公祠”,它古朴典雅、肃穆端庄,是为了纪念一代清官海瑞所建造。祠中的匾额、楹联,大多出自名家手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海公祠从创建至今,三次迁移三次重建,足以表明淳安子民对海瑞这位父母官的深情缅怀。A作为淳安民间雕刻艺人创作的珍品之一的海公祠,集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于一身B海公祠也是淳安民间雕刻艺人创作的珍品之一,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都集于它一身C作为淳安民间雕

5、刻艺人创作的珍品之一的海公祠,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都集于它一身D海公祠也是淳安民间雕刻艺人创作的珍品之一,集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于一身解析:选D此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海公祠”,所以A、C两项中用偏正结构表述,强调了定语,不合适,排除此两项。B项后句主语是淳安民间工艺木雕、石雕、砖雕,陈述主语不一致,衔接不自然。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因为刘禹锡的乌衣巷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意象,而这个意象又寄寓着刘禹锡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巷口的粉墙上是否真有一抹斜阳夕照那飞进百姓家的紫燕是否真是曾在王谢家雕梁上做窝的那一只他从乌衣巷的沧桑变迁中看到一种历史

6、的必然刘禹锡的目光穿透了空间的千山万水和时间的厚厚烟尘这一切并不重要无需去考证当时的朱雀桥是否真的长满了开白花的小草A BC D解析:选A 本题注意瞻前顾后、关联词、事理逻辑,由“是否”这个词,结合诗歌乌衣巷,可以推断存在先后顺序;结合后文“因为刘禹锡的乌衣巷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意象”可以推测是最后一句。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抗生素曾被称为抗菌素,在大量使用多年后, 让细菌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大部分抗生素取自土壤活菌, 就像开采过度的矿山一样,如今要在那里发现新的抗生素越来越难。科学家发现,不少人鼻腔中存在着金黄色葡萄球菌,但真正致病的并不多,这一现象一直让科学家

7、疑惑不解。在新的研究中,他们用在鼻腔中发现的路邓葡萄球菌产生出了一种抗生素,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强有力的抗菌活性, 还不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内产生耐药性。研究人员称, 处于研发中的新型抗生素不多,该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凸显了人体微生物作为新型抗生素潜在来源的价值。A也虽然/并且如果也B/但却而且由于而且C也虽然却并且即使而且D/但/而且由于也解析:选B 第处紧承上句,不用填入词语;处句子句意在上句基础上发生转折,应用“但”或其他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与“但”照应,用“却”加强转折意味,也可以不加词语;句语意在上句基础上进了一步,应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处前句是原因,后句是结果;语意

8、递进。二、阅读能力训练(5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关于月饼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究竟源于何时?至今仍有不同观点。比较流行的说法有祝捷说、杨贵妃说和抗元说。一种说法是,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朝初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八月十五胜利而归。当时有经商的西域商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还有一种说法,把杨贵妃也牵扯了进来。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

9、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而带有神秘色彩的当属抗元说。元代,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后来,朱元璋终于推翻元朝政权,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此后,吃月饼便成为一种官方倡导的民俗。实际上,南宋的吴自牧梦粱录一书中,已有“月饼”一词。在此前的北宋,皇家中秋节的食谱中记载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这是否就是月饼,现在已难以考证。到明代,民间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不少,这表明了

10、当时的一种流行。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们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历经上千年的积淀,今天的月饼,通过材料、皮质的选择,使月饼具有特殊的地域风味,已经形成了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不同风味

11、的月饼。有专家指出,真正的传统中国月饼,能够从八月十五保存到正月初一还不腐坏。这是为了让八月十五不能及时赶回家的亲人吃上月饼,并且制作过程中还要用到十年以上的陈猪油等,有一系列复杂的方法,所以月饼久放不坏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防腐剂超标。除了传统的月饼,冰皮月饼、水晶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新花样和口味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并更多地被年轻人所接受。(节选自北京日报)6关于中秋吃月饼起源的传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初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八月十五胜利而归,一位商人送来圆饼庆祝,高祖李渊分给众人吃,并笑指空中明月说了一句话,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此开始。B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

12、”名字不好听,杨贵妃见月而改名“月饼”。C朱元璋抗元朝起义,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天,以互赠月饼来传递消息。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吃月饼的习俗也由此流传开来。D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中秋吃月饼的一种说法。解析:选DD项,这是讲月饼的起源,而非中秋吃月饼的起源。7下列各项的表述和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A清代诗人袁景澜的咏月饼诗中的一些诗句详细地记叙了月饼制作、亲友间互赠,以及设家宴及赏月的全过程。B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究竟源于何时的问题,人们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C月饼在北宋宫廷食谱中就有记载,而且苏轼的诗词中也提到了月饼,

13、可见月饼一词在当时已非常流行。D现在除了传统的月饼,冰皮月饼、水晶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新花样的月饼不断出现,并更多地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解析:选CC项,由原文“这是否就是月饼,现在已难以考证”可知,“月饼”一词在当时并不一定真的出现过,更别说流行了。8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专家指出,真正的传统中国月饼,能够从八月十五保存到正月初一还不腐坏。这是由于月饼中使用了陈猪油的缘故。B南宋的吴自牧梦粱录一书中,已有“月饼”一词。由此可以推知,“月饼”一词应该出现在梦粱录一书写成之前。C现在的月饼,由于材料、皮质选择的不同,使月饼具有特殊的地域风味,已经形成了广式、京式

14、、苏式、潮式等不同风味的月饼。D在明朝,关于民间中秋吃月饼的记载有很多,这表明中秋吃月饼这种习俗在当时已开始流行。解析:选AA项,不腐坏的原因很多,不能只归于陈猪油,原文在用陈猪油前加了“并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5分)材料一:(本报记者徐瑞哲)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走过百年。“百年语文”走到当下,有什么教得太多了,又有什么教得太少了?昨天,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办的首届语文教育论坛在华东师大落幕,不少名家一针见血、针砭时弊。语文,是语言,也是文学,但绝不同于美术课。甚至有时,借助视图的“帮助”,反而限制了学生对语文文本本身的理解,无助于语言文字能

15、力培养。如今,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率与其他科目一样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表示,滥用多媒体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他发现,有些中学语文课堂已经不用黑板,只靠多媒体屏幕上课。比如教曹操的观沧海,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全是下载、拼凑而成的。他认为,这样虽然很直观,文本解读却被切割得零碎了,学生阅读兴趣与经验也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另一方面,语文课少了一个重要的口语教育功能。与外语课相比,语文课几乎与口语表达训练没什么关系,在“听说读写”中嘴巴似乎最用不上。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过程中,上海等地的外语科目考试都加入了听说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