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988454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61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语文备课教案1走,我们去植树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知道植树的重要性,能说说植树的好处。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比喻用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2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去干什?要求看图说一段话。2板书课题:1走,我们去植树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1出示自读要求。提示:读书做记号。(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2)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2、词语的意思。(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及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渎音。如:煦、渠、(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指导书写。煦:指名分析字形结构。符:与“附”比较。版:与“板”比较。乖:与“乘”比较。(3)交流词语的意思。和煦:温暖。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乖乖:不淘气,听话。(4)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三、范读课文放录音范读全文。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读课文。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3读读,再抄写。(文后练习3)第二课

3、时(一)复习:3月15日是植树节。在那一天,一群少先队员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互喊着:走,我们去植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那里去植树。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自由读课文。(2)讨论。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决心很大?(“走”单音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引导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指导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二)学习第二部分:1、植树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

4、一件事,那么植树到底有何价值?答案就在课文第二部分。请把课本打开。读一读,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学生自读,并相应做上记号。)2、学生交流,教师把有价值的问题随时记下。3、看样子大家的问题还真不少。有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现在请大家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先把课文读一读,然后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一起议一议。呆会儿我们再交流。4、学生四人小组学习。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全班交流: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绿色宝库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绿色的希望指的是什么。联系插图,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

5、读。过渡语设计:原来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而释放生产出氧气,净化了空气。怪不得被称为绿色工厂。你种一棵树,我种一棵树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以份微薄之力,总有一天,我们能染率祖国的版图,为大地披上一件绿色的衣服。土地沙漠化、鸟儿等动物因失去家园而日渐消失等问题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而植树造林却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于是种下一棵树,也就等于埋下了一个愿明天的世界更美好的愿望。原来树木竟有这么多用处,所以人们称它为绿色宝库。7、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我们国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号召全民植树。同学们不仅要积极响应还要动员其他少年朋友。怎么动员呢?这首诗就是最好的

6、动员材料。现在我们一起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能背的就背。8、拓展练习:现在我们把第1课学完了,又听了其他同学补充了那么多有关树木的知识,你可有什么想法?(三)总结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用你的微薄之力,为世界增添一份绿,集大家共同的力量,还地球一件绿色的衣裳。板书设计:1走,我们去植树绿色工厂绿色宝库染绿版图绿色希望作业设计一在()里天填上适当的词语。()的小树染绿()()的大树增添()()的春风栽下()()的宝库迈开()二在课文中摘录两句比喻句,并填空。1这句是把比喻成2这句是把比喻成三在课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1形容极轻快地跳舞。()2高耸在天空的树木。

7、()我的想法: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个染字非常形象的表达了只要我们大家一起持之以恒的植树造林,我们的祖国就会成为一个绿色的世界.应该作为一个重点突破.走,我们去植树教后感一首诗歌,以它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热烈场面,从作者平凡朴素的言语中,充分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喜悦心情,他们首先明白了此举的好处,带着理解他们愉悦地走到了荒滩、沟渠、山坡-,因为这样的过程不仅意味着植树造林,同时还蕴涵了孩子们的朝气蓬勃,所以其间充满了和谐、欢快,对于孩子们来说,由于是同龄,不自然地会引发共鸣,教学内容不难,用深情活泼轻松的朗读交替进行,逐步地掌握了知识,也让同学们在开学的

8、第一节课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由于请假,所以课的进度较快,往后会好一些!2.第一朵杏花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第一课时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

9、能读准字音即可。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2)指导读长句子。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三、范读课文1、范读课文出示分段提示:(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第二段

10、(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四、指导书写生字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第二课时(一)导入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3.指导朗读。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

11、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5.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6.指名练读。(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3齐读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

12、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四点明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