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挡土墙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943558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臂式挡土墙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悬臂式挡土墙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悬臂式挡土墙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悬臂式挡土墙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悬臂式挡土墙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臂式挡土墙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臂式挡土墙程施工设计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目录1.编制说明、依据与原则11.1编制说明11.2编制依据11.3编制原则12.工程概况13.施工部署23.1 施工组织机构23.2 劳动力安排33.3 主要机械设备34.悬臂式挡墙施工方法44.1 悬臂式挡墙施工工艺流程44.2 悬臂式挡墙基坑开挖54.2.1 基坑测量放样54.2.2 基坑开挖54.3 悬臂式挡墙钢筋加工与绑扎54.3.1钢筋加工制作54.3.2钢筋绑扎54.4 悬臂式挡墙模板安装64.5 悬臂式挡墙混凝土浇筑84.5.1 砼浇筑方法84.5.2 砼振捣方法94.5. 3 砼表面处理94.5. 4 砼养护94.5. 5 模板拆除94.6 路基填筑104.6.

2、 1 防排水层施工104.6. 2 土石方填筑105.质量保证措施125.1质量组织管理机构125.2施工过程中质量保障措施126.安全保证措施136.1安全组织管理机构136.2安全保证措施147.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157.1 预防噪音的措施157.2 环境保护措施16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依据与原则1.1编制说明在认真研究设计施工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双流西客站悬臂式挡土墙的特点,结合我公司施工实力和完成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与技术、机具设备配套能力等方面因素,按照设计图纸、规与建设单位要求,从有利于现场组织实施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不利因素和潜在风险,以提高方案可操作性、降低施工风

3、险、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效为原则编制XXX悬臂式挡土墙施工技术方案,以达到确保安全、质量和工期的目的。1.2编制依据(1)TB 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3)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与国家标准图集实施手册;(4)TB10751-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成绵乐相关文件,图纸。1.3编制原则(1)确保方案安全可行;技术方案针对性、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周边环境与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具有实施性的施工方法和机具设备。(

4、2)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3)以确保质量为目标,安排专业化的施工队伍,配备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4)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原则制定各项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5)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为目标布置施工平面图。(6)采用先进的量测仪器和软件进行信息化施工和管理,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2.工程概况XXX悬臂式挡土墙位于双流西客运站右侧,里程为DK181+378.5DK181+444.75、DK181+455.25DK181+521.5段,长132.5m;悬臂式挡土墙墙身高10m,墙身厚1.5m,墙趾板宽2.68m,墙踵板宽

5、5m,厚1.5m;采用C35混凝土整体浇注成型。3.施工部署3.1 施工组织机构3.2 劳动力安排根据双流西客运站悬臂式挡墙施工要求,为了保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进度投入的劳动力,劳动力计划表如表: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计划表工种现场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单位: 人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钢筋工3540404040混凝土工1520202020焊工1010101010模板工2020202020机械操作手44444合计84949494943.3 主要机械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与现场实际情况,提前半个月备好所需施工机具,提前一周发至现场,租赁机具均需在使用前一周落实机具进场

6、时间、使用状况、确保在需要时能与时进场,并满足施工要求。主要机械与设备仪器如表4所示。主要施工机械与设备仪器表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空压机9m32台钢筋弯曲机WJ40-12台电焊机BX-3005台攻丝机4台吊车25T2台钢筋切割机GJ51-322台混凝土运输车4台小型夯机4台运渣车4台4.悬臂式挡墙施工方法4.1 悬臂式挡墙施工工艺流程悬臂式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4.2 悬臂式挡墙基坑开挖4.2.1 基坑测量放样施工前,测量组根据施工图纸对挡土墙里程桩号与距离路基位置等进行详细的复核。复核无误后,用全站仪放样坐标控制点,实测原地面标高,计算开挖深度,确定基坑开挖边界线,同时填写放样记录表,报驻地

7、监理工程师审批,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开挖基坑。4.2.2 基坑开挖(1)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当挖到离设计基底标高20cm处时,采用人工清基。悬臂式挡土墙基底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200KPa,DK181+494电梯井段地基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280KPa;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换填60cm碎石垫层夹二层双向(80KN/m)土工格栅。(2)基底开挖完成后,要在基坑底(基础外侧)四周做排水沟,为防止基坑渗水汇集,在基坑基础围设置水沟,形成排水网,以便基底渗水全部排出,并做集水井,配备足够的潜水泵以便抽水,防止积水造成基底受水浸泡而使基底承载力下降。(3)基坑开挖到位后,经测量组复核基

8、底标高、平面位置和基坑轮廓线尺寸,平整基底。(4)基底浇筑一层10c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4.3悬臂式挡墙钢筋加工与绑扎4.3.1钢筋加工制作钢筋调直、切断、弯钩、绑扎成型等均采用冷加工的方法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浮皮、铁锈、油渍、污垢等清除干净;(2)钥筋平直,无局部曲折;(3)成卷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在使用前调直。使用调直机调直时,注意不得使钢筋受损伤;(4)采用冷拉法调直钢筋时,级钢筋的冷弯率不宜大于2% ;级钢筋不宜大于1% 。4.3.2钢筋绑扎(1)为加快施工进度可预制成的钢筋骨架。必要时可在钢筋骨架的连接点处加以焊接或增设加强钢筋,以便在运送、吊装和灌筑混凝土时不致松散

9、、移位、变形;(2)主筋连接采用套筒连接,套筒连接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外露12牙丝口;构造筋连接采用冷搭,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5d;(3)采用现场绑扎钢筋,预埋墙身竖向钢筋时。接头设于力较小处,且交错布置,竖向间距不小于35d。接头钢筋截面积不大于钢筋总截面积的50% 。(4)保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的间距,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呈梅花形布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施工图要求。在灌筑混凝土前,对已安装好的钢筋与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进行检查。(5)钢筋加工与安装允许偏差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mm)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52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203双

10、排钢筋排距偏差54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板、墙、大体积20柱、梁105分步钢筋间距206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5弯起点的偏差306保护层厚度C=70mm+10,04.4悬臂式挡墙模板安装模板施工前测量人员放出挡墙边线,放样出模板安装线。用普通钢管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间距为1.5m,沿墙身方向设置剪刀撑,每4m用钢管将墙身两侧脚手架顶部连接成整体,保障脚手架稳定性。如图所示:墙身模板采用卓良模板,模板高4.65m,宽3.64m,模板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由专职质检员组织专人对进场构件进行初步验收,未经验收的构件不得投入使用。卓良安装图:(1)钢筋绑扎后,墙基底清理干净,再竖另一端模板。设置撑

11、头或撑,保证墙体混凝土厚度。(2)墙身模板对拉螺杆加固。根据设计图纸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作,保证表面平整、光滑,形状、尺寸正确,当接缝为平缝时,为防止漏浆,采取在缝镶嵌双面胶。(3)模板的安装必须牢固,不得松动、跑模、下沉。不得与脚手架相连,避免引起模板变形;拼缝严密不漏浆模板部保持清洁。(4)按施工图位置和间距预先埋设泄水孔管,孔径为50m的PVC塑料管,确保泄水坡度为4%,为防止混凝土流入孔,必须用封口胶带将PVC塑料管两端封闭,且必须将PVC管固定牢靠,防止偏位移动。(5)为便于拆模和混凝土表面整洁光滑,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使用同一品种的隔离剂保障挡土墙的美观。(6)安装模

12、板时,采取防倾覆措施。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度、节点联系与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可灌筑混凝土。(7)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拱52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3高程基础20测量4模板侧向弯曲柱h/1000拉线尺量梁、板、墙L/15005梁、柱、板、墙、拱两模板侧宽度10-5尺量不少于3处6梁底模拱度+5-2拉线尺量7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4.5悬臂式挡墙混凝土浇筑4.5.1 砼浇筑方法悬臂式挡土墙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由混凝土灌车运至施工现场,采

13、用汽车泵泵送至浇筑面。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如下:(1)灌筑混凝土前,全面地进行复查,确认模板的杂物、积水已清理干净。(2)悬臂式挡土墙混凝土须具备缓凝、高流态的特点,以适应灌注工艺并确保质量。结构混凝土采用“一个坡度,分层浇注,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灌注方法来缩小混凝土暴露面,以与加大浇筑强度以缩短浇注时间等措施防止产生浇注冷缝,提高结构混凝土的防裂能力。(3)墙结构采取对称、分层灌注,分层厚0.30m,保证两侧对称浇注且保持两侧浇筑速度同步,防止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不对称造成模板侧移或倾覆。当混凝土灌注落差2m时,采用串筒输送。(4)根据我公司施工经验与现有施工技术设备水平,以每节段混凝土的灌

14、注时间不超过24小时控制。4.5.2砼振捣方法(1) 混凝土振捣时宜采用50型振捣棒,振捣应达到密实、均匀并排除气体。一般采用快插慢拔,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Omm左右,插点振捣时间宜为20s30s,当混凝土表面呈水平,混凝土拌合物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时为最佳。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400mm5OOmm)。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且应避免碰撞模板、预埋件。(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防止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过大,混凝土表面产生有害裂纹。(3) 每节段施工缝在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凿毛与清洗干净。不能在浇注前灌注同等标号水泥砂浆的施工缝(如底板横向施工缝),都采用涂抹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处理,以提高混凝土接缝处的粘接力。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混凝土,在钢筋密集区采用30型捣固器,设专人捣固,防止超捣和漏捣,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4.5.3 砼表面处理(1)混凝土浇筑时应与时排除泌水,泌水排除可采取引流法。 引流法是在浇筑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