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00499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护环境的资料(3篇) 篇一保护环境的资料 1、了解水污染、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元的含义,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其防御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其含义 重点难点:水污染的类型、水体富营养化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安康和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的自净能力 物理净化: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 化学净化:氧化复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生物净化:水生动植物

2、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源 4、水污染的类型 (1)化学性污染 无机污染物质: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主要是污染使水体的PH之发生变化,阻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 无机有毒物质:重金属中具有潜在长期危险的物质-汞、镉、铅、砷等元素 有机有毒物质:化肥、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人工合成,很难被分解 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磷物质。 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是海洋

3、采油和邮轮事故 (2)物理性污染 悬浮物质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阻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融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热污染:来自工业的冷却水,没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毒性增加等现象。 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废水、废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带入一些病原体生物,影响人们的身体安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安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7、水体

4、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较多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类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到达一定的浓度,藻类就会疯长,他们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赤潮不仅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也发生在温带甚至寒带地区,尤其是封闭的港湾更有利。 水生植物疯长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缺陷;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营养成分进入水体; (2)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繁殖 实施“禁磷” 控制农田污染 污水处理采用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化学方法对污水开展深度处

5、理,进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人工水体净化植物净水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则:预防、治理和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在进入自然水体前,到达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管理就是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2、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3、清洁生产的特点 (1)清洁生产提倡的是以预防为主 (2)清洁生产表达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3)清洁生产表达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基本方法 篇二保护环境的资料

6、教学目的 1、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 2、知道温室效应对人类的作用弊大于利; 3、结合温室效应的成因学会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 教学重点温室效应的危害 教学难点减缓温室效应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温室效应 -介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地面起到了类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温度,通常称为“温室效应”。(可用图示) -回忆:塑料玻大棚、璃暖房的作用。理解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 1、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 2、毁林,导致大自然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减少。 二、温室效应的利与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资料,并尝试开展归纳、整理。对学生的结论

7、加以肯定,再展示自己的结论:温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有好处,但更有弊端,表达在: 1、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市和部分岛国的淹没; 2、部分陆地气温过高,将带来全球经济构造的调整; 3、生态系统将失衡,部分物种会灭绝; 4、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受到严重威胁。阅读资料,归纳、整理教材,并交流、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什么 -介绍京都议定书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提供两条思路: 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增加大自然对二氧化碳的消耗。 -讨论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的目的的危害,形成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热烈

8、讨论缓解温室效应的可行性途径和实际操作。 对应措施: 四、教学反思: 1、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垃圾能等; 2、植树造林,从我做起。 篇三保护环境的资料 一、教案背景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根底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新的课程改革力图逐步改变这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承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教案中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式: 1.合作的学习方式。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助于引导学

9、生在学习中开展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2.基于络的学习方式。它有助于将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来,极大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构建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创造更多的时机;有助于实现学习资源的合理整合,为学生的学习丰富的选择余地,增强学习的主体性。 二、教学课题拯救野生动物 三、教材分析 拯救野生动物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初步学会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开展分类,认识一些家里饲养的动物的根底上,加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知道保护野生动物要从自己身边做起。这一课的安排主要分为四部分: 1.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有

10、很多的野生动物。 2.了解古代的一些动物现在已经灭绝。 3.了解现在有些动物越来越少,已经濒临灭绝。 4.引导学生组织宣传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课标中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它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和效果。作为单元的最后一课,怎样通过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已往在教授拯救野生动物一课时,我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课前搜集一些珍惜野生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课上采取阅读、交流讨论的方式。学生们看到了介绍野生

11、动物被猎杀的文字资料后,能积极热烈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认识了很多的野生动物,也能够认识到要保护野生动物。但是,从学生发言时的语气、表情中,我发现学生只是表面上了解到“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这一点并没有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真正的感悟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怎样才能触动学生呢?”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时机,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和内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

12、动的过程。因此,再次上这一课,我决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的优势,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引发教师角色改变,使学生的学习更自由,更主动。 五、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有些动物已经灭绝,有的动物正在濒临灭绝。 (2)能举实例说明人与动物的关系 2.科学能力 (1)能通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物”的结论 (2)能通过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自然感悟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人类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六、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识到人类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七、教学准备 1.学生

13、准备 家庭调查:你家里有哪些来自动物的产品呢? 2.教师准备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资料、记录卡 八、教学过程 (一)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 谈话:你家里有哪些来自于动物的产品呢? 以类似“头脑风暴”的形式活动。学生按顺序,每人说出一种,不重复。这样,可以加快课堂节奏,同时为每一个学生都了发 言的时机。40多名学生发言后,学生会初步感悟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情况引导学生例举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等和动物有关的各个方面。 讲述: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老师这也有一些资料请你们看一看。 谈话: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看了老师的资料,现在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会想到动物为

14、人类作出了奉献,人类离不开动物等。 (二)学生认识人类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谈话:动物给人类了衣、食、药等生活的必需品,他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着奉献,可称得上人类之友,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它们的,是怎样和他们相处的呢? 1.引导学生看“人与动物”虚拟站。 2.引导学生上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的资料。 3.鼓励学生边看边把自己的印象最深的资料和自己的感受、体会和同学开展交流,并把它们利用电子文档记录下来,发送给老师。 电子文档表格: 关于动物与人的关系,你知道些什么?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段资料粘贴到这儿(不超过50字): 看了这段资料,你的感受、体会、想法是什么?快快写在下面。 谈话:谁来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资料和你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