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TSI系统调试方案(26-33)要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00753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TSI系统调试方案(26-33)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3TSI系统调试方案(26-33)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3TSI系统调试方案(26-33)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3TSI系统调试方案(26-33)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3TSI系统调试方案(26-33)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TSI系统调试方案(26-33)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TSI系统调试方案(26-33)要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系统概况2调试前期准备工作3规程及标准的具体要求4试验目的及项目5试验条件6 TSI调试程序7组织措施8安全技术措施9附录:调试记录表1系统概况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简称TSI)是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控系统, 本机组的TSI系统采用EPRC公司生产的MM600系列仪表,采用模块化,每块模 件装有微处理器,能提供标准的处理手段。内蒙古华电卓资发电有限公司新建工程汽轮机监视系统设计有如下项目:a)汽机转速(2套);b)#1-#5瓦轴承盖振动;c)#1-#5瓦轴承X方向振动;d)#1-#5瓦轴承Y方向振动;e)轴向位移(2套);f)汽机高压缸胀差;g)汽机低压缸胀差;h)转子偏心;i)键相;j

2、)汽机高压缸左绝对膨;k)汽机高压缸右绝对膨胀。TSI的测量回路是由探头、前置放大器、插件式组装仪表、记录表等组成。 探头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涡流原理、差动变压器原理和磁阻发讯器原理。MM600仪表将采集的信号以标准信号形式送入DCS系统,在运行人员操作 站画面上显示。2调试前期准备工作2.1收集设计图纸和设备资料。主要包括:TSI系统的接线图和设备布置图, TSI系统的逻辑图和组态图,TSI系统的硬件说明书。2.2参加新控制设备的技术培训,对新技术和设备进行调研。2.3到现场熟悉热控设备和热力系统2.4准备调试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TSI专用实验装置;普通万用表、活扳 手验电笔、螺丝刀、尖嘴钳子

3、、斜口钳子、剥线钳子、制作通灯所需材料等。3规程及标准的具体要求3.1热工保护装置应按系统进行分项和整套联动试验,动作应正确和可靠3.2轴向位移和胀差等传感器应在转子定零位后做整套调整试验3.3绝对膨胀测量装置应在汽轮机冷态下进行检查和调整,定好零位,并记下 当时的温度。3.5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输入模拟信号,检查音响、灯光及保护装置的动作和 逻辑功能,应符合设计规定。4试验目的及项目4.1调试目的:汽机安全监视装置应能保护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在汽机启动、运行和停机 过程中,该装置应能指示机组的主要运行参数值,运行中参数越限时应能发出报 警、停机信号,并能提供巡测和计算机接口信号。4.2调试项目

4、:4.2.1 硬件检查。对所有引入TSI系统的电缆进行电缆接线正确性检查,进行 绝缘电阻检查。检查探头、前置放大器和仪表之间信号是否匹配,在试验室内对 探头和前置放大器进行性能试验,检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4.2.2 现场安装调试。根据厂家给出的原始安装数据,安装人员进行探头的安 装,调试人员进行安装检查工作,检查是否安装正确,间隙是否合适。4.2.3 动态模拟试验及投入。采取在就地模拟一次测量参数的变化进行动态模 拟试验。在汽机冲转前投入保护与监视功能。5试验条件5.1 TSI控制设备安装完毕,就地与TSI机柜的接线正确,线间绝缘符合要求, 抗干扰措施符合要求。5.2汽机本体具备试验条件。各轴

5、承盖开启,探头固定支架安装完毕,汽机处 于冷态。周围环境无电磁干扰。5.3用千斤顶推动转子,使推力盘紧靠工作推力瓦或非工作推力瓦。5.4系统电源工作正常,试验工具齐全,TSI装置功能恢复完善。5.5有关专业人员、安装人员、电厂人员、提供装置的厂家人员到达现场。6 TSI调试程序6.1 TSI装置试验室内送电前检查6.1.1 外观检查确认各组件和元器件无损坏,焊接牢固,组件插接紧固。6.1.2 测量并记录探头电阻,电阻值符合厂家要求。6.1.3 测量并记录输入/输出信号端、电源端、输出接点端的对表壳绝缘电阻, 其阻值应大于2MD。6.1.4 按各测量回路要求检查所配探头、延长电缆、前置放大器是否

6、匹配,符 合要求。6.2 TSI实验室内校验6.2.1 设置电源输入为220VA 10%6.2.2 按厂家的图纸要求连接探头、前置放大器和仪表间的配线。6.2.3 检查仪表在电源波动允许范围内,输出变化符合精度要求。6.2.4 在专用试验台上做探头特性曲线的测试,检查探头曲线斜率、线性范围 是否符合厂家要求。填写探头特性检查试验记录。6.2.5 轴向位移仪表的校验方法轴向位移探头为涡流传感器。6.2.5.1将探头固定在专用试验台上,连接各个独立测量回路,标记各通道的探 头号、延长电缆号、前置放大器号,待安装时配套就位。6.2.5.2根据探头特性曲线,选取间隙电压/位移曲线的线性段中间电压值作为

7、 “0”位来调整仪表零点。6.2.5.3调整仪表满量程在-2 mnr+2 mm当仪表上、下满量程之间偏差不能 满足精度1.5%要求时,适当迁移仪表零点,即改变“0”位间隙电压,重新调整。6.2.5.4测量记录位移在0.01mm变化时,仪表上、下变化的对应值是否满足线 性度1.5%要求,误差在全量程范围满足说明书要求.625.5 调整仪表报警值在-1.05mmr+0.6mm跳闸值在-1.65mnr+1.2mm625.6上述试验完成之后重新记录位移在0.01mm变化时,仪表上、下变化时 各点的对应值,并检查在DCS系统的显示值应符合厂家要求。填写向位移仪表检 查试验记录。6.2.5.7根据厂家要求

8、确定轴零点位置,从推力间隙推算安装零点电压。6.2.6 仪胀差表的校验方法胀差探头采用涡流传感器,校验和安装方法见轴向位移试验方法。6.2.6.1调整仪表满量程在-XX mnv+YYm。当仪表上、下满量程之间偏差不 能满足精度1.5%要求时,适当迁移仪表零点,即改变“0”位间隙电压,重新调 整。6.2.6.2测量记录位移在0.01mm变化时,仪表上、下变化的对应值是否满足线 性度1.5%要求,误差在全量程范围满足说明书要求.6.2.6.3 调整高压缸仪表报警值在-3mnr+ 6mm跳闸值在-3.2mnr +6.2mm 调整低压缸仪表报警值在-6mmr+ 7mm跳闸值在-6.2mmr +7.2m

9、m6.2.6.4上述试验完成之后重新记录位移在0.01mm变化时,仪表上、下变化时 各点的对应值,并检查在DCS系统的显示值应符合厂家要求。填写向位移仪表检 查试验记录。6.2.7偏心仪表的校验方法偏心探头采用涡流传感器,校验和安装方法见轴向位移试验方法。6.2.7.1调整仪表满量程在0+100lm当仪表上、下满量程之间偏差不能满足 精度1.5%要求时,适当迁移仪表零点,即改变“0”位间隙电压,重新调整。6.2.7.2调整偏心仪表报警值在30lm6.2.7.3上述试验完成之后重新记录位移变化时,仪表上、下变化时各点的对应 值,并检查在DCS系统的显示值应符合厂家要求。填写向位移仪表检查试验记录

10、。 6.2.8 热膨胀也是选用差动线圈式发讯器,6.2.8.1将探头差动线圈式发讯器固定在试验台上,连接各个测量回路。标记各 通道的探头号、延长电缆号。待安装时配套就位。628.2根据探头特性曲线,按热膨胀表指示-0 mm- + 35 mm调整“0”位指 示,并调整仪表零点和量程。6.2.8.3检查并记录位移在0.02mm变化时,仪表上、下变化的对应值是否满足 线性度1.5%要求。6.2.8.4探头与检测盘之间的距离,探头与检测盘的角度直接影响测量精度,调 校中应选择最佳位置。待调整后至少选取三点不同的间隙值,待安装时一次就位。6.2.8.5调整热膨胀表报警值+xx mm6.2.8.6上述调整

11、完成后重新检查并记录位移在0.02mn变化时,仪表的上升/下 降时对应各点的值是否符合系统误差在3刎内、线性度在1.5%的要求。6.2.9 转速探头采用磁阻式传感器,转速和零转速探头在转速试验台上校验。 精度为1rpm校验后记录各点对应值和探头与校验齿顶的间隙值。填写转速测 量仪表检查试验记录。6.2.10振动仪表的校验方法轴振探头为涡流传感器,安装前应送到具有检定资质部门进行校验检定。 调整轴承振动仪表的报警值为127危险值250调整轴瓦振动仪表的报警值为50 m 危险值80 lm6.3现场安装和调试6.3.1 按照探头编号、延长电缆编号和前置放大器编号进行安装工作。6.3.2 按照实验室的

12、实验数据进行探头安装间隙的调整并拧紧固定螺丝。6.3.3 现场测量记录间隙电压。填写现场安装调试记录。6.3.4 转速探头应注意安装间隙为探头顶端与转速齿轮顶端距离,如对应不上, 手动盘车使齿顶对准探头顶部后,确定安装间隙。6.4 TSI系统的静态试验6.4.1 检查电缆接线。用通灯和万用表等工具对接入TSI系统的所有电缆接线 进行正确性检查。必须按照设计院给出的设计热控接线图纸检查所有电缆接线。6.4.2 TSI控制机柜送电。首先将所有电源开置于“断开“位置,关断所有进 入TSI装置的电源,检查电源进线接线端子上是否有误接线或者误操作引起的外 界馈送电源电压。在供电电源处,联系电气专业或相关

13、人员投入总电源开关。在 TSI装置处,用万用表测试电源进线端子处的电压值,其电压值不应超过额定电 压的士 10%如果误差较大,则应通知对侧送电人员停电进行检查,合格后再送 电。投入各电源装置的电源开关,用万用表测试电源装置的输出直流电压,观察 电源装置的状态指示灯。指示灯状态应正确,输出电压值应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 范围内。如果出现错误状态指示,应进行停电检查,处理完后再重新送电。 643 静态联锁试验643.1与保护系统、报警系统联锁试验首先确认热工信号系统静态调试完成并工作正常,确认汽机紧急跳闸系统静 态调试完成并工作正常。改变轴向位移测量仪表的高I值报警定值,使实际轴向位移大于高I值报警

14、定值,则轴向位移大报警产生;改变轴向位移测量仪表的低I值报警定值,使实 际轴向位移低于低I值报警定值,则轴向位移大报警产生。改变轴向位移测量仪 表的高H值报警定值,使实际轴向位移大于高H值报警定值,则轴向位移大跳闸 条件产生,在汽机紧急跳闸系统中应有跳闸信号出现;改变轴向位移测量仪表的 低H值报警定值,使实际轴向位移低于低H值报警定值,则轴向位移大跳闸条件 产生,在汽机紧急跳闸系统中应有跳闸信号出现。对于其他的测量信号的试验,应参照以上方法进行。但是对于汽轮机振动信 号的静态试验,由于条件限制不做静态联锁试验。643.2与DCS系统接口试验应保证进入DCS系统的模拟量信号准确,量程统一。TSI

15、系统的量程的修改 或线性的修正应及时通知DCS乍相应的更改。6.5 TSI系统动态投入。机组启动前,全面检查TSI系统的各个参数的指示是 否正常,各个测量参数应没有超限报警条件出现,以确保机组安全启动。在机组 启动过程中及在机组满负荷试运过程中,应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技术分析和及时处 理,保证TSI系统工作正常。填写动态试验记录。7组织措施 7.1所有参加热工调试工作的人员在进行现场工作以前必须进行一次安全规程 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7.2学徒工和实习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在师傅的指导下参加指 定的工作。7.3对外单位派来的或借来的调试人员,工作前应介绍现场情况和进行有关安 全技术措施的交底。7.4热控系统联锁保护试验应在参建的各方相互配合下共同完成。安装公司负 责一次测量信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就地执行设备动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调试 单位负责试验的组织安排,试验程序、试验方法的交代,试验工作的协调指挥, 检验试验动作过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改必要的条件或参数,记录试验 结果,运行人员为试验操作的具体执行者和试验结果的验收者,整个试验工作应 在工程、质检和监理的监督指导下进行。7.5投入任何热工控制系统或处理任何设备缺陷或进行大型试验时,均应请示 试运指挥部或当班运行值长。不得未经请示,擅自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