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98638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题型:第一种:给出一句话,分析其中加点的字或词的表达作用或效果?【解法】:加点词语的意思+句子的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二种:删除或更换句中加点的字或词,行不行?为什么?【解法】:通常的答法:字词的意思+原句的意思+去掉字词后句子的意思+去掉该字或词后, 与实际不符合,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除或更换。第三种: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解法】 先找出一个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的词语的句子。2. 答题模式:举例句;分析。(方法和上面的

2、第一种相同。)补充介绍限制性词语: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2. 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3. 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4. 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5. 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6. 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7. 表质地的词语:软、硬等。第四种:根据文中的相关语句,自己揣摩,具体分析文章语言的特点?【解法】: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在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为主, 有的以生动为主。因此,首先要确定好以谁为主,然后根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四种题型的解法指

3、导:1、说明文语言如以平实为主的话,其解答的方法可以转化成第一种题型解答。2、说明文语言如以生动为主的话,其解题技巧可从以下两方面思考:拟人、比喻等修辞或 描写的表达方式。拟人、比喻或描写+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某某事物+某某特征+使说明亲切自然、 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二、例题: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大豆大豆原产于我国,在我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上一世纪初,大豆还只有我国和 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种植。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引种,成了栽培面积扩大得最多的 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一亿多亩,产量(占、居)世界第三位。大豆品种众多,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无霜期长于一百天的地区

4、,就可以种植大豆。我国北 起黑龙江的最北部,南至两广,大豆分布极广。东北地区,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 三大集中产区。大豆色泽有黄、青、褐、黑和双色五种。籽粒大小差别很大:小粒品种百粒 重只有四五克,大粒品种百粒重可达五十克。小粒的品种重量约是大粒的十分之一。大豆的 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1. “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中的“多”字不能改成“都”字,是因为答案:原句是说在此时间内开放的是大多数花,改为“都”成了全部的花,与实际情况不符, 就不科学了。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飞舞的线条:书法 今天,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或多或少

5、地知道中国有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书 法艺术与写字有关,但不等于说,将字写得好看一些,就是书法艺术了。 汉字书写的形式有很多种,早期刻在龟甲等上的叫甲骨文,后来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也随之统一,那叫小篆。汉代以后又有隶书, 后来在隶书的基础上产生了楷书、行书、草书。行书和草书是书写的(甲),(乙)强,又有流畅的节奏,是人们平时很喜欢的书法形式。 中国有书法艺术,得力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独特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的(丙)提供了条件。一是毛笔。毛笔的发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基础,中国绘画的独特

6、形式在一定程 度上也来自于毛笔。由兔毫、羊毫、狼毫等做成的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可以产生丰富的 变化,为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1.第段中加点词语“稍”、“或多或少”可否去掉?为什么? (3分)答案:(3分)不可删。“稍”说明书法影响之广,“或多或少”写出人们对书法的认识程度 不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甲型H1N1的前生今世时下流行的病毒虽然依旧被冠以H1N1的名字,但和其祖先相比,早已面目全非。数 十年来,甲型H1N1在猪体内一直处于潜伏式的进化状态。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甲型H1N1 流感已经成了北美地区养猪场的地方病,就像人身上一样,在猪身上每年都会出现冬季流行

7、 的现象。由于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受体,是禽、猪、人流感 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很多科学家推测猪有可能是产生新流行毒株的“混合器”和古老的流 感病毒长期存在的“存储器”。不过,当时人们的视线都聚焦于更高致死率的禽流感H5N1, 没料到H1N1(A)。事实上,后者的特征恰恰应验了上述猜想,其基因组中片断分别可以溯源到世界上的4到5个地区,其中包含的8个基因分别有1个来自人、2个来自禽、 剩下5个来自猪。正是这一特征让病毒跨越物种的藩篱,开始在人间大肆传播。 流感病毒和人类长期处于共生状态。在人类掌握了更多克病招数的同时,病毒也往往 通过突变对我们进行突然袭击。甲型H1N1

8、将往何处去?这是卫生工作者们最担心的问题。病 毒突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像固定靶突然变成了移动靶,(C)的药物和疫苗有可能眨眼就失去用武之地。根据流行病学家的统计,流感病毒平均每年有10次突然变异,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情况,而目前最需让人警惕的是禽流感H5N1和甲型HlNl的重组。的确, 虽然到目前为止只有400人感染H5N1,但死亡率却高达50%,而H1N1却拥有其他病毒罕能 匹及的人际传播能力,两者一旦(D) “”,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因此,人们正在通过种种努力,希望在这场与甲型H1N1的较量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1请对第段、第段中的加点词进行分析,并借此说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6分)

9、答案:第段中,“有可能”一词是对猪与甲型H1N1有密切关系的猜测,尚未得到充分的证 实,因此“有可能” 一词表明了科学家对此问题的慎重态度;第段中,“绝对”一词用强 烈的语气表明了作者对两种病毒组产生巨大危害几率的肯定态度。以上两处都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用词准确,说明的又是科学问题,就带有科学性(6分,对两个词 语的分析每个各2分,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石库门里弄文化遗产 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来临之际,世博会论坛“上海石库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 于2009年5月在上海召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意味着世博场馆和园区的建设,更要上海的传

10、统风貌和人文特征。精彩世博会,魅力石库门,保护和利用石库门文化遗产是 乙 上海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要途径,是 丙 上海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 响力的历史机遇。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记忆,继承了民族传统建筑风 格,开近现代民居建筑之先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石 库门里弄建筑是上海近代以来最典型的民居建筑。保存至今,已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和城市 形象,是上海乃至中国20世纪遗产的杰出代表之一。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 初,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至今还有不少申城市民居 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

11、库门中。1. 第段甲乙丙三处的词语依次应为(2分)A.提升体现延续 B.延续提升体现 C.体现延续提升 答案:C五、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地球开的“玩笑” 如果听到下面这些真实的“奇闻”,你一定会觉得是地球在“开玩笑”。 从荷兰某海港开出一艘渔轮,船上装了 5000吨鲜鱼。经历漫长的海上跋涉,渔轮停 泊在赤道非洲的一个港口。卸货并过磅后的结果让船主大吃一惊:鲜鱼整整少了 19吨!难道 鱼被谁偷去了吗? 1672年,法国科学院派人到赤道附近作天文观测。到达赤道后,有观测队员发现随 身带来的摆钟每天总是走慢两分半钟。为了校正误差,他们不得不将摆长缩短。当观测队返 回巴黎时,摆钟的走速又快了起来。 诸

12、如此类的事情还有不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些奇事都与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有关。 同理,鲜鱼在荷兰港口启运时的重量是5000吨。到了赤道非洲就会变轻少了 19 吨。而巴黎的摆钟到了赤道,自然每天会走慢两分半钟。1. 第段中,“到达赤道后,有观测队员发现随身带来的摆钟每天总是走慢两分半钟” “总是” 一词的作用是答案:表明一直如此。突出这种奇怪现象是恒定不变的。【强化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奇特的“电子生物”某一天,你发现窗户玻璃上静静地停着一只飞峨,看上去就像被你家的灯光吸引来的 “不速之客”。如果这样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实际上它是一个“昆虫间谋”,正 在那里注视着你的一举一

13、动。“电子昆虫”的重要用途是当“间谋”。“昆虫间谋”在控制中心100米范围内飞行, 然后准确地停在距离目标数米远的地方进行侦察,任务完成后被召回。但是要想将昆虫设计 成真正意义上的“昆虫间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在昆虫背上装纽扣电池还是通过 有线控制,都会在昆虫背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像拇指样的突起,更不用说为了进行侦察还需要 装上微型麦克风、环境感受器以及传愉装置等,这些都会让“昆虫间谋”一眼就被人识破。 因此,当务之急是缩小所有装呈的体积,同时找到能够充分利用昆虫自身能量的方法。(7) 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谍”。 因此,到时候你一定要小

14、心,也许随身携带一瓶驱蚊水或者在手边常备一个苍蝇拍才是上上 之策!(选自教师博览2009年 第4期有删改)1.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谍”。 答案:(共3分)”不久的将来”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时间不会太久远;“很可能”表示 虽然现在还是一种推测,但作者对昆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昆虫间谍”充满信心。这些词语 的运用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前面各1分,后面总述l分)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一般来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症状类似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 不振等症状。

15、A这与一般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讲展快。B比较明显的症状为突 然发烧到38C以上。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以往也曾报告因人感染甲型H1N1流 感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C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但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不 久,有专家指出媒体可能放大了疫情,初夏是疫情高发期,类似的疫情历史上很多,甲型 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 “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 可治的。”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 共卫生事件。1. 选文中“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的“很”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 答案:不能删,因为用“很”修饰“可能”表明这种可能性很大,如果删去后则表明只是一 般性可能,不如“很可能”准确。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 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 制,那么地球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