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一般知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9908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一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骨科一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骨科一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骨科一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骨科一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一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一般知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折一般知识1、定义、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可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 致。2、发生机制: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3、分类: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开放性、闭合性 骨折程度:不完全性、完全性 骨折端稳定度:稳定性、不稳定性4、临床表现:局部表现 一般表现(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特有表现(畸、 异活、骨擦)全身表现 休克、发热(血肿吸收,38度)X线检查 (拍摄含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拍摄 特殊位置)5、并发症:早期:休克、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 损伤、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 染、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

2、 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6、急救原则: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 迅速转运7、治疗原则复位(标准: 解剖复位和功能复位、方法: 手法复位和切 开复位)固定(分为 内固定和外固定)功能锻炼(早期 1-2周 肌主动舒缩活动、中期 2周后 骨折 上下关节活动、晚期 骨折达临床愈合标准) 开放性骨折分类 术前检查与准备 手术: 1 ,清创 2. 组织修复三、骨折病人评估患肢血运的观察: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脉搏、活动情况 常见症状:疼痛、休克、肢体血液循环、发热、便秘、尿储留、压疮、躯体移动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休克休克处理1、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扩容,高流量吸氧。2、扩容治

3、疗的同时果断采取止血措施。3、对开放性损伤,骨折合并有内出血的病人,同时完善术前 准备,手术治疗。估计失血量(成人)骨盆:500-5000ml,股骨干:300-2000ml 小腿:100-1000ml,肱骨干:100-800ml,前臂:50-400ml 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主要表现:患肢持续性剧痛、肿胀、皮肤 颜色改变、皮温下降 患肢远端动脉搏动下降或消失、感觉及活动障碍。预防: 1、受伤、手术肢体局部制动。2、抬高患肢。3 、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4、对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装置的病人,观察患肢的活动 功能。处理: 1、迅速解除外固定及敷料。 2、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3、对缺血肢体,禁止做按摩、热敷

4、。 五、常见治疗及操作 石膏外固定 适应症:骨折固定、矫形术后固定、四肢的神经血管肌腱损伤 术后制动、骨关节炎症的局部制动、关节损伤脱位复位后固定。 常见类型:石膏托、管型石膏、石膏夹板、躯干石膏注意事项:1、保持正确体位 宜卧硬板床。四肢石膏固定的患者,应抬高患肢高 于心脏水平20厘米,并放置稳妥不可扭曲;躯干部石膏者,躯干凹部 用枕垫支起,使患者舒适。2、石膏未干前抬动时用手掌,禁用手指抓捏,压迫,以防止石膏变形 压卡皮肤。未干前不可盖被物,可用风扇吹干,但注意勿烫伤。3、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搬动或更换体位时,注意平托并保 护石膏,切勿牵拉、压迫,防止石膏断裂。4、若出现肢端的皮肤发冷,发

5、紫,肿胀、疼痛、麻、活动障 碍等情况时请及时与医护人员交流,以便我们及时处理。5、若石膏上出现血迹渗出或床单上出现鲜血,有可能是活动 性出血。6、若石膏内出现腐臭味,很可能是石膏内发生溃疡或感染。7、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床单位有污物时要及时通知护理人 员更换,勿使尿液,粪便或汤汁污染石膏。8、每日活动未被石膏固定的健康肢体,以防关节僵硬,肌肉 萎缩。牵引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缓解肌肉 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 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四肢和某些脊柱疾病的治疗,或者作为术前准备、 术后制动的手段。分类:皮牵引、骨

6、牵引、兜带牵引 护理:1、注意患肢血液循环 若因包扎过紧而压迫血管、神 经,可引起肢端的皮肤发冷,发紫,肿胀、疼痛、麻、活动障 碍。2、维持有效的牵引(1) 患者宜卧硬板床,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厘米30厘 米;颅骨或颌枕带牵引时,应将床头抬高15厘米30厘米, 形成反牵引力。(2)保持牵引装置的有效性 患肢与牵引绳在一条直线上; 牵引绳上不能放重物;牵引锤必须悬空,不能着地;根据病 情决定牵引重量,皮牵引时注意海面带是否松散或脱落。(3)骨折初期患肢肌肉常有保护性收缩,因此牵引重量要大, 待数日重叠畸形纠正后,改为持续维持重量。为防止过度牵引 而影响骨折愈合,定时测量肢体长度或拍X片,根据

7、骨折对位 情况调整重量。3、皮牵引时,要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干燥,注意皮肤是否有水 泡,有无压迫局部骨隆突处。4、骨牵引时要保持针眼部位干燥清洁,每日用酒精或络合碘 消毒2遍,不要将血痂去掉,否则会增加感染机会。5、牵引针偏移时请不要随意调整,及时报告医生处理。6、颌枕带牵引时,请在带内垫毛巾保护皮肤,注意防止带下 滑而压迫气管造成呼吸困难,进食时要软食或半流质,少量 缓慢的吃,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心理准备1. 真诚互信的医患关系体贴关心病人;详细中肯回答,不可草率简单;鼓励病人, 介绍成功案例2. 做好解释工作 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是病人的权力 说明诊断,治疗方案,麻醉方法,手术效果

8、,可能并发症及 病人所关心的问题 手术的必要性 依文化层次、职业、心理等作不同程度的解释 留有余地术前评估 1 、年龄和肥胖 2、脏器功能:三大常规、PT、APTT、肝肾功能、血糖、白蛋 白、心电图、X光、CT等。 3、术式选择和手术时间:选择最合适的手术 急诊、限期、 择期 4 、既往史:出血倾向、药物过敏、激素、利尿剂 5、重要脏器功能、手术耐受力术前准备 1、适应性训练 戒烟 鼓励咳嗽 床上大小便 2 、改善一般情况 贫血、低蛋白血症、心肺肝肾功能 3、胃肠道准备 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灌肠等 4、其他 A避开经期B非外科发热C导尿管胃管理品D皮肤 准备E术前用药 5 、抗生素的预防

9、使用 适应症:植入异物,创伤、污染、手术时间长、年老体弱、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糖尿病、SLE、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直肠手术、心脏瓣膜病术后感染有关的因素细菌侵入、环境、器材敷料、皮肤、 破损的手套免疫力下降:手术创伤的打击,基础疾病等应用时机:污染时最佳,超过3h效差,一般术前lh或麻醉开 始使用、手术4-6h追加一次,术后勤工作24 h停药,最长 不超过48h抗生素选择:G+菌,青霉素、头抱等 伴随症状的准备 l 、高血压 原发性、继发性,手术麻醉引起血压波动、心脑血管意外 术前评估 处理:钙阻滞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酶抑制剂 硝普钠、 硝酸甘油,服至术晨 术后处理 2、心脏疾病:手术、

10、麻醉、紧张、 缺氧、缺血均加重心脏 负担,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 术前评估分级1、11级择期手术无效III级改善后手术W级不宜手术(除抢救外) 评估方法病史:年龄70岁,6月内心梗 体查:奔马律、颈静脉怒张、主动脉狭窄 ECG :室早 全身情况: Pao28paco2 6.67 低钾等治疗冠心病:护心、镇静、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甘油、洋地黄等 风心病:纠正心衰、抗风湿、抗生素等 心律失常: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一般无风险 单纯左束支传导阻滞,提示冠心病 轻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影响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或阿斯综合症,起博器、阿托品、异丙 肾 偶发房早、室早,不必处理 频发房早、室早或阵速

11、易致房颤室颤,室颤:利多卡因 房颤:洋地黄 术中监测: Cvp 、 Bp 、 spo23、肝脏疾病 Child 分级:胆红素、蛋白、腹水、营养、精神分级:A级B级:改善 C级:禁忌(低蛋白血症、凝血障碍、肝病脑病等)4、肺部疾病5、肾脏6、糖尿病 评估 监测术前准备:控制血糖& 311.1、尿酮(-)、尿糖+纠正酮症酸中毒 预防感染 监测7、出血性疾病术后并发症 1 、切口感染、裂开、血肿、切口疝 2 、肺炎和肺不张、 ARDS , 3 、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 、体液治疗并发症 监测:尿量、血压、脉搏、呼吸、神志、中心静脉压、 血气、出入量等 血容量不足(大手术后)

12、 输血并发症 6 、感染并发症 7 、功能障碍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下肢不对称和一侧肢体突然发生的 肿胀,伴疼痛,特别是腓肠肌区的钝 痛,行走加重,浅静脉紧张。危险因素:1、静脉回流滞缓(瘫痪、长期卧床)2、静脉壁受损(静脉穿刺、手术损伤、输注高渗溶液)3、血液高凝状态(脱水、高脂高糖、妊娠)预防:1、按时按摩下肢肌肉。2、早期下床活动,卧床病人鼓励其股四头肌训练。3、穿弹力袜。4、间歇性外部加压泵。5、静脉穿刺避免下肢,力求一次成功。6、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暖。2、遵医嘱予以止痛、抗凝治疗。3、注意观察肺栓塞(气急、咳嗽、呼吸困难、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