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94678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试题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附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每题符合题意序号填写在后面的答题栏上1、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反应3、假如某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三种生物,它们的捕食关系如右下图所示,那么该生态系统中的杂食性动物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4、“螳螂捕

2、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7、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A.事先设计好调查表 B.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他忽略C.将调查的植物叶采摘下来留作纪念 D.你在小组独自进行调查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分类法9、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

3、是.阳光草牛虎 .鼠蛇鹰 .鹰蛇青蛙昆虫 .草兔鹰10、为人类提供饮水、灌溉以及工业用水的生态系统是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11、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B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C能够繁殖后代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1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榕江县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选取榕江县县城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选取榕江县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榕江县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选取榕江县农村和县城部分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13. 在

4、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 杂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气 蝗虫 稻螟. . . .14、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一棵桃树 .一片果园 .一条小溪 .一块稻田15、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生物用途 .个体大小1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17、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减少生物的种类; B、减少生产者的数量C、增加生物的种类; D、增加消费者的数量。18.下列哪项不是影

5、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19、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时珍 B.司马迁 C.达尔文 D.袁隆平20、2003年10月15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范围A超出了生物圈 B. 在大气圈 C. 在岩石圈 D.在水圈21.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A鱼类的季节性洄游 B仙人掌叶变成针刺状C蛾类的夜间活动 D养在小瓶中的鱼都浮向水面22.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 B心想这是生物吗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

6、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2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养鸡场中的人与鸡 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C草原上的儿狼与鹿 D花园中的蝴蝶与蛾24、在稻田中大量捕杀青蛙,可能造成水稻减产,主要原因是A.食物链破坏 B.物质不能循环 C.植被被破坏 D.杂草疯长2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 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

7、02122232425答案来源: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50分)26如果把鱼从池塘中捞出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_;如果池塘中的藻类等饵料大量减少,鱼类同样也会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_;如果池塘中的鱼数量过多,也会造成有些鱼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一定的_。27.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问题: 假设: 。设计方案: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2).实验装置:

8、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3).方法步骤: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是_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如实 。5).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环境 时间min234567891011明亮3来源:数理化网222223212黑暗171818181818171819186).结论:。请问: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_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28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

9、各地气候差别很大。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_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 与其 的总和,是一个统一 ,是地球上最大的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生物也不断 ,适应环境。它们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 。29、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这说明动物间存在 和 关系。我们学校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这说明植物间存在 关系。30、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

10、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31.图中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根据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 者, 是消费者 ,细菌、真菌(图中没有标出)则是 者,兔,狐,鹰,蛇,鼠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 部分,没有标注的阳光空气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 部分;(2)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流动着 和 ;(3)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请你推测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4) 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各

11、种因素叫做 。它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 ,如阳光,水等;另一种是 因素,比如 鼠等。32.有一次小红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红觉得奇怪,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1)你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2)针对你提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3)设计实验方案: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B甲放在 下培养,把乙放在 处培养。(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3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 和 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是这种能力是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 。参考答案一、我会选题号12345678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