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005401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一地理 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2)【主干知识回顾】(4分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差异比较方法自然: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东、中、西划分差异南方与北方划分差异西部大开发目的范围优势与劣势意义2区域发展差异【重点知识再现】(7分钟)1.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改变原先的地形,河流的流速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比例,森林植被破坏,出现了热岛、雨岛和务岛效应等。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演化为建设用地。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

2、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乡村景观逐步为城市景观所取代,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3.区域差异一般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而社会经济可以从前面区域的空间结构(城市和工业、网络系统)、产业结构来分析。(1)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方面,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工业化起步早、水平高,城市化水平、实力、数量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东部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产业结构以二、三业为主,第一产业占比较低,具有东轻西重、南轻北重的特点。(2)南北方的差异表现在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的差异,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而北方地区则主要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半湿润气候

3、。北方的煤炭、铁矿、油气及森林资源有明显的优势,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短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南方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等很丰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地形破碎等。主要问题是人地关系紧张。【典型错题重演】(7分钟)1下列关于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会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山区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较小B城市是区域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开发,加速区域经济发展C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大气污染D城市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改变较多,对城市原有的河网系统改变不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为城市的功能分区B城市化的过程阻碍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C城市化过程是一个把人工生态系统转变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 D城市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流4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产业结构的差异 资源分布的差异 距海远近的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A. B. C. D5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

5、是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水平高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 D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6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南重北轻,东轻西重” B.“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 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7我国开发开放战略的形成顺序是 ( )A.沿海一沿江一沿边一沿陇海一兰新线B.沿江一沿海一沿陇海一兰新线一沿边C.沿海一沿江一沿陇海一兰新线一沿边D.沿海一沿边一沿江一沿陇海,兰新线【错题重练答案】(2分钟)1D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会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一

6、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 2B解析:城市对原有的河网系统改变较大。 3A解析:城市化的过程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4A 5D 东部地带位于河流下游落差小,水力资源缺乏 6B 7C【自主检测】(20分钟)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丁所代表的功能分区最可能是 ( )A甲一绿化用地 乙一住宅区 丁一商业区B甲一商业区 乙一住宅区 丁一绿化用地C甲一住宅区 乙一商业区 丁一绿化用地D甲一绿化用地 乙一商业区 丁一住宅区2若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 )东风 西风 西北风 东南风A B C D3

7、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原先的地形变得高低不平B城市经济活动强烈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从而导致城市气候类型的变化C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导致城市地区水系紊乱4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 ( )A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B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C城市现代文明深受乡村文化的影响 D城市居民十分向往乡村生活5关于南方与北方特征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北方煤炭、石油、铁矿丰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B.限制性因素: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C.工业结构: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D农业生产:北方自然条件差,元商品粮基地;南方水热条

8、件好,水稻种植广泛6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经济开放区一内地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开放区一内地C.经济特区一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D.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7下列关于三大经济地带共同具有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临海,都有大江或大河入海 B.都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 C.都有改革开放的地区 D.都有直辖市8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A.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B.深圳、海南省、珠海、厦门C.浦东、深圳、珠海、汕头 D.深圳、海南省、厦门、三峡9继l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后,我国建

9、立的沿海开放地区是 ( ) A.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B.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 C.广东沿海、广西沿海、福建沿海 D.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10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B.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D.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11下列地理事物中,通常作为我国东部地区南 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长城 D.秦岭一淮河一线12我国北方地区适宜发展 ( )A.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B.以棉花、甜菜为主的灌溉农业C.以

10、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D.以瓜果、长绒棉为主的绿洲农业1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B. C. D.14.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A.吉林、安徽、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西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河北、山东、辽宁、天津15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区域以 为边界,乙区域以 为边界,它们的边界是 (填“明确”或“有过渡性质”)的。(2)将下面各区域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11、外流河 内流河 放射状水系 辐合状水系 冰川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地形区 甲 乙地理特征(3)两地区差异显著,国土整治的重点也不同。目前,甲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乙地山地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的首要任务是 。(4)从各区域的有利因素出发,分析两地区分别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原因。(5)两地区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旅游资源的类型差异很大。你认为它们各应发展哪些特色旅游?(各举两例以上,合理即可)参考答案:【自主检测】(4分钟)1B 住宅区位于商业区的外围。2D 3C解析: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原来的自然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城市建设虽然使下垫面性

12、质发生改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该地气候类型。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工业三废”。 4C 5.A北方地区的煤铁森林比较丰富而水资源比较缺乏,而南方主要是有色金属、水能资源丰富6.B 7.C 8.A 9.B 10.A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11.D 12.A 北方地区降水少,适于种植耗水量少的作物13.D 14.C 15(1)地形(山脉) 海岸线 明确 (2)甲 乙 (3)荒漠化的防治,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4)甲地区夏季高温,光照强,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土层深厚,利于长绒棉生长。乙地区夏长冬暖,降水丰富,土壤发育良好,适宜橡胶生长。 (5)甲地区:沙漠探险游、山地放牧游

13、(或坎儿井观光游、登山游、滑雪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等);乙地区:海洋生态游、热带雨林考察游(或热带高效农业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区域概念的理解及区域差异的对比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知甲区域为塔里木盆地,乙区域为海南岛,它们均有明确的边界。第(2)题,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其中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地形影响,为辐合状水系;海南岛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为放射状水系。第(3)题,塔里木盆地受干旱气候的影响,荒漠化问题严重;海南岛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水土保持任务艰巨。第(4)题,分析长绒棉和天然橡胶的生长条件时需要从光、热、水、土壤等方面进行。 【疑难反馈】一、 选择题题号:二、 读图题题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