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98902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速公路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速公路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高速公路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高速公路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方案(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第一节 编制依据1第二节 编制原则1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要点2第一节 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22 技术标准2第二节 工程要点31 主桥设计要点32 引桥设计要点53 桥面系、支座及伸缩缝54 主要材料6第三节 桥位地形、地貌与水文、地质情况61 地形地貌62 水文、地质7第三章 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8第一节 施工目标81 工期目标82 质量目标83 安全目标84 环境保护目标8第二节 施工组织机构及配置91 施工组织机构92 吊装指挥小组93 管理与协调10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12第一节 施工总体安排及技术方案总述121 拱肋劲性骨架加工

2、122 拱肋劲性骨架安装123 钢管砼灌注124 拱圈砼施工 135 拱上立柱及盖梁施工136 拱上28m小箱梁安装13第二节 工程重、难点分析13第三节 拱肋劲性骨架施工151 缆索吊装系统设计与施工152 试吊333 拱肋节段吊装354 拱肋钢管砼灌注46第四节 拱圈砼施工49第五节 拱上立柱、盖梁施工511 拱上立柱施工512 立柱盖梁施工52第六节 28m小箱梁运输及安装52第七节 缆索吊装系统的拆除53第八节 桥面系、防撞墙施工531 桥面系532 防撞墙55第九节 施工监测、监控56第五章 工程进度及设备计划571 工程进度计划572 吊装设备配置57第六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

3、措施591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592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613 质量管理人员的配置614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措施615 质量检验标准和程序62第七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63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632 安全保障措施633 安全施工与安全检查措施644 特殊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措施64第八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661 施工环境保护662 水土保持措施66第九章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671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672 文明施工措施673 地方协调措施68第十章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691 项目风险预测692 防范措施及对策693 事故应急预案70第十一章 冬、雨季

4、与农忙季节施工组织技术措施731 雨季施工组织技术措施732 冬季施工组织技术措施733 农忙季节工作安排73附图 磨刀溪特大桥施工计划74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1)xx高速公路B标段施工招标文件(2)xx高速公路B标段施工合同文件(3)xx高速公路B标段磨刀溪特大桥施工图变更设计文件(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076-95)(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公路钢管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指南(2008)(9)与工程有关的资

5、源供应情况(10)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11)现场考察资料,我单位的施工能力及我公司从事过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第二节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包括补遗书)要求的原则(2)遵照执行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原则(3)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4)科学管理的原则(5)确保质量创优创标准的原则(6)合理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7)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要点第一节 工程概况1 设计概况磨刀溪特大桥位于古蔺县厂坝咀村和石柳岩村,跨越天然河流磨刀溪、省道S309线、县道X014线。大桥左线起于Z

6、2K15+838.00,止于Z2K16+661.00,全长823m;右线起于K15+945.394,止于K16+656.394,全长711m。跨径组合为11(右线7)28m预应力简支小箱梁+280m拱桥(净跨266m)+828m预应力简支小箱梁。图磨刀溪特大桥效果图2 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2) 设计车速:主线80km/h;(3) 荷载等级:公路-I级;(4) 桥面宽度:整体式24.5m,分离式12.25m ;(5)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按照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加速度0.05g;(6) 桥梁宽度:24.5m0.5m(防撞栏杆)+10.75m(车行道)+2.0m(中央分隔

7、带)+10.75m(车行道)+0.5m(防撞栏杆)(7)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8)桥址处河流为等外级河流,河流不通航且未列入航道规划;(9) 设计基准风速:24.4m/s(100年1%);基本风压:0.35kN/m2。第二节 工程要点1 主桥设计要点1.1 主拱圈主拱圈采用等截面悬链线无铰拱,拱轴系数2.2,净跨径266m,净矢跨比3.7:1。拱圈分左右线两拱肋,两肋间以横联连接,每肋为单箱双室截面,横向采用外形等宽7.6m,纵向采用外形等高4.4m,标准段顶、底板厚0.35m,腹板厚0.3m。拱圈拱脚至第一根立柱间为变厚段,顶、底板混凝土厚度由0.65m线性变化至0.35m,

8、边腹板厚度由0.5m线性变化至0.3m。主拱圈水平设置,桥梁0.5%的纵坡由拱上构造形成。1.2 劲性骨架劲性骨架为型钢与钢管混凝土组成的桁架结构,每肋上、下各两根4021614mm、内灌C100砼的钢管砼弦杆;弦杆通过横联角钢和竖向米字形角钢连接而构成型钢-钢管混凝土桁架,在拱肋横联对应位置 设交叉撑,加强横向连接。米字形腹杆及平联与弦杆均采用焊接连接。1.3 拱上构造拱上构造由垫梁、拱上立柱、盖梁组成拱上排架,采用搭架现浇的施工方法。拱上垫梁较低一侧高均为50cm,另一侧高度随垫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拱上立柱横向为双柱,拱脚侧前两排采用空心薄壁结构,空心立柱横桥向宽度1.6m,纵桥向宽度墩顶

9、宽1.6m,纵桥向按80:1的比例向下变宽,空心薄壁的壁厚为35cm。拱脚侧第三排立柱采用空心薄壁结构,空心立柱横桥向宽度1.6m,纵桥向宽度1.6m,空心薄壁的壁厚为35cm。其他立柱采用实心结构,实心立柱横桥向宽度1.6m,纵桥向宽度1.6m。盖梁宽为220cm,高为150cm,盖梁底面水平,通过垫石的高度变化来满足桥面横坡。第3页图2磨刀溪特大桥总体布置图1.4 行车道板行车道板采用28m预应力砼小箱梁,每孔横向4片梁,梁高为160cm,中梁宽为290cm,边梁宽为310cm。一片中梁现浇C50 31.973 m3,重约83t;一片边梁现浇C50 34.494 m3,重约90t。1.5

10、拱座和交界墩拱座设计为钢筋砼拱座,拱座基础应置于稳定、完整的中风化基岩上。基底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1.2Mpa。交界墩为双柱薄壁空心墩,横桥向墩宽2.6m,纵桥向墩宽5m,墩内竖向每隔18m左右设置一道1.6m厚的横隔板相应设置一道横系梁,薄壁厚度为50cm。2 引桥设计要点2.1 上部构造引桥为28m预应力简支小箱梁。每孔横向4片梁,梁高为160cm,中板宽为290cm,边板宽为310cm。2.2 下部构造下部构造有独柱薄壁空心墩和双柱圆墩。空心墩横向宽度为3.6m,纵桥向墩顶宽度1.9m,纵桥向按80:1的比例向下变宽,空心墩薄壁厚度为45cm。墩内竖向每隔10m左右设置一道0.5m厚的横隔

11、板引桥,基础采用挖孔方桩。双柱圆墩由160cm柱配180cm桩基,间距7m设置一道横系梁。3 桥面系、支座及伸缩缝3.1 桥面铺装桥面铺装采用8cm厚C40水泥砼+防水粘结层+7cm厚沥青砼,其中布置1010cm的D9钢筋网。桥面上设有防撞栏杆。3.2 支座每片小箱梁设两块GJZ板式橡胶支座或GJZF4滑板支座(伸缩缝处)。3.3 伸缩缝左线11#、12#交界墩处,右线7#、8#交界墩处各设置一道240mm梳齿型伸缩缝,左线5#墩设一道160mm梳齿型伸缩缝,两岸桥台各设一道160mm梳齿型伸缩缝。4 主要材料4.1 混凝土劲性骨架钢管内采用C100自密实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拱圈采用C50自密实

12、混凝土;拱座采用C40和C25混凝土;小箱梁采用C50混凝土;盖梁、拱上立柱、交界墩墩身和基础、桥面铺装采用C40混凝土;引桥双柱墩墩身和基础、桥台搭板采用C30混凝土。水泥质量必须符合GB175-2007标准。对于C40以上标号的混凝土要求采用大厂水泥。C50以上混凝土的粗骨料必须采用轧制碎石。C40以及C40以上混凝土的细骨料必须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4.2 预应力体系及普通钢筋钢绞线采用标准GB/T 5224-2003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Rby=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锚具必须符合GB/T 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标准。全

13、桥普通钢筋根据使用的不同部位,分别采用HPB335和HRB400钢筋。HRB4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的要求;HPB335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要求。4.3 钢板、钢管和型钢劲性骨架采用Q345-C钢管和Q345-B型钢,其他部位用钢板、钢管和型钢无特殊说明的采用Q235b材质。材质应符合现行国际GB/T7142008的要求。第三节 桥位地形、地貌与水文、地质情况1 地形地貌桥梁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与云贵高原北部的过渡地带,属构造侵蚀中山地貌。桥位附近磨刀溪溪沟沟床高程月680m,相对

14、高差大于250m,桥梁所跨磨刀溪溪沟沟床宽约20-30m,桥梁设计标高至谷底最大垂直高差月155m,沟谷两侧多阶梯式砂岩陡坎,各阶陡坎顶部平台多陪垦为旱地,斜坡上有少量灌木、柏树。场地内谷坡线自然状态下整体稳定,两岸砂岩陡坡处有零星松动岩块,其块径一般小于2m,在施工中应加强观察,建议对其嵌补、支撑或清除。2 水文、地质2.1 水文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孔隙水。2.2 地质叙永岸拱座地段中风化基岩埋藏浅,约0-1m,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基坑右边坡为顺层结构,岩块有顺层滑塌条件,在施工中应加强对欠稳定体的观察,及时对欠稳定体进行清除或喷锚加固。古蔺岸拱座地段覆盖层厚度大,最深处达23m,未见斜坡有变形拉裂迹象,斜坡整体稳定。中风化基岩埋藏深,最深处约24m,基坑开挖深度大,基坑边坡以块碎石土为主,易垮塌,尤其是大桩号端基坑边坡,基坑开挖后,形成的块碎石土边坡坡口高达20m,需进行针对性边坡开挖与防护设计。建议对大桩号侧边坡进行分级开挖,并采取一定预加固措施,避免上方民房因基坑边坡土体变形而开裂。第三章 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 施工目标1 工期目标本桥主桥原设计为105m+200m+105m连续刚构桥,后经优化变更为净跨266m的钢筋混凝土劲性骨架上承式拱桥,变更设计图纸于2014年3月正式下发。为满足业主工期要求,我部在施工本桥时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