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讲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968479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新技术专题讲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新技术专题姓名:XXX班级:计XXXX学号:XXX通过两个周的学习,对“数据”又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现在还理解不够,只记得一些概 念,但是对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首先的知道什么是元数据,元数据(Metadata),又称中介数据、中继数据, 为描述数据的数据(da ta abou t data),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proper ty)的 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过重中,数据的表示要经历3个阶段,即现实世界、 概念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数据描述。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指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事实及其联系。在这一阶段要 对现实世界的信息进行

2、收集、分类,并抽象成信息世界的描述形式,然后再将其 描述转换成计算机世界中的数据描述。概念世界,概念就是一个知识单元,他的内涵是属性的集合,他的外延就 是实例,元数据就是概念属性。元数据(Metadata),又称中介数据、中继数据, 为描述数据的数据(da ta abou t data),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proper ty)的 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计算机世界,这一阶段的数据处理是在信息世界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基础上做 进一步抽象,使用的方法为数据模型的方法,这一阶段的数据处理在数据库的设 计过程中也称为逻辑设计。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包括三个模型,概念

3、模型,物理模型和逻辑模型。概念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现实世界的模 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 摆脱计算机系统及DBMS的具体技术问题,集中精力分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 系等,与具体的数据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无 关。概念数据模型必须换成逻辑数据模型,才能在DBMS中实现。概念模型用于 信息世界的建模,一方面应该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表达应用 中的各种语义知识,另一方面它还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在概念数据 模型中最常用的是E-

4、R模型、扩充的E-R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及谓词模型。逻辑模型(Logical Data Model),这是用户从数据库所看到的模型,是具 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网状数据模型(Network Data Model)、层次数 据模型(Hierarchical Data Model)等等。此模型既要面向用户,又要面向系统, 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实现。物理模型(Physical Da ta Model),是面向计算机物理表示的模型,描述 了数据在储存介质上的组织结构,它不但与具体的DBMS有关,而且还与操作系 统和硬件有关。每一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起对应的物理数据模型。D

5、BMS 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大部分物理数据模型的实现工作由系统自动完 成,而设计者只设计索引、聚集等特殊结构。企业的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概念应用于统计数据生产和管理等业务流程,形成统计制度、统计报 表、统计指标、统计分组和统计目录等统计元数据,用来定义、描述和解释统计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实体统计数据。统计元数据标准是对实体数据的实质、内 容、状态、范围、质量、表示方式、来源、计算方法、空间参考、时间参考、管 理方式以及其他特征等描述数据所需的基本要素进行统一的规范和定义。参照国 内和国际相关标准,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统计元数据标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统计元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有

6、助于对统计数据的一致性理解,为统 计数据和元数据的高效共享和交换提供基础。以下是一个工厂部门员工管理系统的一个E-R图。呆购部奖運抵豐虽然和老师相处只有几节课的时间,但是老师的讲课风格给了我很深的印 象。老师一开始并没有说到这门课程的结构,而是教我们如何思考,以及思考对 这门课,甚至在以后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我们如何在当今存在着许多问 题的教育体制下发展自己,就是要学会发散思维地思考。并对当下我们学生最关 心的问题,考研和就业作出了指导。首先,就考研主要科目的学习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各大高校教授的共同经验 的总结。让我们可以借鉴,帮助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对就业提 出了几点需要特

7、别注意的方面。让我们感到很轻松,非常有亲和力地教我们如何 解决我们的困惑。从第二节课开始就为我们讲解课程,老师不是按照ppt照搬,而是创造性地 使用电子课件。老师重视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因材施教,运用电子课件,很好的 处理了教材的实质精神与学生接受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大家的学习目的。愉悦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我对老师这节课的最大印象,老师 上课时较认真负责,有较强的责任心,有幽默感,积极与学生交流,激发同学们 的学习积极性,课后耐心细致的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使大家觉得非常的亲切。老师丰富的学科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其人格魅力, 对我们的理解,以人为本,语言幽默风趣等,对课堂气氛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让我们觉得这节课上的轻松有趣。我觉得真正高水平的老师上课不仅是教知识,更注重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还 是那句老话:“授人一渔,而不是授人一鱼”。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自己就会 去学习知识。知识是学不完的,但知识的规律是有限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 就要让学生掌握有限的规律。知识的规律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学生 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课本上的练习题不必都做,书本上的话不必都讲,学生学 的轻松,老师教的也潇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