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94439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材】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材】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材】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材】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考点集训17说明文阅读(二)结构、方法、语言一、(2014咸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细菌发电前景广阔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

2、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

3、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1“细菌发电

4、”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效率高不污染成本低2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举例子,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3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段画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D第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4结合第段思考,你认为第段的“还”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结构上起递进作用;“惊奇发现”的内容是: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

5、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二、(2014益阳)阅读下文,完成练习。黑匣子,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儿马航MH370事件之后,人们对黑匣子的关注明显多了,下面是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事儿。“黑匣子”这个名称在媒体上用得很多,但是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一般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它的颜色也不是纯黑色,而是有点类似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颜色,是所谓的国际橘。只是金门大桥的颜色较深,而黑匣子的色调较亮。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用飞机或者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

6、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早期的黑匣子使用的是有线编码,现在使用的是固态存储板。大型飞机上的固态存储器可追踪700多个参数。数据记录仪足以保存25小时的飞行数据,但是只能保存两小时的驾驶舱声音记录,并循环录制。舱声录音器不仅记录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他们与塔台的对话,还记录可向调查人员提供关键线索的背景噪音。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电池就没电了。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数据记录仪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7、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乘客可以发短信、进行网络传输或浏览网页,但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却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现在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根据2014年3月27日参考消息有关内容改写)1本文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是更加准确、直观、形象地说明黑匣子的颜色。2本文第段主要介绍了黑匣子哪两个方面的情况?构造、功能。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

8、否去掉?为什么?数据记录仪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不能去掉。说明这是一般情况,不排除还有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与实际情况不符。三、(2014长沙)阅读下文,完成练习。肌肉运动的奥秘【资料一】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则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肌纤维中,除了有细胞必备的配置外,还有大量的“肌丝”,也就是肌蛋白。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造成肌纤维的伸缩,而不计其数的肌纤维发生伸缩,就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资料二】物以类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据“工作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其特点如下:类型位置运动特点肌纤维特点骨骼肌大多位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可以看到

9、和感觉到。受人的主观意识支配,同时又大多依附在骨骼上,靠牵引骨骼而产生运动。是所有肌纤维中最长的,能达到40毫米。平滑肌人体的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和呼吸道中,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收缩舒张自发进行,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长度较短,只有20300微米。心肌只存在于心脏,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但又能快速收缩直径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网状【资料三】人体骨骼肌共有600多块。它从一丝纤维开始,到最后组成一块肌肉,并不是简单的堆积、捆绑,而是“逐级累加”每条纤维的外部,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N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纤维束后,又会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而这些纤维束再聚到一

10、起,还会再有一层膜来包裹,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块。这样一层一层分级包裹,就如同生产钢缆时,从钢丝到钢缆的制作过程,可以让组织的负荷强度最大化。【资料四】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续强力收缩,导致血流中断,乳酸就无法被快速代谢,量大了就会刺激神经,产生酸痛感。等停止运动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其实并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只不过拉伤程度较低,感觉与乳酸堆积类似。当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这种“肌肉拉伤”的。1下列说法与上面资料提供的信息不符

11、的一项是( C )A“肌纤维”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其中含有大量的肌蛋白。B肌肉根据人体运动的需求,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C骨骼肌纤维比心肌纤维长度要长,直径要大。D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点拨:因为选项内容与原资料二中的心肌“直径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网状”不符。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资料一的说明对象是肌肉,其基本特征是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B资料二中运用“大多”“只”等词语,使表达更科学准确。C资料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介绍了骨骼肌是如何组成的。D资料四用并列式结构介绍了运动中和运动后产生酸痛感的不同原因。点拨: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说明

12、对象及其特征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说明方法、文章结构及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资料一由“肌肉”开篇,进而提到“肌纤维”,又介绍“肌丝”,其中介绍“肌丝”的文字最多,这表明“肌丝”才是资料一的说明重点,即说明对象。此外,是“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而非肌肉。3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回答问题。【链接材料】由于学习紧张,小张同学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锻炼了,星期天突然打了一场篮球,结果第二天就浑身肌肉酸痛。(1)小张第二天浑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2)为了避免第二天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小张应该怎样做?应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要在运动前做好热身,不宜突然大幅用力。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