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荧光测量实验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98894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片荧光测量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叶片荧光测量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叶片荧光测量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叶片荧光测量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叶片荧光测量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片荧光测量实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叶片荧光测量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2. 实验方法利用PAM100,荧光成像系统测量叶绿素荧光3. 实验原理及一些参数的意义荧光的变化反映光合与热耗散的变化。光化学淬灭Photochemical Quenching:由于光合作用引起的荧光下降,反映了光合活性的上下。qP=(Fm-Fs)/Fv=1-(Fs-Fo)/(Fm-Fo) 基于“沼泽模型qL=(Fm-F)/(Fm-Fo)Fo/F=qPFo/F 基于“湖泊模型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由于热耗散引起的荧光下降 。 qN=(Fv-Fv)/Fv=1-(Fm-Fo)/(Fm-Fo) NPQ=(Fm

2、-Fm)/Fm=Fm/Fm-1 ,不需测定Fo,适合野外调查 qN或NPQ反映了植物耗散过剩光能转化为热的能力,反映了植物的光保护能力。Fv/Fm =(Fm-Fo)/Fm : PS II的最大量子效率,反映植物潜在最大光合能力,高等植物一般在0.80.84之间,当植物受到胁迫Stress时,Fv/Fm显著下降。PS II = Yield = (Fm-Fs)/Fm = F/Fm = qPFv/Fm: 任一光照状态下PS II的实际量子产量实际光合能力、实际光合效率不需暗适应,不需测定Fo,适合野外调查。Y(NPQ)=1-Y(II)-1/(NPQ+1+qL(Fm/Fo-1):调节性能量耗散,PS

3、II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假设Y(NPQ)较高,一方面说明植物承受的光强过剩,另一方面则说明植物仍可以通过调节如将过剩光能耗散为热来保护自身。YNPQ是光保护的重要指标。 Y(NO)=1/(NPQ+1+qL(Fm/Fo-1):非调节性能量耗散 PS 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假设Y(NO)较高,则说明光化学能量转换和保护性的调节机制如热耗散缺乏以将植物吸收的光能完全消耗掉。也就是说,入射光强超过了植物能承受的程度。这时,植物可能已经受到损伤,或者尽管还未受到损伤继续照光的话植物将要受到损伤。YNO是光损伤的重要指标。P:光合速率,即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Pm: 最大光合速率,即

4、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a:初始斜率,反映了光能的利用效率b:光抑制参数Ik=Pm/a :半饱和光强,反映了样品对强光的耐受能力。AL:作用光 ML:检测光 SP/P+Fsp:饱和脉冲光注:光化学淬灭可以被一种短饱和脉冲光0.21 s暂时完全抑制,剩余的荧光淬灭就是非光化学淬灭。叶绿素a荧光理论及其应用 张西斌4. 实验步骤4.1 Dual-Pam100的操作步骤4.1.1 参数调整4.1.1.1 翻开Dual-Pam100的界面,更改下面参数: Mode:fluo+P700;Means light:fiuo-int=10 P700-int=5Act light: Act.red.r

5、ight-int=17 Far red light=5 Width=40s Sat pulse: P+F+sp-int=10;4.1.1.2点Light,进入界面,再点edit进展下面参数的编辑:Intense 1,4,8,12,14,16,18,19,20 Time 2,2,2,2,2,2,2,2,2,之后的全部设置为0;4.1.2 进入测定界面开场测定4.1.2.1 回到slow kinetics界面 点击F0,Fm(确定YII值0.8-0.85之间)点Bal(平衡光系统I,II)点Pm(待回复灰色)点start(过4s后)点Al作用光过3min半点P+F+sp饱和光此时一般会观察到红色曲

6、线到达平衡过30s左右关掉Al(曲线会下降)再过1min左右曲线平稳点stop在当前界面点击曲线保存按钮保存曲线。4.1.2.2 回到light curve 界面点Bal点start出现对话框 new F0,Fm and Pm-determindtion点NO等曲线绘成后点report保存数据数据保存后手动清空当前界面数据。4.2荧光成像系统的操作先翻开荧光成像仪再翻开电脑对应系统将叶片按要求放在叶室;4.2.1 进入setting界面如下调整参数:Meas.Light-int=1 Frequence=1;Act.light-int=19 widths=0;Image Correction=M

7、AXI;Image Transformation=Rotate 180 Battery=16.3V;Gain=1 Damping=2Sat.Pulse-int=10 No=1 Intervals=30;Slow Induction-Delays=40 clocks=20 Durations=315;Absorptivity-Red Gain=30 red Intensity=3 NIR Intensity=23:Display=Color Go Speed-PS Limit=50 ;(其他的参数 基本不变)4.2.2Imaging界面点Reset点Add(增加测量部位,可多个添加)点Measure Abs吸光度点F0,Fm点Report(将该界面右侧荧光参数值全部勾选)保存相应的数值;4.2.3 回到Light curve界面或kinetics界面点Start等到20s点Al过3min半点SAT-Pu/se(打饱和光)在当前界面保存图像在Report界面保存相关数据;4.测量结果5. 数据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