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6986777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春进化生物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有机磷农药的毒理机制是抑制乙酰胆碱酶活性,为什么这类农药易造成人畜中毒死亡?有机磷农药的毒理机制是抑制乙酰胆碱酶活性,为什么这类农药易造成人畜中毒死亡?正确答案:乙酰胆碱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释放后会与受体结合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纤维的收缩。此过程的终止依赖于乙酰胆碱酶对乙酰胆碱的降解。当有机磷抑制乙酰胆碱酶活性后乙酰胆碱不能被降解因而动作电位一直存在肌肉处于强直性收缩状态这时即产生中毒反应直至引起死亡。乙酰胆碱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释放后会与受体结合,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纤维的收缩。此过程的终止依赖于乙酰胆碱酶对乙酰胆碱的降解。当有机磷抑制乙酰胆碱

2、酶活性后,乙酰胆碱不能被降解,因而动作电位一直存在,肌肉处于强直性收缩状态,这时即产生中毒反应,直至引起死亡。2. 酿酒酵母细胞中的2m质粒是一种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质粒。( )酿酒酵母细胞中的2m质粒是一种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质粒。()错误3. 反意义链反意义链正确答案:反意义链:也称为模板链指可作为模板转录为RNA的那条链该链与转录的RNA碱基互补(AUGC)。反意义链:也称为模板链,指可作为模板转录为RNA的那条链,该链与转录的RNA碱基互补(AU,GC)。4.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A.其体积要比原核细胞大B.其DNA主要集中于细胞核中C.真核细胞依靠线粒体进行代谢D.

3、真核细胞具有细胞骨架E.其DNA的含量大大超过真核细胞蛋白质密码所需的量参考答案:ABCDE5. 拟核是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的地雀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参考答案:B7.

4、利用自己的位点专一重组酶把自己从寄主基因组中的一个地方移到另一地方的遗传元件叫_,也叫作_。利用自己的位点专一重组酶把自己从寄主基因组中的一个地方移到另一地方的遗传元件叫_,也叫作_。转座元件$转座酶8. 多孔动物是动物进化树的侧枝,即侧生动物,在其胚胎发育过程中有_现象,并形成特殊的_幼虫。多孔动物是动物进化树的侧枝,即侧生动物,在其胚胎发育过程中有_现象,并形成特殊的_幼虫。逆转$两囊9. 大肠杆菌的脂肪酸合成酶是由ACP与7种酶组成的松散型多酶体系。( )大肠杆菌的脂肪酸合成酶是由ACP与7种酶组成的松散型多酶体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0. 将抗病的玉米品系(FF)

5、与感病的8种不同的三体品系杂交。在所得子代中,再分别选出三体与感病的双体植株(ff)杂将抗病的玉米品系(FF)与感病的8种不同的三体品系杂交。在所得子代中,再分别选出三体与感病的双体植株(ff)杂交,其后代抗病与感病的结果如下:感病的三体品系(数字表示染色体号)后代的类型和株数抗病感病234567810120123139188959913920910813514316992111142381试回答抗病基因可能位于哪条染色体上?为什么?如果该基因不在某三体染色体上,应有下列杂交结果: 即测交后抗病与感病之比为1:1。对照题中结果,只有与三体-10杂交后的测交子代中两种性状之比不等。因此,可以认为

6、该基因位于第10染色体上。 11. 从原始细胞到原核细胞,这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的分化。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器D.细胞核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12. 糖被可分为_、_、_和_四种,它的成分多数为_,少数为_或_。糖被可分为_、_、_和_四种,它的成分多数为_,少数为_或_。荚膜$微荚膜$黏液层$菌胶团$多糖$多肽$糖肽复合物13. 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家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C.抢救落水儿童D.与持枪歹徒搏斗参考答案:AB14. 关于线粒体的结构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由单层膜包围形成的细胞器 B线粒体嵴上有许多基粒 C含D关于线粒体的结构哪

7、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由单层膜包围形成的细胞器B线粒体嵴上有许多基粒C含DNA的细胞器D线粒体膜上有酶E以上都不是A15. 关于分子进化速率,表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其进化速率不同B.同一蛋白质分子,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氨基酸进化速率也不同C.越重要的分子进化速率越慢D.分子中越重要的氨基酸进化速率越快参考答案:D16. 如果杂种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的比例是20%,则可以推算有_%的孢母细胞在供试的两个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了非姊如果杂种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的比例是20%,则可以推算有_%的孢母细胞在供试的两个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了非姊妹单体交换。4017. 在生命演化的进程中,随机产生的某些氨

8、基酸多聚体即原始蛋白质可能已具备酶的特性,它们充当催化剂,催化了RNA分子的复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 举例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遗传性状表达的。举例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遗传性状表达的。基因对于遗传性状表达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形式。(1)如果基因的最后产品是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基因的变异可以直接影响到蛋白质的特性,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遗传性状。例如人的镰形红血球贫血症产生的原因:由于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序列中单个碱基的突变,引起血红蛋白分子的链上第6位上氨基酸的改变即由谷氨酸(GAA)变为缬氨酸(GUA)或赖氨酸(AAA),结果导致蛋白质性质发生变化,直接产生性状变化。由正常的碟

9、形红血球转变为镰刀形红血球,缺氧时表现贫血症。(2)更多的情况下,基因是通过酶的合成,间接影响生物性状的表达,例如豌豆:圆粒(RR)皱粒(rr)产生F1圆粒(Rr),自交产生F2中1/4表现为皱粒(rr)。基因型rr的表现型为皱粒,是由于编码淀粉分支酶(SBE)基因序列中插入了一段0.8kb的片段,结果形成异常mRNA,不能形成淀粉分支酶。因而随着种子的成熟,皱粒基因型(rr)种子比圆粒基因型种子失水快,结果形成皱粒种子表现型。而正常的R基因,可以产生SBE,能够合成淀粉,表现为圆粒。本例说明R与r基因控制豌豆子粒的性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指导淀粉分支酶的合成间接实现的。19. 间断平衡论完全

10、替代了达尔文学说。(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0. 现存的鸟类均属_亚纲,共分为_、_、_三个总目。现存的鸟类均属_亚纲,共分为_、_、_三个总目。今鸟$平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21. F+F-_,HFrF-_。F+F-_,HFrF-_。F+F+$F+F-。22. 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的Xb(也就是致病基因)的频率是( )A.2.94%B.0.7%C.3.96%D.3.2%参考答案:C23. PCR反应的必备条件是( )。 A 至少有100个起始DNA分子 B 拟扩增的目的DNA片段的部分

11、序列信息 C 扩增需PCR反应的必备条件是()。A 至少有100个起始DNA分子B 拟扩增的目的DNA片段的部分序列信息C 扩增需要cDNA模板D 至少100kb长度的模板E 未损坏、未降解的DNA样品B24. 哺乳类的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分别位于_脑、_脑、_脑,第三、四脑室靠位于_脑的大脑导哺乳类的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分别位于_脑、_脑、_脑,第三、四脑室靠位于_脑的大脑导水管相通。大$间$延$中25. 真核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形成的细胞器是_。真核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形成的细胞器是_。线粒体和叶绿体26. 简述抑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和抑癌机制。简述抑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和抑癌机制。抑癌基

12、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或抗癌基因,是存在于细胞基因组内的一类能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核苷酸序列。其抑癌机制主要与其生理功能、表达调控、抑癌基因之间及抑癌基因与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不同的抑癌基因在同一肿瘤或相同的抑癌基因在不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调控机制。如Rb基因的抑癌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一系列能够导致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癌基因转录表达来实现的。非磷酸化的Rb基因表达蛋白(pRB)能特异性结合转录因子E2F而使其功能丧失,不能提供实现S期所需的基因产物而使细胞阻滞于G1期;Rb还能结合核转录因子c-myc癌蛋白家族以及具有酪氨酸激酶功能的癌蛋白c-Ab1并使之在细胞周期调节中的活性受到

13、抑制。其他包括基因突变、等位基因丢失、基因重排、抑制蛋白激酶的活性、高甲基化以及癌基因产物的结合等而发挥抑癌作用。27. 以原核细胞为例,阐述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基本环节与主要步骤。以原核细胞为例,阐述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基本环节与主要步骤。以原核细胞为例,包括3个主要阶段:肽链的起始、肽链的延伸和肽链的终止。 (1)肽链的起始:30S小亚基与mRNA的结合。原核生物,小亚基16S rRNA通过自身3端序列,识别mRNAsD序列并与mRNA的AUG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该结合需要GTP和三种蛋白起始因子IFl、IF2、IF3的参与。50S大亚基与起始复合物的30S小亚基结合,形成与mRNA结合的

14、完整核糖体(70S)。第一个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甲酰甲硫氨酸tRNA识别mRNA中的AUG并进入核糖体。完整起始复合物的组装。此后,核糖体大亚基与起始复合物结合,形成完成的70S核糖体-mRNA起始复合物。 (2)肽链延伸:4个步骤:氨酰tRNA在EF-Tu和GTP的作用下结合到核糖体的A位点;肽键形成:在P位点,肽酰转移酶催化形成新的肽键;转位:核糖体小亚单位沿mRNA由5-3准确移动三个核苷酸的距离,在E位点,tRNA从核糖体释放;脱氨酰tRNA的释放:A位点空出,新的氨酰tRNA进入。重复上述步骤,肽链得以延伸。 (3)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当A位点遇到终止密码uAA、UGA、UAG时,释放因子识别与终止密码结合,活化肽链转移酶,水解P位点的多肽与t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