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94338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40分)1.默写。(20分)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4分)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分)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4分)D.渡远荆门外,。山随平野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分)E.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2分)F.游山西村中的颔联是“,。”它们不光写景曲折,而且还充满了哲理。(2分)2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艨艟数

2、百()如履平地()雾凇沆砀()藻荇交横()3.从本单元的课文中积累几个写“水”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不得少于三个)(3分)4.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高峰入云,清流见底。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属引凄异沉鳞竞跃吞天沃日6.提炼出下面诗中关于“民俗”的信息。(2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7.王羲之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他的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2分)8.以陆游的游山西村为例谈谈你对律诗格律的

3、理解。(可从句数,压韵,对偶,用典等方面谈)(3分)二阅读与理解(30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晴初霜旦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1.选出加点词词义

4、相同的一项()(2分)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12请把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壁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13.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3分)夏春秋14.请你调动想象,用形象的文字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3分)B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

5、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5解释加点字(4分)名之者谁()蔚然而深秀者()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者()16为醉翁亭命名的人是,修造的人是。(2分)17请就文中划线句子写点你的感受。(30字以上)(2分)18下列带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蔚然而深秀者B作亭者谁佳木秀而繁阴作则飞沙走砾C饮少辄醉D太守自谓来百步辄返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19下面带点的“于”与例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是()A泻出于两峰之间者B贤于材人远矣C予常于土墙凹凸处D韩告急于齐(2分)20翻译句子(2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三写作。(30分)21、下面是一则“滥竽充数”的故事。请你根据下面的故事,展开想象并运用人物描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泯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