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理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960740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传播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传播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传播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传播理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传播理论传播是利用传播媒体把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传者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行为,其基本的社会功能有:传播信息、协调行为、教育、娱乐等,当传播用于教育目的并具有教育相关 特性时,就称为教育传播,它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在1948年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谁(Who),说了什 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Who?SaysWha t?传播者信息What Effect) 。“5W”模式对传播过程进行了简明

2、的概括,提出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它是一个单向的线性模式,这也是它的最重要的缺陷。(2) 香农韦佛模式香农(Claude Shannon)与韦佛(Warren Weaver)在1949年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个传 播模式:信息信号信道接受到的信号信息信息源发射器接受器信息接受者编码)t(解码)在该模式中, 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 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受器、 信息接受者以及噪声六个因素,其中发射器起编码功能,接受器起译码功能,噪声指任何干 扰信息传递或使之失真的因素。(3) 施拉姆模式1954 年,施拉姆设计了关于“经验范围”的传播模式

3、, 这一模式强调传授双方只有在其 共同的经验范围之内才能达到真正的交流。根据这一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 的知识基础、年龄、动机、兴趣、经验等,尽可能在师生双方的经验范围相同的部分构成有 效的教学传播,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大学生的经验范围。(4) 贝罗模式贝罗模式是香农韦佛模式在社会学方面的一个发展, 它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信息源、讯息、通道和接受者。信息源(Source)讯息(Message)渠道(Channel)收受者(Receiver)传播技能内容视传播技能态度要素听态度知识处理触知识社会系统结构嗅社会系统文化编码味文化该模式说明了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影响和决定教学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复杂的,个因素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而,要提高教育传播的效果,必须综 合研究和考察各方面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