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的可比性原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987630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会计的可比性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会计的可比性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会计的可比性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会计的可比性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会计的可比性原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会计的可比性原那么一、可比性原那么的涵义及其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一可比性原那么的涵义?企业会计制度?总那么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展,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互相可比。这就是会计核算根本原那么中的可比性原那么。会计的可比性主要包括不同企业会计指标的可比性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指标的可比性两个方面。不同企业会计指标的可比性,称为统一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指标的可比性,那么称为一贯性。统一性强调的是横向比拟,一贯性强调的是纵向比拟。国际会计准那么委员会IASC在其发布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关于“可比性的阐述中,也将会计的可比性分为不同时期

2、的可比性和不同企业的可比性两个方面。?框架?第39段指出:“为了明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使用者必须可以比拟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为了评估不同企业相对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使用者还必须可以比拟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因此,对整个企业及其不同时点以及对不同企业而言,同类交易或其他事项的计量和列报,都必须采用一致的方法。二我国会计准那么与国际会计准那么关于可比性原那么概念范围的差异我国?企业会计准那么?对可比性涵义的规定与本文开头?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一样,其主要精神是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互相可比。从条文字面上理解,“口径一致,是可比性原那么的形式要求;口径一致,应该既要

3、求不同企业的会计指标口径应当一致,同企业的不同时期的会计指标口径应当一致,同一企业、同一时期同类会计指标的口径更应当一致。“互相可比,是可比性原那么的最终目的,既包括不同企业会计指标可比,也包括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以及同一企业、同一时期同类会计指标可比。我国?企业会计准那么?、?企业会计制度?还同时在另外条款中作出规定:会计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就是在我国会计核算中运用颇广的一贯性原那么,一贯性原那么实际上是可比性原那么的构成内容之一。但是,一贯性原那么既然已经从可比性原那么中划出,单列为一项根本原那么,那么在我国会计准那么的可比性原那么的概念范围中,就不应再

4、包括一贯性原那么即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时期会计指标应当可比这方面的内容。这与我国现行行业会计制度中,工业企业的财务费用既包括利息也包括汇兑损益等,而商品流通企业财务费用中只包括利息等,汇兑损益那么单列会计科目核算、单设报表工程列示的做法一样。国际会计准那么有关可比性涵义的阐述,已在本文开头阐述时引用,而且,国际会计准那么阐述可比性涵义时,似乎更注重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可比性即一贯性的内容。比方,?框架?第4042段分别规定:“可比性这一性质特征有一个重要的涵义,即应当把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动和变动的影响告诉使用者。使用者要可以鉴别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企业对一样的交易和

5、其他事项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之间的差异。对可比性的需要,不应当混淆于单一的统一性,并且不应当允许其成为引入经过改良的会计准那么的障碍。因为使用者希望比拟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所以,财务报表反映以前各期的对应信息是重要的。三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制约因素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信息,而且希望这些信息的涵盖面越大、信息资料越详细越好,但企业无论其主观上努力如何,客观上仍未必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企业的会计核算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以致通过会计核算生成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与本企业的以前时期的会计信息之间往往具有口径的差异性,即具有不可比性。这些制约会计信息可比

6、性的因素,主要包括:l、企业特点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规模和不同技术、管理条件的企业,以及适用不同产业政策、不同会计政策的企业,上述客观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的会计核算难于千篇一律,其结果是阻碍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比方我国的农业、采掘业、制造业、效劳业,以及这些不同行业内部的私营企业、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直至上市公司之间,不但是如今,即使将来假设干年,也很难实现或根本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只能是不断进步互相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程度。2、会计准那么、会计制度的修改变化。会计准那么、会计制度以及相应的会计政策,随经济乃至政治环境的变化所作的调整改革,阻碍了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性,即阻碍会计

7、核算的一贯性。为了保持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性,准那么规定会计制度修改、会计政策调整采用追溯调整法,但情况特殊或无法确定调整金额的,那么采用将来适用法,也就是说“既往不咎了。这样就限制了前后时期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3、国际间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乃至会计环境的差异,阻碍了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比方,美国布什政府回绝履行?京都议定书?,比其他工业化国家多排放有害气体,就使美国国内企业的产品本钱低于条件一样、但治污本钱高、设在其他工业国的企业,削弱了美国国内企业与其他工业国的企业之间本钱、利润的可比性。四可比性原那么在会计核算中的贯彻进步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由IASC或某一国家的授权

8、部门制定统一的会计准那么和会计制度,要求所有企业对于一样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采用一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此来标准详细的会计行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也有利于国家财政机关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与其历史、或与其他企业进展比拟,以到达对企业经营者的才能、企业的开展走向进展中肯的评价。对于企业的经营者而言,尽管精明的经营者都对自己主宰经营的企业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及其变化了如指掌,但对于其他企业与自己比拟,伯仲如何?仍必须凭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进展比拟才能明了。因此,企业经营者同样企盼企业会计信息具有横向可比性,因为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都知道,

9、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但是,目前国际会计准那么和我国会计准那么、会计制度中,对于同一类型的交易与事项提出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供企业选择使用的例子很多。比方 lASC:?解释公告第18号?附录的、在国际会计准那么中允许选用两种以上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就有13例;我国已发布的会计准那么和会计制度中,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供企业选用的例子那么更多。这样的标准势必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这一点,IASC和各国都在进展不懈的努力。比方,IASC于 1990年 7月公布?意向说明一财务报表可比性?,并据以修订了相关国际会计准那么。在我国,也正在将分散的、处理方法各异的行业会计制度向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详细会计

10、准那么过渡。二、国际会计准那么委员会关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努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国际证券市场、资本市场越来越兴旺。对跨国公司来讲,它要求所属的子公司与当地的其他企业及国外的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对于跨国投资的财团直到详细持股人、持券人而言,也迫切需要不同国别的企业会计报表具有可比性。但是,由于企业所在国经济环境不同,各自所制定的会计准那么也有差异,这对日益开展国际投资市场无疑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协调各国的会计准那么,争取各国企业按照国际惯例编制会计报表,一些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于1973年发起成立国际会计准那么委员会,截止2000年1月, IASC已经拥有代表

11、200多万会计师。目前还有许多其他组织参与IASC的工作,许多不是IASC的成员的国家采用国际会计准那么。IASC在其章程中将其目的规定为:“1本着公众利益,制定并发布编报财务报表应遵循的会计准那么,并推动这些准那么在世界范围内被承受和遵循。2为改良和协凋有关财务报表列报的规章、会计准那么和程序,广泛地开展工作。这就是说,IASC的根本目的在于制定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会计准那么,并积极推动这些准那么在世界范围内被遵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已制定的国际会计准那么中对不少事项都提出供选择的两种以上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对存货核算提出可选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三种方法,对固定资产的后

12、续计量提出可选用“账面净额法、“重估净额法两种方法,等等。这样,即使企业遵循国际会计准那么的相关规定,也不能保证不同企业的绝大多数会计信息之间具有可比性。这既与IASC的根本目的不相吻合,也不能适应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为此,IASC寻求完善的方法对上述偏离倾向进展矫正。1989年1月,IASC:公布了?征求意见稿第32号一财务报表可比性?。IASC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对征求意见稿第32号进展了修改,并于1990年7月正式发布?意向说明一财务报告可比性?。在?意向说明一财务报表可比性?中,IASC提出对同一交易或事项允许存在两种以上会计处理方法,但对准那么中提出供选择使用的两种以上会计处理方法,规定了先后次序,分别称为“基准处理方法和“允许选用的处理方法。并规定,假如企业采用“允许选用的处理方法时,那么必须在报表附注中列出按“基准处理方法进展会计核算应得出的报表金额,并将报表中相应数字列出与之比拟。这也就是说,当企业没有采用基准处理方法进展会计核算时,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