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造林技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992366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楠木造林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楠木造林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楠木造林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楠木造林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楠木造林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楠木造林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楠木造林技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楠木造林技术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fforestation for Phoebe sp.目录目录 I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栽培区域 14培育目标 15种苗 16造林地选择 47造林 58抚育管理 69造林工程建设管理 7附录A (规范性附录)楠木栽培区域区划 1附录B (资料性附录)楠木不同产区生长量指标 1附录C (规范性附录)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1附录D (参考件)楠木苗木分级标准 2本标准的楠木是指樟科楠属的闽楠、桢楠、滇楠,为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闽楠主要分布在福建、 江西、浙江、广东、广西、湖南和贵州等省区。桢楠主要分布四川、贵

2、州、湖南、湖北等省区。楠木材 质通直圆满、纹理美观、结构细致、质韧难朽、奇香不衰,是建筑、家具、雕刻的上等良材;同时楠木 为常绿阔叶树种,树形优美,具有隔音、驱虫、净化空气等功能而被广泛用于庭院观赏及园林绿化。由 于长期以来对楠木资源的严重破坏,目前我国楠木资源匮乏。因此大力发展楠木人工林,成为满足楠木 珍贵用材需求的重要途径。本标准主要参考国标LY/T21192013、地方标准DB51/T 18122014。本标准由XX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潘。楠木造林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楠木(Phoebe zhennan)栽培区域、培育目标、育苗、造林、幼苗抚育 管理、林业有

3、害生物防治、造林设计、技术档案管理等技术环节要求。本标准适用于XX公司楠木造林和经营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LY/T21192013 楠木培育技术规程DB51/T 18122014 楠木栽培技术规程GB/T 22522014碳汇造林技术规程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V013栽培区域楠木的栽培区域可分为中心栽培区、一般栽培区和边缘栽培区。各栽

4、培区的区域范围、 气候特点见附录A.4培育目标楠木的中径材培育目标为胸径20cm30cm ;大径材为胸径30cm以上。楠木各栽培区域 生长指标见附录B。5种苗5.1种子选择适于本地的优良种源。种子必须采自种子园、母树林、优良林分并经检验,符合 GB/T 10016要求。应选用经国家认定的优良种子。5.2容器育苗5.2.1基质配制5.2.1.1 轻型基质配制按体积比有60%70%泥炭土、30%40%珍珠岩或锯糠等有机质混合均匀。 5.2.1.2普通基质配制按体积比将25%泥炭土或者腐殖质土、50%黄心土、25%火烧土拌匀、晒干、捣细、过筛 后混合均匀,每吨混合土加入过磷酸钙15KG和硫酸亚铁15

5、0g,充分拌匀,并盖塑料薄膜闷 封4d5d。5.2.2容器选择与装袋 5.2.2.1轻型基质灌装选用半降解性的无纺纤维材料,利用轻基质网袋制作机,制成口径810cm的轻型基 质容器,在0.15%高锰酸钾溶液中侵泡12h后,灌装轻型基质,切断成1012cm长的容器基 质袋,供育苗用。5.2.2.2普通容器装袋选择直径4. 06.5cm、高1015cm的聚乙烯薄容器袋。装袋前先对整平的床面进行踏 实和喷水。将配好的营养土装满容器袋后,整齐排列在苗床上,并用基质土填充袋间空隙。 有条件用工厂化设施育苗时,应将容器袋整齐排列在塑料盘上,再将塑料盘放到离地面 2030cm的架子上。5.2.3种子处理2月

6、下旬3月上旬,把沙藏的种子取出清洗,用0.5%高锰酸钾浸种0.5h1.0h,捞出 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温水浸种24h后捞出阴干待播。5. 2. 4催芽与芽苗移植处理后的种子在苗圃苗床上进行密播,用种量为150g/m2200g/m2,以不重叠为宜。播 种后用干净细沙覆盖,厚1.5cm2cm,浇透水,用聚乙烯薄膜拱形覆盖苗床。播种后,实 时喷水,保持桌面湿润,进行芽苗催芽。当芽苗高4.06.0时,选择阴雨天,起苗并切除 芽苗主根生长点,移植入袋,每袋种植1株芽苗,浇透水。移植是注意将弱苗、病株剔除。 定值后应注意观察Id3d,及时剔除打焉的苗木,并进行补植。5.2.5苗期管理5.2.5.1光照控

7、制 用遮阳网遮荫,在播种幼苗期或芽苗移植恢复期,棚内透光度控制在40%左右,以后 逐渐增大透光度,9月中、下旬撤除荫棚,全光育苗。5.2.5.2水肥管理苗木生长初期喷施1次2.5%磷酸二氢钾溶液,施肥量为37.5g/m2.在79月苗木速生期, 用1%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次,施肥量为0.4g/m21.0g/m2.5.2.5.3病虫害防治常见有立枯病,防治方法见附录C。5.2.5.4断根9月搬动基质容器袋,将穿透容器根系断除,重新摆放放在苗床上。5. 2. 6苗木分级出圃1年生苗木可出圃造林。苗木划分为3个等级,1及苗和II级苗为合格苗,111级苗为不 合格苗。苗木分级指标见附录D。5.3播种育

8、苗5.3.1播种育苗楠木育苗应执行GB/T 6001、DB51/T 1509-2012的有关规定。 5.3.2苗圃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块 作为圃地。5.3.3苗圃地整地采取高床(苗床高1520cm,床宽1.01.2m)整地,代森锌、多菌灵、咲喃丹与硫 酸亚铁混合(用量为每1m3 土+10g代森锌+10g多菌灵+5g咲喃丹+5g硫酸亚铁)土壤消毒的 育苗地土壤处理技术,可保证苗期无明显病虫害。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磷肥120kg。 5.3.4播种5.3.34.1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90%,室内发芽率60%,场圃发芽率50%。5.3.

9、4.2 播种时间11月竖年3月。5.3.4.3 播种方法条播:条宽12cm,播种量为150g/m2。之后用细土覆盖种子,厚度23cm,以不见种 子为度。播种后稍加镇压。容器:营养袋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厚度0.1mm,规格为8cmX 12 cm,袋底穿孔2个,袋壁穿孔两排,选用优质新鲜的50%微酸性土壤、35%腐熟的有机 肥、15%的珍珠岩,提前充分搅拌堆置。播种前用水浇灌苗床,使营养袋内土壤充分湿透, 播种时芽口朝下,每袋播12粒种子,覆土 1cm2cm,分畦整齐排放,用1:1:100浓度 的波尔多液喷洒营养袋。5.3.4.4 覆膜覆膜:播种后,浇水,然后覆膜。5.3.5 苗膜期管理5.3.5

10、.1 苗期遮阴4月上中旬,揭去薄膜,盖上遮阳网(遮阳率50%70%)盖严、盖紧, 谨防风吹及鼠害、鸟害。直至速生期结束揭去遮阳网。遮阳网网高2m以上。5.3.5.2 水分管理浇水选择早上和傍晚进行。约7天浇水一次。5.3.6 苗木质量分级苗木质量等级见附录表 D。6 造林地选择6.1 海拔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岗、台地和平原。一般不超过1500m。6.2 坡向坡度坡向以东、北、东北、西北及无坡平坡为最好,坡度为斜坡、缓坡、平坡,坡度256.3 土壤由花岗岩、板页岩、砂烁岩和红色粘土类等发育的红壤、黄壤,坡位以山坡的中下部、 山谷、山洼的土层深厚肥沃地带,腐殖质层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和土壤

11、厚度以中至厚为最 好,土壤质地以沙土、沙壤土和轻壤土最合适,立地条件以肥沃型和中等肥沃型合适,土 壤酸碱度宜在56.5之间。7 造林7.1 地类选择楠木可选择纯林造林,也可选择混交林造林。楠木宜与杉科、松科树种进行混交造林。 根据伴生树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混交比例,楠木所占比例在 75%80%,行带混交,楠木 3 4 行,伴生树种 1 行。7.2 林地清理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力好的地块宜采用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或水平台整地;荒山 荒地宜穴状整地;幼林下造林,根据郁闭度大小及林木分布情况,在林中空地采用穴状整 地。穴状整地造林应尽量连成带状或小带。对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先将地中的 树枝、树

12、叶和杂草进行清理和集中,在清理过程中,必须保留生长好的乔木树种的幼苗和 幼树。7.3 整地时间宜在 11 月至 12月上中旬,即“冬至”之前。7.4 整地方式采用穴垦整地,低山、丘岗、台地及平原选择用于造林的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 均可采用穴状整地,挖穴规格为50cmX40cmX30cm (挖穴上口为50cm*50cm,深40cm,穴底 30cm*30cm)。7.5 造林密度人工造林初期宜密植,密度为16002200株/hm2,在生长过程中不断采取施肥、密度调 控等经营措施,随着林木年龄增长,中龄期株保留密度为400450株/hm2。7.6 施基肥及回土每穴施磷肥0.5kg,施复合肥0.25

13、kg。在穴挖好后,将肥料施入穴底,回填表土至穴 一半,将肥料与表土搅拌均匀,再回心土至穴满,回填之后的穴成馒头状,栽苗时避免苗 根与肥直接接触。7.7 栽植7.7.1 栽植季节从“冬至”到“雨水”均可,但早造林比迟造林成活率更高。过年后的2月至 3月上 旬,以楠木的芽还未萌动之前栽植为最好。7.7.2 苗木起苗用 1 年生苗造林,在起苗时如土壤干燥,要先一天浇水润根,用机具松土起苗,不宜 用手强拔。如果是容器苗,在移动或搬运之时,一定要用枝剪将容器苗的接地根小心地剪 断。7.7.3 苗木保护要尽可减少浆根苗包装、运输、栽植的时间和苗木根系在空气中暴露及遭受风吹日晒 的时间。7.7.4 栽植方法

14、如果是容器苗,在容器袋解散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中的土壤不散,在栽植时免去“一提 苗”的过程,“二踩”一定注意不要将已撕开的容器中的基质踩散,只是在容器土壤的周 围轻踩,使容器基质与穴中的土壤充分密接。由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严禁使用裸根 苗造林。7.8 碳汇林经营楠木造林过程中林地清理、整地、施肥、栽植等各工序的技术环节需符合碳汇造林技 术规程和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要求。8 抚育管理8.1 松土除草造林后15年间进行培土、除草、松土、施追肥、割灌等抚育项作业。幼林抚育宜 在生长高峰和旱季到来之前进行。造林当年的8月9月除草培土一次。造林第23年每年除草松土、扩穴抚育2次; 第一次抚育在 5月6月

15、。第 2次抚育在 9月10 月。造林第4 年5 年根据情况至少抚 育一次。8.2施肥在头2年5年,于每年楠木萌芽前在树冠周围开沟每株施复合肥0.25kg。8.3幼林管理 混交林应及时调整混交树种比例,若伴生树种抑制楠木生长,应适当进行透光抚育或 修枝。8.4管护8.4.1建立火灾预测预报系统,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每块新植林及其毗邻的已有针叶林合计面积超过10 hm220hm2,需设置10m20m宽的耐火的阔叶树林带或防火带。8.4.2病虫害防治。保护林地环境卫生,招引益鸟兽,保护和人工繁殖害虫天敌。以生物防治为主,重点防治立枯病、小地老虎、蛀稍象甲、鳞毛叶甲及烟煤病。防治方法见附录C (规范性附录)。9造林工程建设管理9.1规划设计9.1.1施工前必须按小班进行作业设计,绘制造林设计图,编制造林经营设计方案等,呈 报主管单位批准后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9.1.2营造的项目必须建立健全造林、营林技术档案,定期观测林木的高、径、材积生产 量。为检查、验收提供依据。9.2检查验收9. 2. 1检查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