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时瑛第(七)期小数作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99094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时瑛第(七)期小数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时瑛第(七)期小数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时瑛第(七)期小数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时瑛第(七)期小数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时瑛第(七)期小数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中“综合实践”教学的思考二中心小学时瑛 数学,传统意识中大家都认为是前人总结出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中的传授。而今日的数学却完全刷新了人的观念,呈现在课堂中的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践与综合运用这部分内容注重让学生在教师引

2、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一种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一、 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非常广泛,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中选择和确定活动的内容。1、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生活中的数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学生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已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如:结合二年级下册14单元内容,自编快乐的一天综合实践活动。选取同学们熟悉的淘气、

3、笑笑和机灵狗贯穿课的始终。以星期天搬了新家的笑笑请淘气和机灵狗到新家做客为情境,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先是设疑:爸爸和妈妈要加班,淘气怎样去笑笑家?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如何独立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又巧设路线图,通过“什么时间能到?”“笑笑家的位置”,“淘气和机灵狗谁说的更有道理?”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时间、方位等数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再通过“买饮料”、“猜一猜”等生活实际场景的设置,让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因此,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各行

4、业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知识经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和可操作性。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安排相应的活动。最喜欢的动画片一课,通过创设“最喜欢哪部动画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究用调查、统计的方法看看同学们最喜欢哪部片子?让学生当小小统计员、小小书记员。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把解决问题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体会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

5、的密切联系,同时转变教师角色,鼓励学生的自我创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既在活动中掌握了统计的知识,又了解了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 活动课型灵活多样1、 游戏类活动课:将数学知识、实践活动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结合。如学生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数学乐园活动,让学生通过乘坐专列进入愉快的旅途中,从拍手游戏到动物闯关、数学超市、采智慧果等。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生活,给学生以赏心悦目之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例如:扑克牌,是孩子们从小就熟悉的一种游戏工具,孩子非常乐于同伙伴们打扑克。快乐的一天就安排了“算24点”的游戏。学生从熟悉的扑克

6、中,探索出这小小扑克牌中的无穷的数学问题,即练习了混合运算,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实践性操作课: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拼、摆、折、量、画、剪、说等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一内容孩子们是生疏的,对他们来说直接传授结论,显然孩子们是无法深刻理解的。这样就通过孩子们的剪、贴,在动手做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纸圈。在操作、实验、论证后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环节,在其“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7、3、综合性实践课:结合实际教学,教师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社区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又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数学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回收废电池一节课,课前让孩子们调查回收废电池的原因、意义,如何处理废电池。课上得出结论,并设计自已回收废电池的计划。课后实施计划,再总结,这样即了解了环保方面的知识,又运用了数学知识,设计方案、统计、得出结论体现了知识的整合。4、问题性探索课: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已去发现。因为只有学生本人发现或创造出来的知识,理解最深,掌握最牢。如结合学校活动让学生研究“春秋游中的数学问题”,讨论“一滴水的作用”,为教师设计“旅游方案”等小课题研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合作、交流,主动去探究旧知,进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例如在“春节联欢会”召开之际,让学生们分组设计活动方案,做好预算,调查大家喜欢的节目等等,这一实践活动的本身就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总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决不能只是重视传授给学生们结果,更要侧重于学生们的实践综合应用的能力,重视发现、探索、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