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掌门1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986778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掌门1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掌门1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掌门1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掌门1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掌门1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掌门1对1教学目标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2、提高学生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教学重点:1.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2. 解决打折销售中的有关利润、成本价、卖价之间的相关的现实问题。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教学过程:一、 引入:1.通过社会调查,让学生亲历打折销售这一现实情境,了解打折销售中的成本价、卖价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而能根据现实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2.谈一谈:请举例说明打折、利润、利润率、提价及削价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公式:利润=卖出价成本价(或者:利润=销售价成本价)3.算一算:(1)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 元;(2)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 元;(3)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利润是 元,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灯片给出)1、把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九折 八八折 七五折2、你是怎样理解某种商品打“八折”出售的? 二、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1 灯片给出:教材256页的图。2 师指着图,让学生说说“打折销售”中自己有过的亲身经历。(学生自由发言)3 师:假设你是一个商店老板,你的追求是什么

3、?4 师:你是怎样理解商品的利润?5 师: 一个成功的商人的经验之一是巧妙利用打折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商品中的打折问题。三、 新知探讨1 你认为商品的标价、折数与商品的卖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结合实际,说说你从打折销售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灯片给出以下问题):(1)某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4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多少钱?(2)一种画册原价每本16元,现在按每本11.2元出售。这种画册按原价打了几折?(3)、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书店所有儿童读物一律八折优惠,小明花了24元买了一套读物,请问这套读物原价是多少? (4)一家商

4、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卖出,已知每件服装的成本价是125元,每件服装获利多少?2、 例题教学 灯片给出: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 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教材第156页应用题)如果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完成第156页的问题):(1)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2)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 )(3)每件服装的利润为:( )(4)列出方程,并解答:( )3、小结并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四、巩固发展P157随堂练习的第1题和习题的 第3题。五、回顾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5、在调查中你还遇到哪些难解的问题,看看大家是不是可以给你解答?六、作业P157习题的1、2题。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这2道复习题,重在检查学生对“折扣”中的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通过图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感官,形成认知。制造一种氛围,达成一种共识。学生可能说:赚钱或获取利润。不管怎样的说法,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不难得到(板书):商品的利润=卖价成本价板书课题:打折销售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标价折数=卖价检查学生社会调查作业完成的情况,同时从学生那里获得最原始的教学素材。(1)、(2)、(3)题是小学阶段知识的再现,这里不要求学生一一解答,只让学生说解题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打折销售中可涉及哪些数学问题。(4)题的引入是为下面例题的教学作铺垫。学生可能给出以下两种解法:解法一:125(1+40%)125=50(元)解法二:12540%=50(元)学生审题后,要求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即利润=卖价-成本价。学生试着独立解答所有问题,再组内讨论、交流,最后集体订正。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老师进行板书。(教材157页的图)同时强调两点:一寻找“相等关系”,二解出方程后注意检验求出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先学生独立解答,等完成的差不多时,再组内讨论、交流,同时分别叫2位学生上台演算,最后有针对性的讲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