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50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945719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5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5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5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5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5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5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5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秋城镇体系规划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关于行政行为的效力等级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和法律效应等级B.国务院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效力等级C.国际条约与地方政府规章效力等级D.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等级参考答案:C2. ( )并不属于二元经济理论。A.马尔萨斯的均衡理论B.刘易斯的二元理论C.拉尼斯-费景汉的双元理论D.乔根森的双元理论参考答案:A3. 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协调机构和制定协调制度,分区管治与协调规划中规划管理的行政措施须与之对应。(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城镇空间管治与协调:是针对不同的城镇空间组织形式,提出相应的( )等方面的措施

2、与策略,引导和控制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其目的是保护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A、空间规模B、城乡建设C、生态保护D、资源开发参考答案:BCD5. 城市化与人均GNP的关系是( )A.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NP也低B.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NP就高C.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NP低D.城市化水平人均GNP成正比关系参考答案:AD6.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一般分为( )A.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阶段B.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五个阶段C.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六个阶段D.总体规划,详细

3、规划两个阶段参考答案:D7. 建立协调机制:由于存在经济联系区域同行政区划背离或不协调的状况,( )等发展协调机制是实施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保障。A、建立都市圈B、边界地区C、重点开发建设管治区D、区域间参考答案:ABC8. 由城镇为重点转向区域、城乡整体规划。(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 住宅建筑净密度与( )等有关A.房屋间距B.建筑层数C.层高D.建筑排列方式参考答案:ABCD10. 活动关联性: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性导致了城镇之间存在着( )上的互补性,而且,一个城镇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它相关城镇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越大。A、发展要素B、发展成果C、发展空间参考答案

4、:AB11. 乡村工业崛起阶段:随着农业和贸易的发展,区域内的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在经济增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 大都市圈:以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核心都市圈”,常简称为“大都市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土地部门审批土地的参考依据B.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部门在任何地点批准的土地使用文件均无效C.建设用地规划管理须合理制定土地使用费标准D.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不包括制定土地使用费标准的内容参考答案:D14. 下列中属于城市开发经济特征的要素是( )。A.土地基地性B.可达性C.区位

5、外部性D.建筑物经济寿命E.再开发时机参考答案:ABCDE15. 分区管治与协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协调,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统一、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的建立,环境保护与环境整治,文化旅游的协调发展,协调管理制度建立等。A、区域B、空间C、整合D、协调参考答案:ABC16. 管治与协调的准则:1、( );2、强制、控制并用。A、法律法规应用B、整体利益C、长远利益D、制度保障优先参考答案:BCD17. 我国大中城市居住用地的组织一般有( )等级用地。A.居住小区B.居住区C.商业网点D.街坊E.组团参考答案:ABDE18. 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编制:必须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就是

6、在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 )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A、发展的空间B、生态环境C、区域范围参考答案:AB19. 目前世界上的区域规划基本存在着三种类型( )。A、自上而下强制型B、自下而上放任型C、控制与引导双轨型D、城镇结合型参考答案:ABC20. 行政行为的效力即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有效成立的城市规划行为具有( )A.正确力B.拘束力C.执行力D.时效力参考答案:ABC21. 经济增长包含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改进两个方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2. 在居住区里所谓的合理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 )。A.60

7、01000mB.8001000mC.400600mD.10001500m参考答案:B23. (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A.不可再生性B.固定性C.生产性D.承载性参考答案:D24. 规划的基本方法:( )。A、组织方法B、技术方法C、新技术应用参考答案:AB25. 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A、经济结构B、战略调整C、城镇参考答案:AB26. 关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的理论模式,其中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是( )。A.绝对优势说B.相互需求论C.地理分工论D.比较成本说参考答案:D27. 实施主体的确定和部门职责的落实:各层次、各类型的城镇体系规划根据城市规划法

8、和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及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确定相应的( )作为实施主体。A、城镇B、区域C、城市政府参考答案:BC28. 我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的代表是( )A.唐长安城B.汉长安C.元大都和明清时代的北京城D.宋东京(开封)参考答案:AC2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一种高级状态,也是使区域分工与合作更为( )的基本要求。A、科学B、合理C、稳定参考答案:BC30.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一般采用( )。A.长期趋势法B.经验法C.方差分析法D.特尔斐法参考答案:D31.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是( )A.设施智能化B.人口老龄化C.家庭核心化D.生活闲暇化参考答案:

9、BCD32. 平衡开发战略的基本观点是:区域开发要推动所有产业部门( );保持各个地区之间发展的平衡,由此来实现区域经济全面、持续增长。A、同时开发B、同时发展C、齐头并进参考答案:BC33. 属于城市用地评定的二类用地的情况是( )A.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B.地表面有较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C.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D.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的土石方工程参考答案:BD34. 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大中城市住宅一般以( )层为主。A.13B.36C.56D.59参考答案:C35. 传统的区域规划尤其是城

10、镇体系规划,是以生产力的布局为核心任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 概念规划的主要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1、( );2、强调多目标,多方案比较;3、强调规划弹性,操作灵活。A、环境优化B、强调战略性C、内容简化D、重点突出参考答案:BCD37. 区域经济的增长规律: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 )。研究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有助于判断一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增长阶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未来走向。A、阶段特征B、区域特征C、局部特征参考答案:A38. 中国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战略意义是: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对确立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在(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A、经

11、济区域化过程中B、经济全球化过程中C、城市发展D、特别是国际性城市建设参考答案:BCD39.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工业装备制造( )。A.仪表制造B.重型机械制造C.机车制造D.电力设备与电器制造参考答案:C40. 城镇体系中所研究的区域属性是:( )活动关联性、系统整体性。A、相对独立性B、空间差异性C、保护环境的前瞻性参考答案:AB41. 城市发展要走集约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1、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2、开展( )土地;3、培育和规范地产市场;4、进行制度创新;5、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相结合。A、土地整理B、盘活存量C、打击囤地卖地参考答案:AB42.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

12、的指标是( )。A.农业总产值B.国民生产总值(GNP)C.工业生产总产值D.农村社会总产值参考答案:B43. 在工业化前期,( )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般都占整个经济的50%80%。A.农业B.工业C.商业D.手工业参考答案:A44. ( )又称为区域增长过程的累积性模型。A.输出基地模型B.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C.新古典增长模型D.新剑桥增长模型参考答案:B45. 公共建筑定额指标包括( )两项。A.建筑面积B.用地面积C.居住面积D.公用面积参考答案:AB46. 交通发展目标:1、高标准、高起点建设( )及枢纽。2、建立双快交通体系(“双快”交通体系是:建立基于高交通发展目标:

13、1、高标准、高起点建设( )及枢纽。2、建立双快交通体系(“双快”交通体系是:建立基于高快速道路交通系统及快速轨道线服务系统的“双快”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对城市空间拓展、区域及枢纽间联系、提高客货运输效率的重要支持。并通过缩短时空距离,加强广州与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中心城市的影响与地位)。3、确立公交优先原则。4、强调新技术的运用。5、维护并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设施与公共设施。6、重视并改善行人步行系统与步行环境。A、空港B、海港C、铁路D、公路参考答案:ABC47. 名城保护方法不含:( )A.开辟新区保护古城B.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和历史标志的保护C.城市宏观环境的保护D.恢复古迹,新建仿古街区参考答案:D48. 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 )形式。A、空间组合B、经济组合C、时间组合参考答案:A49. 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环境污染是城市( )发展带来的副产品。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不需要任何监测数据,单凭直觉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广度、深度和技术处理的难度都在增加。A、经济B、社会C、建筑参考答案:AB50. 梯度开发模式是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