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94536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四节 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汽车自动变速器在使用中,随着技术状况的下降会出现一系列故障,常见的故障会通过一定的现象特征表现出来,不同车型由于结构上有所不同,其故障原因会有所差异,但故障产生的常见原因和诊断排除方法是基本相同的。一、汽车不能行驶故障的诊断1、故障现象(1)无论操纵手柄位于倒挡、前进挡或前进低挡,汽车都不能行驶;(2)冷车起动后汽车能行驶一小段路程,但热车状态下汽车不能行驶。2、故障原因(1)自动变速器油底渗漏,液压油全部漏光。(2)操纵手柄和手动阀摇臂之间的连杆或拉索松脱,手动阀保持在空挡或停车挡位置。(3)油泵进油滤网堵塞。

2、(4)主油路严重泄漏。(5)油泵损坏。3、故障诊断与排除(1)检查自动变速器内有无液压油。其方法是:拔出自动变速器的油尺,观察油尺上有无液压油。若油尺上没有液压油,说明自动变速器内的液压油已漏光。对此,应检查油底壳,液压油散热器、油管等处有无破损而导致漏油。如有严重漏油处,应修复后重新加油。(2)检查自动变速器操纵手柄与手动阀摇臂之间的连杆或拉索有无松脱。如果有松脱,应予以装复,并重新调整好操纵手柄的位置。(3)拆下主油路测压孔上的螺塞,起动发动机,将操纵手柄拨至前进挡或倒挡位置,检查测压孔内有无液压油流出。(4)若主油路侧压孔内没有液压油流出,应打开油底壳,检查手动阀摇臂轴与摇臂间有无松脱,

3、手动阀阀芯有无折断或脱钩。若手动阀工作正常,则说明油泵损坏。对此,应拆卸分解自动变速器,更换油泵。(5)若主油路测压孔内只有少量液压油流出,油压很低或基本上没有油压,应打开油底壳,检查油泵进油滤网有无堵塞。如无堵塞,说明油泵损坏或主油路严重泄漏,对此,应拆卸分解自动变速器,予以修理。(6)若冷车起动时主油路有一定的油压,但热车后油压即明显下降,说明油泵磨损过甚。对此,应更换油泵。(7)若测压孔内有大量液压油喷出,说明主油路油压正常,故障出在自动变速器中的输入轴,行星排或输出轴。对此,应拆检自动变速器。汽车不能行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程序见图1-81。冷车能否行驶汽车不能行驶 查找漏油部位,修复并调

4、整油面高度检查液压油油面高度 过低 油面高度正常油泵磨损过甚,更换油泵 能检查操纵手柄与手动阀摇臂的连接 冷热车均不能行驶 重新连接并调整 松脱 正常输入轴、输出轴或行星排损坏检查主油路油压 油压正常 油压过低或为0拆卸油底壳,检查进油滤网清洗或更换 堵塞 正常检查手动阀 正常 松脱或折断连接或更换油泵损坏或主油路严重泄漏 图1-81 不能行驶故障排除流程图二、自动变速器打滑故障的诊断1、故障现象(1)起步时踩下油门踏板,发动机转速很快升高但车速升高缓慢。(2)行驶中踩下油门踏板加速时,发动机转速升高但车速没有很快提高。(3)平路行驶基本正常,但上坡无力,且发动机转速很高。2、故障原因(1)液

5、压油油面太低。(2)液压油油面太高,运转中被行星排剧烈搅动后产生大量气泡。(3)离合器或制动器摩擦片、制动带磨损过甚或烧焦。(4)油泵磨损过甚或主油路泄漏,造成油路油压过低。(5)单向超越离合器打滑。(6)离合器或制动器活塞密封圈损坏,导致漏油。(7)减振器活塞密封圈损坏,导致漏油。3、故障诊断与排除打滑是自动变速器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虽然自动变速器打滑往往都伴有离合器或制动器摩擦片严重磨损甚至烧焦等现象,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更换磨损的摩擦片而没有找出打滑的真正原因,则会使修后的自动变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打滑现象。因此,对于出现打滑的自动变速器,不要急于拆卸分解,应先做各种检查测试,以找出造成

6、打滑的真正原因。(1)对于出现打滑现象的自动变速器,应先检查其液压油的油面高度和品质。若油面过低或过高,应先调整至正常后再做检查。若油面调整正常后自动变速器不再打滑,可不必拆修自动变速器。(2)检查液压油的品质。若液压油呈棕黑色或有烧焦味,说明离合器或制动器的摩擦片或制动带有烧焦,应拆修自动变速器。(3)做路试,以确定自动变速器是否打滑,并检查出现打滑的挡位和打滑的程度。将操纵手柄拨入不同的位置,让汽车行驶。若自动变速器升至某一挡位时发动机转速突然升高,但车速没有相应地提高,即说明该挡位有打滑。打滑时发动机的转速愈容易升高,说明打滑愈严重。根据出现打滑的规律,还可以判断产生打滑的是哪一个换挡执

7、行元件:若自动变速器在所有前进挡都有打滑现象,则为前进离合器打滑。若自动变速器在操纵手柄位于D位时的1挡有打滑,而在操纵手柄位于L位或1位时的1挡不打滑,则为前进单向超越离合器打滑。若不论操纵手柄位于D位或L位或1位时,1挡都有打滑现象,则为低挡及倒挡制动器打滑。若自动变速器只在操纵手柄位于D位时的2挡有打滑,而在操纵手柄位于S位或2位时的2挡不打滑,则为2挡单向超越离合器打滑。若不论操纵手柄位于D位或S位或2位时,2挡都有打滑现象,则为2挡制动器打滑。若自动变速器只在3挡有打滑现象,则为倒挡及高挡离合器打滑。若自动变速器只在超速挡时有打滑现象,则为超速制动器打滑。若自动变速器在倒挡和高挡时都

8、有打滑现象,则为倒挡及高挡离合器打滑。若自动变速器在倒挡和1挡时都有打滑现象,则为低挡及倒挡制动器打滑。(4)对于有打滑故障的自动变速器,在拆卸分解之前,应先检查自动变速器的主油路油压,以找出造成自动变速器打滑的原因。自动变速器不论前进挡或倒挡均打滑,其原因往往是主油路油压过低。若主油路油压正常,则只要更换磨损或烧焦的摩擦元件即可。若主油路油压不正常,则在拆修自动变速器的过程中,应根据主油路油压,相应地对油泵或阀根据进行检修,并更换自动变速器的所有密封圈和密封环。自动变速器打滑故障诊断与排除程序见图1-82。自动变速器打滑 检查液压油油面高度是否正常调整油面高度 过低或过高 正常检查液压油品质

9、 液压油变色有焦味 正常离合器、制动器摩擦元件磨损或烧焦;拆修自动变速器拆修自动变速器拆检油泵和阀体检查油路油压 过低 正常拆检单向超越离合器 图1-82 自动变速器打滑故障排除流程图三、换挡冲击过大故障的诊断1、故障现象(1)在起步时,由停车挡或空挡挂入倒挡或前进挡时,汽车震动较严重。(2)行驶中,在自动变速器升挡的瞬间汽车有较明显的闯动。2、故障原因导致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大的故障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在于调整不当,机构元件性能下降或损坏,电子控制系统有故障,具体原因有:(1)发动机怠速过高。(2)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整不当,使主油路油压过高。(3)升挡过迟。(4)真空式节气门阀的真空

10、软管破裂或松脱。(5)主油路调压阀有故障,使主油路油压过高。(6)减振器活塞卡住,不能起减振作用。(7)单向阀钢球漏装,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或制动器)接合过快。(8)换挡执行元件打滑。(9)油压电磁阀不工作。(10)电脑有故障3、故障诊断与排除由于引起换挡冲击的原因较多,因此,在诊断故障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对自动变速器的各个部分做认真的检查。一定要在全面检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解修理,切不可盲目地拆修。总体而言,若是由于调整不当所造成的,只要稍作调整即可排除;若是自动变速器内部控制阀、减振器或换挡执行元件有故障,应分解自动变速器,予以修理;若是电子控制系统有故障,应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

11、检测,找出具体原因,加以排除。具体检查诊断与排除步骤如下:(1)检查发动机怠速。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的发动机怠速一般为750r/min左右。若怠速过高,应按标准予以调整。(2)检查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调整情况。如不符合标准,应重新予以调整。(3)检查真空式节气门阀的真空软管。如有破裂,应更换;如有松脱,应重新连接。(4)做道路试验。如果有升挡过迟的现象,则说明换挡冲击大的故障是升挡过迟所致。如果在升挡之前发动机转速异常升高,导致在升挡的瞬间有较大的换挡冲击,则说明离合器或制动器打滑,应分解自动变速器,予以修理。(5)检测主油路油压。如果怠速时的主油路油压高,则说明主油路调压阀或节气门

12、阀有故障,可能是调压弹簧的预紧力过大或阀心卡滞所致;如果怠速时主油路油压正常,但起步进挡时有较大的冲击,则说明前进离合器或倒挡及高挡离合器的进油单向阀阀球损坏或漏装。对此,应拆卸阀板,予以修理。(6)检测换挡时的主油路油压。在正常情况下,换挡时的主油路油压会有瞬时的下降。如果换挡时主油路油压没有下降,则说明减振器活塞卡滞。对此,应拆检阀板和减振器。(7)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如果出现换挡冲击过大的故障,应检查油压电磁阀的线路以及油压电磁阀工作是否正常、电脑是否在换挡的瞬间向油压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如果线路有故障,应予以修复;如果电磁阀损坏,应更换电磁阀;如果电脑在换挡的瞬间没有向油压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说明电脑有故障,对此,应更换电脑。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大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程序见图1-83。换挡冲击大 检查发动机怠速是否正常过高调整怠速 正常调整或更换检查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异常 分解检修自动变速器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